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十八班兵器,古人打仗其實都不用

如果看《三國》、《水滸》、《說嶽》、《說唐》這些古典小說,你就會一腦子的“十八般兵器”,什麽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畫戟、鳳翅鎦金镋,把古代戰爭升華成了一場江湖賣藝秀;如果萬一不幸地讀了武俠小說,看多了冰魄銀針、唐門暗器、碧血劍、屠龍刀啥的,那就真走火入魔了。

中國正史是堅決反對“唯武器論”。《二十四史》裡很少有關於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的記載,正史中的戰爭無非是虛頭巴腦的“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仿佛計謀一出,即“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沒有兵器啥事。

比如《史記》在描寫劉邦滅項羽的垓下之戰時說:“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複乘之,大敗垓下。項羽卒聞漢軍之楚歌,以為漢盡得楚地,項羽乃敗而走,是以兵大敗。”這段戰爭描寫不可謂不精彩,時間、地點、雙方兵力、戰鬥過程乃至四面楚歌之計均介紹得清清楚楚,唯獨隻字未提漢軍是用什麽武器擊敗楚軍的。

中國兵器, 不僅不見於正史,連兵書中也鮮見相關內容。《孫子兵法》十三卷,談用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就是沒有一卷是專門講兵器的。正如戚繼光所說,“孫武之法,綱領精微莫加矣。第於下手詳細節目,則無一及焉”。和《孫子兵法》一樣,中國兵書的主流是軍事哲學,兵器的地位簡直就是等而下之了。

然而在正史中遭到冷落的兵器,在古典小說中倒是大放異彩。

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器(藝)”的說法,如《五雜俎》中所說:“一弓、二駑、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古典小說往往會在這真實存在的“十八般武器”基礎上展開詳細的兵器描寫。

但核心問題是,古代存在的兵器不代表就是實戰中用的兵器,十八般武器所講的可能更是民間兵器,而非大規模裝備的軍用兵器。比如,《水滸》中解珍、解寶兄弟打虎時用的是鋼叉,孫立、孫新兄弟用的是鞭,李逵用的是板斧,秦明使的是狼牙棒,徐寧用的是鉤鐮槍;《說唐》中秦叔寶用的是鐵鐧,程咬金是宣花大斧,宇文成都那是鳳翅鎦金镋,裴元慶和李元霸用的都是雙錘,真要這麽一股腦的上了戰場,那可不就成了廟會雜耍了?

如果說古典小說的兵器還算靠譜的話,那麽武俠小說中的兵器基本上就算科幻範疇了。比如說在古龍的名著《七種武器》中,除了長生劍、碧玉刀和霸王槍還基本算靠譜,像孔雀翎、多情環、離別鉤、暴雨梨花釘這些“上古神兵”簡直是匪夷所思。

在武俠小說中,大俠往往是赤手空拳,要用兵器的話基本上都是劍,最厲害的武學除了內功之外基本上也是劍法。劍自然是一個真實得不能再真實的兵器,但在古代戰爭中,卻基本屬於“裝飾性”而不是實戰兵器,實戰普及程度遠不如刀,充其量就是將官們拿來撐場面的。原因其實並不複雜,武俠小說的俠客們面對的主要是武林,假想敵都是不穿鎧甲的對手。對於無絲毫防禦裝備的對手,鋒利輕快的劍可發揮最大的威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在戰場上,士兵都身穿鎧甲,這就大大減弱了劍的實戰威力。

還有棍,這也是古典小說和武俠小說中的明星兵器,比如武松的哨棒、少林寺的棍僧。但神奇的是,棍這種更像表演器具的兵器卻也曾應用於實戰之中。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曾著有《劍經》一書,雖名為“劍”,但實際上說的是“棍”法。俞大猷曾經造訪少林寺,走時還帶了僧兵到軍中效力,讓時人沒想到的是,少林棍法從木棍升級為鐵棍之後,竟然在與日本刀的實戰對抗中盡顯優勢,成了當時俞軍的一大王牌。而據少林寺自己的記載,六百僧兵三次擊敗數量佔明顯優勢的倭寇,以幾十人的微小代價殲敵千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