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甄嬛傳「眉姐姐」當眾大哭:別再提什麼少女感了,這是中年魔咒

美兮村

﹣﹣﹣﹣﹣﹣﹣﹣﹣? ﹣﹣﹣﹣﹣﹣﹣

作者 | 妙黛

前段時間,在《我就是演員》中,楊蓉、斕曦、王媛可三人上演精彩宮鬥戲,讓人大呼過癮。

但那並不是最扎心的。

表演完畢,三個女演員說起自己的故事時,才扎到了每一個「中年婦女」的靈魂深處。

飾演過多個古裝劇的「於正女郎」楊蓉說,自己30多歲了,怕被市場淘汰,還要維持少女人設。

還呼籲在場的各位製片人、導演,多給三四十歲的女演員一些機會。

《延禧攻略》中飾演純妃的王媛可說:拍《延禧攻略》前,已經11個月沒有戲了,為了養家糊口,她甚至想要轉行。

看到電視上好的片段,只能對著鏡子演給自己看。

《甄嬛傳》中的「眉姐姐」斕曦說:生娃前接戲接到手軟,以為生個孩子停一兩年沒什麼關係,現實卻打臉了。

行業的運營,職場的壓力,家庭的職責,壓得每一個女性喘不過氣來。

她們三個曾經都紅過,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境遇尚且如此,那些已經被我們遺忘的女星呢?

我們這些普通女人呢?又遇到了多少辛酸苦楚。

這個時代,做女人太難,做一名好媽媽,更是難上加難。

對於一個中年婦女,這個世界給我們最直白的惡意,就是不允許我們變老變醜。

就像楊蓉說的,自己30多歲了,還要維持少女人設。

其實何止是她啊,楊鈺瑩46歲了,每次都是以「玉女」形象出現。賈靜雯44歲了,新聞上出現的字眼還是「少女臉」。劉曉慶62歲了,依然要賣萌裝26歲。

大眾審美就是如此,不允許女性老,不允許女性醜。

一旦被拍到一次醜照,之前不管你多美,都會被扣上「美人遲暮」、「表情詭異」的帽子。

之前林心如被爆出高清照片,面部僵硬,法令紋嚴重,某些角度甚至有些驚悚。

是啊,曾經的女神老了,我們不再喜歡她了。

但是,她今年已經42歲了,難道不應該老嗎?

42歲有42歲的風韻與姿態,24歲有24歲的青春與活力。

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特徵,要求每一名女性永遠18歲,才是逆天。

尤其是當了媽以後,衰老真的是一瞬間的事情。

ZME科學網曾經發布了一條科研新聞——生孩子能讓女人老11歲。

經常有同事歇完產假回來,就聽到這樣的評語:你看看XX,生了孩子跟老娘們兒似的了,邋邋遢遢的,也不打扮自己。

別人看到一個媽媽,形象氣質不佳,卻沒有看到她長期睡眠不足,沒有看到她出門之前為了洗把臉,早飯都沒有吃。

身體、精神的雙重壓力,想要讓做媽媽的像少女一樣元氣滿滿,甚至還要責備我們不愛惜自己,不愛美,失去自我,簡直是一種殘酷。

和對中年媽媽容貌形象的要求相比,職場的殘忍度才真是血淋淋的慘淡。

做好一個媽媽遠遠不夠,家庭需要你有社會價值,職場需要你能協調好工作家庭。

多重嚴苛標準的考驗下,有幾個女人能夠拿到滿分?

最近一則「孕婦深夜被辭退」的新聞,引發關注。

今年七月,寧波一位準媽媽,在深夜十點半的時候,被公司負責人在微信群要求在十分鐘之內,上報當月營業額。

而當時那位準媽媽已經入睡,沒有看到消息。

十分鐘後,這個她曾獲揮灑汗水的公司,通知她被辭退的消息。

也就是說,一覺醒來,這個孕婦就失業了。

即使後來追回了18000賠償金,但也彌補不了職場對於女性的歧視。

職場對女性的惡意就是如此,需要你的時候,你必須像男人一樣廝殺。

你需要它對你寬容的時候,他也像男人一樣,狠心的時候早就忘了你是誰。

你以為休息一年多沒有關係,但是在職場看來,女人=懷孕一年+哺乳一年+娃的各種事兩年+之後的隨時請假。

媽媽是高危職業,職場媽媽更是如履薄冰。

生娃後,讓媽媽不得不圍著孩子的屎尿屁,吃飯睡覺,生病玩樂,作業學習打轉,這些已經佔據了一個女性的大部分精力。

還要再拿出一部分給工作,分給職場。

一個人活成一隻隊伍,讓我們累得筋疲力盡。

去年,智聯招聘曾發布《2017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報告展示了生育意願、職業發展、職場變化等多個角度,職場媽媽的處境。

這裡面,也寫滿了職場媽媽的辛酸無奈。

生二胎的意願,只有五分之一的人的想過的。

最擔心的職場變化,是難以復出,職位被頂替,以及個人價值被拉低。

對心情的影響,66%的人出現過。

影響職業發展的因素,幾乎都是家庭、孩子。

沒錯,這個時代,賦予了女性平等的就業權利,我們可以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社會價值。

但是享受這樣權利的同時,也需要我們承受更大的壓力。

職場媽媽最大的殘酷,就是要平衡家庭與事業,要同時承擔家庭責任與社會責任,必要的時候,還要做出取捨。

在家庭與職場的夾縫中生存,讓媽媽們筋疲力盡。

外有社會歧視,職場不公平待遇,內有照顧孩子力不從心,都不足以摧毀這一屆皮糙肉厚的老母親。

真正扎心的,是老公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給我們肋骨上插上兩刀。

最近一個詞語很流行,叫「詐屍式育兒」,繼「喪偶式育兒」之後,媽媽的育兒絕望之路出現了「新坎坷」。

「詐屍式育兒」代表了一批人,尤其是一些爸爸。

對於孩子的學習沒有參與過一點,卻偶爾在媽媽教育孩子的時刻指手畫腳,讓孩子倒戈相向,媽媽無力反駁。

前段時間,一篇文章刷爆朋友圈,題目是《中年婦女的崩潰:兒子不睡,老師說的不會,丈夫說這一切是你教的不對》。

光看到題目就深深的被刺激到了,對於一個孤獨無比的媽媽而言,有什麼比老公的不理解,指責更加雪上加霜呢。

這篇文章中說的,我也有過同樣的經歷。

的確有這樣奇怪的現象,女兒跟著婆婆玩的時候,很乖,跟著老公玩的時候,也是一箱玩具玩一下午,沒有任何么蛾子。

只有跟著我的時候,必須抱抱,必須講故事,必須陪她玩,哪怕吃飯也必須坐在我腿上。

婆婆經常說,你不回來我們玩的挺好,你一回來孩子就鬧,我要不把她帶回老家算了。

這些讓我自責無比,深深的懷疑自己不是合格的媽媽,覺得自己不會帶孩子,甚至想到回到家孩子180度轉彎的樣子,有些恐懼。

和身體的勞累相比,媽媽更怕的,是心累。

多重壓力已經讓中年媽媽搖搖欲墜,而枕邊人的不理解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社會,職場,家庭,境遇都如此尷尬,中年老母親總是一不小心就走到了鄙視鏈的底端。

尼采說:凡是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讓你更強。

反過來想,我們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到一個能擺平職場、家庭、孩子的超人,這些成長,都是那催人老的歲月,給我們的沉澱。

前幾天,當我從一輛車旁邊走過,從車窗上看到自己,一身幹練的風衣,嘴上淡淡的口紅,和以前那個小姑娘氣場已經完全不同。

那一刻,我意識到,我不再是那個稚嫩的少女,而是一個身經百戰,走路帶風的中年老母親。

真的,我挺喜歡現在的自己。

一年前,我還是深陷產後抑鬱,出門的時候衣服上還可能帶著「粑粑」的那個邋遢婦女,時至今日我還記得自己那段時間有多麼崩潰。

直到有一天,我抱著孩子從鏡子裡走過,我看到了那個形容枯槁的自己,還有懷裡稚嫩的小生命。

我突然意識到,我真的不能被打倒,我不僅要活的漂亮,我還要給我的孩子做一個榜樣。

從那開始,我拾起扔下多年的愛好,讀書,健身,寫作。即使少睡一會兒覺,出門也要塗個口紅。

新出的電視劇可以不看,但是書不可以不讀。

重回職場後,智商的確下降了好幾個格,但是我相信勤能補拙,腦子記不住的事情,我還有「爛筆頭」。

驚喜的是,從前丟三落四的我,竟然成了「清單控」。

可能我的孕傻還在,做不了叱吒風雲的職場女精英,但是做一個兢兢業業的小職員,做好每一項工作,成就感也是滿滿的。

業餘時間寫作,我遇到了很多和我一樣的媽媽。

他們有的是職場媽媽,有的是家庭主婦。

有的寫作是為了生計,有的寫作是為了自我價值。

我們這些在拚命生長的女性,在互相激勵著,一起前進著。

生娃後的身體變現,臉上長斑,每天忙忙碌碌沒有休息的時間,但是那又如何?

一歲年紀一歲心,到了這個年齡段,我們明白,美,不再是「靠天吃飯」,而是要靠自己內外兼修。

女人生孩子要經歷十級疼痛,如同鳳凰的涅槃。我們可以經歷苦難,就可以把生活變得更好。

年近50的劉嘉玲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主持人問到,你最想回到哪個年齡?

她說:我還真的非常喜歡,我現在這個年齡。

我不喜歡我以前那個時候,因為很彷徨,很懷疑,很不自信。

現在這個狀態,是我自己最飽滿最自信的。

人到中年,有點微胖,有點長斑,那又怎麼樣啊?

這個年紀的我們,歲月除了帶給我們風刀霜劍,還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收穫。

不再寄希望於膠原蛋白,我們反而更加從容篤定。

因為我們知道,家裡有個小生命,等著我們回家,等我們陪他成長;

因為我們知道,自己能做一個母親,很多困難都不在話下;

因為我們知道,即使再渺小,我們也有自己是價值可以實現;

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有鎧甲也有軟肋,自己雖然不是光芒萬丈,卻有了平凡中最動人的美麗。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