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項羽與韓信,誰的軍事才能要更勝一籌?

文|小河對岸

項羽與韓信,是楚漢之際最為耀目的兩位軍事天才。一位是後世心目中難以逾越的驍勇之將,一位被後世譽為“兵仙”。那麽,作為同時期最為傑出的名將,誰的軍事才能更勝一籌呢?項羽的個性“剛”,寧折不彎,最終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而自刎於烏江邊,死得極為壯烈,令人蕩氣回腸。而韓信的個性“柔”,能忍人所不能忍,最終卻也死於婦人的陰柔之手,死得淒淒慘慘切切,令人唏噓哀歎。

故而,項羽與韓信的作戰風格也迥異。項羽擅對陣衝鋒,而對陣衝鋒最需膽氣與勇力,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曹劌也曾說道“夫戰,勇氣也”,此為周秦以來最為主流的戰法。而秦自商鞅變法之後,實行“獎勵耕戰”、“利出一孔”的政策,驅使秦人必須以敵軍的頭顱換取功名富貴,以激發秦人對戰爭的渴望。自此,秦軍出關征戰天下,就鮮有敗績。致使東方六國諸侯畏秦如虎,更不敢主動與秦人野戰。而東方諸侯這種“恐秦”心理,一直延續了一百五十餘年之久。

而項羽率領楚軍於巨鹿一戰,猶如天神下凡一般,以少擊多、九戰皆捷,擊垮了秦軍最為精銳的長城兵團。諸侯聯軍也皆被楚軍的驍勇而懾服,也打破了東方諸侯對秦軍的恐懼心理,而項羽也成了抗秦義軍的實際盟主。而項羽所重用的龍且、英布、鍾離昧、季布等人也都是極其驍勇的悍將,而韓信顯然不屬於此類風格,這也是項羽不能重用韓信的原因所在。

韓信善於狙擊、包圍,拚的就不是“勇氣”了,而是“巧勁”了。韓信擒斬龍且,即是先壅塞濰水的上流,而佯為不勝以誘龍且追擊,待龍且大軍半渡,再決壅囊以灌之。

那項羽與韓信對陣,誰的軍事才能更勝一籌呢?據《史記》記載,項羽與韓信有兩次對陣經歷。一次是彭城之戰。劉邦劫五諸侯之兵,共合五十六萬的兵力,趁項羽深陷齊地之際,襲取了西楚的國都彭城。而項羽聞訊之後,親率三萬精兵,從齊地趕回,突擊漢軍,先殺漢卒十餘萬,又領軍追擊,致使漢卒又有十餘萬被擠入睢水而淹死。楚軍將劉邦包圍了三圈,卻突然西北方起大風,楚軍陣亂,劉邦才得以率數十精騎逃脫。

此役雖沒有明確記載漢軍的具體統帥是誰,但韓信作為劉邦的大將軍,備受劉邦的倚重,其時亦在軍中。故而,此役應屬項羽與韓信的第一次交鋒。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漢二年,出關,收魏、河南,韓、殷王皆降。合齊、趙共擊楚。四月,至彭城,漢兵敗散而還。(韓)信複收兵與漢王會滎陽,複擊破楚京、索之間,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而另一場項羽與韓信的對決,就屬垓下之戰了。彭城之戰後,項羽與劉邦在滎陽-成皋一線形成了長久對峙局面。前203年,楚漢議和,雙方中分天下,而以鴻溝為界。但漢軍兵盛糧多,而楚軍的糧道卻屢為彭越阻斷,以致兵疲糧絕。項羽聽約東歸,而劉邦在張良、陳平的勸說之下,引軍追擊楚軍,並與韓信、彭越約期共擊項羽。但韓信、彭越等諸侯未至,項羽又大敗劉邦,劉邦再次深塹自守。

劉邦又用張良之計,許以割地,韓信、彭越等果至。史載:漢五年(前202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後。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縱兵擊項羽也。楚兵不利,淮陰侯複乘之,大敗垓下。

即是說,韓信自將的兵力有三十萬,而項羽之卒大致十萬,但韓信先與項羽交戰,卻失利。而從項羽的臨終之語:“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垓下)。以及“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來看。在同等的兵力與條件之下,韓信是很難擊敗項羽的。

參考史籍:《史記》等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