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童用藥無「兒戲」,三個原則減少不良反應發生

人們生病時,除了到醫院打針點滴,更重要的是回到家中規律吃藥治療。但是,藥物的種類繁多,作用機制也是多樣化,且患者的體質各不相同,因此藥物在人體內的產生的作用也不盡相同。

我們常說藥物是把「雙刃劍」,這形象的反應了藥物作用的兩面性:藥物的療效和藥物的不良反應。藥物可治病,也可能會致病,因此藥物治療也需要謹慎。

兒童的各種器官、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因此對於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幾率遠高於成人,其造成的傷害更是不可忽視。

什麼是藥物的不良反應呢?兒童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有哪些?如何預防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若發生了不良反應又該如何應對?今天藥師就與大家一起,正確認識藥物的不良反應。

何謂藥物的不良反應?

藥物不良反應指的是合格的藥品在正確的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這個定義強調了藥物不良反應的三個核心點:藥品合格、使用正確、有害的反應。

合格的藥物正確使用怎麼還會出現不良反應?

一方面是藥物作用的選擇性不強

好比射擊時不能準確定位到某個點而只能定位到某個範圍。比如舒張支氣管的藥物沙丁胺醇,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的同時對心臟也有興奮作用,因為支氣管、心臟上都有它的作用靶點。這類不良反應通常與藥物的作用特性有關,是可以預知的。

另一方面就是藥物的毒性

比如我們常說對乙醯氨基酚有一定的肝毒性、氨基糖苷類藥物有耳毒性、利巴韋林有生殖毒性等等;藥物的毒性也往往與藥物的劑量有關。這也是通常所說的「是葯三分毒」。

過敏、特異質反應

還有部分原因就是因個體差異的引起的過敏和特異質反應。

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藥物都可能引起不良反應,通常我們認為安全性高的藥物也只是其不良反應發生率相對較低。但不良反應的發生對於個體來說卻是「全或無」的,發生了就是有,沒發生就是沒有。

兒童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

兒童比成人更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國內外數據都表明兒童不良反應發生率約為成人的2倍。

另外,兒童的藥物不良反應與成人也不盡相同,兒童用藥中可能發生一些特殊的藥物不良反應,比如:

  • 四環素藥物可能導致8歲以下兒童出現「四環素牙」(表現出牙齒黃染);

  • 含苯甲醇的注射液導致兒童臀肌攣縮;

  • 阿司匹林對兒童可能引起致命的「瑞氏綜合征」。

兒童藥物不良反應可累及全身各系統、器官,常見的是皮膚及其附件損害(如出現皮疹 、潮紅、水腫、瘙癢、水皰等)和消化系統損害(如噁心 、嘔吐 、腹痛 、腹脹 、腹瀉 、食欲不振等)。

如何防範兒童藥物不良反應

沒有辦法可以杜絕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減少兒童藥物不良反應:

1、選擇兒童適用的藥物

兒童用藥應儘可能選用兒童專用藥。兒童專用藥是指藥品名稱中含有「兒童」、「小兒」,或是藥品說明書中適應症或功能主治項下描述為「用於兒童……」、「用於小兒」的藥品。

沒有兒童專用藥可選時,應儘可能選擇藥品說明書中有詳細兒童用法用量等兒童用藥相關資訊的藥物。

這些藥物相對的有更多兒童用藥數據資料,而那些說明書內沒有提供兒童用藥資訊的藥物應避免使用。

2、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靜脈注射

應根據孩子年齡、病情選擇合適的劑型和用藥途徑。要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靜脈注射」的原則。

因為靜脈滴注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不經過黏膜屏障,無肝臟的首關效應,作用迅速,而藥物的濃度、內毒素、不溶性微粒以及給葯速度、時間間隔等因素較其他給葯途徑容易誘發藥物不良反應。

3、謹遵醫囑

在醫生、藥師等專業人員指導下用藥,避免自行用藥。對用藥有任何疑問,應及時顧問專業人士。

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

判斷用藥後機體出現的反應是否為藥物不良反應是有一定標準的,需要專業人員進行判斷。對於非專業人員來說,可以遵循的簡單原則是:

  • 輕微癥狀可以先觀察,如果癥狀自行緩解或消失就繼續用藥;

  • 癥狀持續或加重或出現嚴重癥狀需停葯及時就診。

如果沒有把握判斷癥狀的輕重或是否為病情變化,安全的辦法當然是顧問醫藥專業人士和就診。

作者:胡利華 北京兒童醫院

來源:京城藥師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