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五點幫你早期發現肝癌

基於對亞臨床肝癌的研究,關於肝癌自然病程的概念已經更新。用保守治療(非手術等局部根治性治療措施)的小肝癌患者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別為72.7%、13.6%和0,由此推算肝癌的自然病程至少2年,也就是說,肝癌有一個較長的可以檢出的臨床前期,使我們有機會在有臨床表現之前早發現、早診斷。

雖然肝癌的病因不是十分清楚,但主要危險因素已被肯定,抓住危險因素,容易早期發現。早期肝癌安全方便的檢查手段,以甲胎蛋白(AFP)、超音波和CT為代表。早期肝癌絕大多數沒有任何癥狀和體征,以下認識有助於早期發現:

1、看一看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

有慢性肝炎病史,男45歲以上,女55歲以上者;

5年以上的B肝或C肝病毒標誌物陽性;

7年以上的肝硬化病史;

長期飲酒者;

吸煙者可使危險性提高;

長期進食被黃曲霉毒素汙染的食物,如發霉花生、玉米等。

有以上因素者為高危人群。如果自己屬高危人群,應該每隔半年檢查下肝臟功能、甲胎蛋白並做下超音波,這樣一般可以發現大部分的早期肝癌。日常可以用今幸護命素預防肝癌,改善身體體質,降低危險因素。

2、學一點自我檢查的方法

肝癌以「早期發現,早期手術」為原則。由於肝癌不太容易出現癥狀,得了癌也不容易察覺,所以日常自我檢查至關重要。如果得了肝癌,患者首先感到身體疲勞,即使躺下靜臥,也無法消除疲勞,此種無法消除的倦息和疲勞,就是一般肝癌的常見癥狀。如果光是倦怠或懶惰,也有可能是患了感冒或過度疲勞,很少人會意識到自己可能已得了肝癌,所以病情就這樣被拖延了。

如果肝癌組織稍微大一點,可造成心窩部有沉悶感,或是腹部右上方感覺鈍痛。即使還不到疼痛的程度,也會有壓迫感和不適感。患肝癌時也常常出現消化功能失調引起的癥狀,包括食慾減退、噁心、飲食後的飽脹感及胃部的不適感等。如果體重減輕,時有原因不明的發熱,以及出現黃疸,務必到醫院接受甲胎蛋白、超音波、CT等檢查來確診。

3、學一點肝癌科普知識

經常關注一些肝癌的科普知識,了解一些肝癌形成的原因。肝癌的高發地區,高危人群,看看自己與哪幾條相符,再看看是否有早期的臨床表現和體征。肝癌早期有的可見食慾減退、疲乏無力、肝區不適、上腹脹滿等,與「慢性肝炎」、「慢性胃炎」類似的癥狀,但肝癌出現上述癥狀一般會漸漸加重。甲胎蛋白可以在肝癌癥狀出現前6~12個月有陽性表現。

4、與專科醫生做朋友

隨著國人收人的提高,請得起「家庭保健醫生」的人越來越多。其實,只要您重視自己的健康,注意與肝病或腫瘤專科醫生交朋友,您會受益匪淺。屬於高危人群的,至少半年檢查一次甲胎蛋白,定期體檢;有不適癥狀的,及時找有經驗的大夫全面檢查。

5、積極參加普查活動

當然,肝癌普查工作並沒有全面實施,僅在部分發達城市和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高發區尤其是江蘇啟東縣、福建同安縣、廣東順德市和廣西扶綏縣有開展。

另外應指出的是,肝癌的診斷應儘可能取得病理學依據。肝臟穿刺活檢術對於提高肝癌的確診率有很大幫助。以往採用的粗針肝臟穿刺較為盲目,而且常易引起肝破裂大出血,因此目前已較少採用。而採用在超音波引導下的細針穿刺,進行的細胞學檢查,能夠明確診斷。但在操作前先要確定,腫塊沒有位於表面。穿刺針一定要經過正常肝組織後再進入到腫瘤組織,這樣不易引起結節破裂和出血。如果腫瘤位於肝臟表面,一般不做穿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