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網紅朱熹:本來我已死心

如果評選公元1167年全球教育新聞,第一條恐怕是牛津大學開始修建。

但很少有人知道,那一年中國發生過一件很大的事。

900年後再回看,對那件事再怎麽高度評價都不為過。

人民思想家朱熹決定,走出自己的小天地,投身火熱的大世界。

第一站,便是嶽麓山。

那一年的朱熹,雖然只有37歲,卻早已是國內知名的青年導師。

僅憑下面這首詩,他就成了文藝青年們的偶像,

《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首詩,現場感強,將儒學比作春天,點染人間萬物,很有新意,富於哲理,

自北宋以來,市民社會開始萌芽,文學大V總能獲得粉絲的瘋狂追捧。

朱熹所處的時代,文豪輩出——他出生的時候(公元1130年),大詞人蘇東坡剛逝去29年;他長到10歲的時候,一個叫辛棄疾的山東帥哥橫空出世。

很多人認為,只要繼續沿著詩詞的路線走下去,朱熹也能成為一個偉大的詩人。

但歷史賦予他不一樣的重任。

他很是早慧,5歲就背著書包上了小學,

6歲,他就有濃烈的理想主義傾向。在讀《孝經》的時候批注道,“若不如此,便不成人”。

小朱,你為什麽要給自己那麽大壓力呢?

他還對八卦感興趣。有一天他模仿書本,在地上畫了個八卦圖,一連向父親朱松甩出好幾個問題。

做這種孩子的父母,也真是累。

說起朱松,那可是一個非常牛叉的人物。

他的官當得不大,隻做過縣尉(縣警察局長)、著作郎、吏部郎,但他卻敢反抗當時權勢熏天的壞人秦檜。

在那個年代,如此有骨氣的讀書人不止一個二個。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狀元汪應辰(江西上饒玉山縣人,17歲中狀元),向皇帝上疏批評秦檜投降主義的時候,才18歲。

……

朱松所有的業餘時間,都在研究“二程”(程顥、程頤),經常應邀到各地講學。

不過,他肯定沒有想到,兒子朱熹沒有成為大詩人,卻會成了繼孔子孟子之後最著名的儒學宗師。

宋、明、清三代所有皇帝,都得叫他一聲老師。

朱松隻活了44歲,他去世後,妻子祝氏帶著三個兒子艱苦度日。

由於條件實在有限,老大老二先後患病夭亡,最後只剩下老三朱熹。

朱松生前的幾個好朋友一直在接濟朱家,他們都是學養深厚的知識分子。

特別是前抗金名將劉子羽,視朱熹為已出,將其招為義子。

還專門為他修了一個住所,取名“紫雲樓”。(投入都會有回報的,後來朱熹為劉老師撰寫了一篇很著名的墓志銘)

朱熹讀書很用功,19歲那年便考上進士。

同年,娶劉勉之的女兒劉清四為妻。

妻子承包了所有家事,對朱熹只有一個要求,好好工作,搞出點名堂。

公元1151年,朱熹謀得第一份差事,去同安縣做主薄(一個縣的低級事務官)。

這個崗位的任期是4年。

在那幾年,他對官場有了近距離觀察,發現國家治理和社會實際需要出現了巨大的脫節。

最大的問題是幹部政策。

試問哪朝哪代不是重視那些有才乾的人?可是南宋不是。

優秀幹部往往會被閑置,整個官場彌漫著投降主義和平庸主義。

凡是非議朝政的,都會被調職和降職。

那段時間,朱熹先後給自己取了幾個名號——元晦、仲晦,以及晦庵。

晦,即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他確實很鬱悶,情緒無法排解。

幸虧,他遇到了一輩子最重要的老師,他的名字叫李侗。

李侗是朱松的同學,“二程”的再傳弟子。

跟朱熹一樣,他也是福建人。

這個人很怪,學富五車,卻不想當官,年紀輕輕就退出江湖,成了隱士。

他為人拙樸,酷愛靜坐,也不愛出書——想聽他的思想,就去他的書院,頗有古士之風。

他的座右銘很有意境,那是著名書法家黃庭堅送給一代大儒周敦頤的名言,“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

朱熹決定拜李侗為師。

對這個熱情執著的年輕人,李侗很是喜歡,還把自己多年研究的心得“洛學”傳授給他。

如果用通俗的方法來比較,這相當於郭靖早年行走江湖掌握的一門絕學:降龍十八掌。

以“洛學”為依托,朱熹綜合各思想流派之長,逐漸融會貫通,自成一家。

……

公元1162年,國家有了一些新變化。

那年趙構退位,其養子孝宗即位。

孝宗很想把國家治理好,到處征求臣民意見。

朱熹主動上書,跟父親和幾位長輩的觀點一致,他請求對金開戰,在民間反佛尊儒。

結果奏書上去後,如泥牛入海,再也沒有回音。

等了一個月,又等了一個月,還是沒有消息,他也就慢慢死心了。

這樣的朝廷,可能是沒什麽希望了。

沒想到,第二年春天,孝宗主動召見了他。

孝宗同意他反佛尊儒的建議,但不同意抗金。

當時朝廷以湯思退為相,與其名字一樣,對外政策上以退讓和談為主。

宋孝宗為了安慰朱熹,任命他為國子監武學博士,但朱熹推辭不就,回到福建。

如果不能徹底改變國家,要一個這樣的官位有何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