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7家已上市4家排隊中:江蘇為何擁有最多中小上市銀行?

江蘇,是上市銀行大省。目前,A股上市銀行共28家,江蘇獨佔7家,僅次於擁有四大行總部的北京。

此外,正在排隊上市的名單中,也不乏江蘇省內銀行的身影,共4家銀行提交了上市申請,江蘇地區銀行陣容還將繼續擴大。以下為目前已經上市與正在排隊上市的各地銀行統計:

不過,江蘇省內各家銀行的情況也大有不同,作為待上市銀行系列的第六篇,今天集中梳理江蘇省的待上市銀行基本情況。

 上市城商行農商行聚集地,還有四家排隊中 

江蘇省的上市銀行主要為城商行及農商行。

目前,已經上市的銀行分別為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常熟銀行、無錫銀行、張家港行、江陰銀行以及吳江銀行。截至2017年底,這7家銀行總資產3.5兆,同比增長9.7%。其中江蘇銀行與南京銀行兩家城商行總資產規模超過兆,分別為1.14兆與1.77兆。

另外,江蘇省內還有四家銀行提交了上市申請,分別為蘇州銀行、紫金農商行、大豐農商行以及江蘇海安農商行。這四家待上市的銀行資產規模合計5647.15億元,其中,紫金農商行已經成功過會。

以下為根據財報及招股書整理的這11家銀行總資產情況。

從待上市的四家銀行來看,截至2017年底,蘇州銀行與紫金農商行總資產分別為2841億元與1709億元,規模較大。其中,紫金農商行資產增速達27.76%,為上述11家銀行中資產增速最快的。

在已上市的銀行中,資產規模最小的為吳江銀行,截至2017年底總資產達952.71億元。如果剩餘三家江蘇省內銀行能成功過會上市,大豐農商行或將創A股最迷你上市銀行記錄。

 待上市銀行:蘇州銀行規模居首 

根據財報,2017年,江蘇省已上市7家銀行營收總額達741.76億元,同比增加2.76%;歸母淨利潤261.05億元,同比增長13.88%。

而待上市的四家銀行2017年總營收129.07億元,同比增長0.87%;歸母淨利潤41.85億元,同比增加8.53%。

江蘇省內11家銀行營收利潤排名見下表:

待上市銀行中,蘇州銀行營收利潤都遠高於其他三家。

2017年,蘇州銀行營收達69億元,但相較2016年下降1.56%。不過,蘇州銀行的歸母淨利潤依舊維持上升趨勢,歸母淨利潤同比增10.16%至27.19億元,增速相較2016年的2.58%有所提升。

2017年,紫金農商行營收36.22億元,同比增加5.24%;淨利潤11.38億元,同比增長10.13%。

另外兩家較小農商行中,海安農商行2017年底營收14.08億元,同比微增1.5%;淨利潤5.07億元與2016年比基本保持穩定。大豐農商行2017營業收入9.78億元,同比下降3%,淨利潤4.31億元,同比增幅達18.31%。

 2017年不良率微降:紫金農商行不良率居前 

從不良貸款比率來看,四家待上市銀行2017年不良率均有小幅下降。其中,紫金農商行不良率居前,但與2016年相比下降也最多。具體排名見下表:

江蘇省上市銀行中農商行較多,目前7家中有5家農商行。從江蘇省內銀行不良率整體分布來看,農商行相較城商行不良率整體偏高。

 江蘇上市銀行為什麽多?

從前面各省上市銀行數據比較看,江蘇省上市銀行已有7家之多,僅次於北京9家。但值得注意的是江蘇省7家銀行中5家為農商行,事實上這也是A股上市28家銀行中僅有的5家農商行,農商行撐起江蘇上市銀行家數有一定的歷史原因。

1996年,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農村信用社與農業銀行正式脫離行政隸屬關係,但在與農行“分門”後,農信社經營情況普遍不佳,不良率居高不下,不少地方農信社存在產權和管理混亂、資本金匱乏、甚至資不抵債的局面。

之後2000年4月,時任國務院長官在江蘇對農信社進行調研後,同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將改革試點選在了江蘇,張家港、江陰以及常熟。

選擇在江蘇省一個很核心的因素是農村金融機構極大地依賴於當地經濟的發展狀態。而當時江蘇尤其是蘇南地區鄉鎮企業崛起,縣域經濟發達,不僅經濟實力相對雄厚,農村金融需求也非常旺盛。從目前江蘇上市農商銀行經營情況來看,試點改革是較為成功的。

2016年9月,江陰銀行作為A股第一家上市農商行正式登陸A股資本市場,常熟銀行和張家港行也在隨後完成上市。

目前江蘇待上市的4家銀行中紫金農商已經成功過會,江蘇上市銀行隊伍再次壯大。(LZQ/YYL)

本文作者:麵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資訊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