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玉面青蛾,唐女多姿,詳解唐代女子化妝七大步驟

在本文下方留言,獲得置頂的讀者,贈送本文推薦的“大家小書”一本;轉發文章並截圖發送後台的讀者,隨機贈送“大家小書”一本,趕快參與活動吧!

脂粉黛澤之化妝,我國古代,早已實行。迨及唐朝,人文燦然,宮嬪眾多,使六宮粉黛,競美爭妍。所以化妝一項,更趨濃豔。日本平安朝女子之化妝,起源亦由於唐,今分為髻鬟、額黃、眉黛、朱粉、口脂、花鈿、妝靨七項述之。但因材料至為缺少,有窺見其一斑而已。

01

髻 鬟

據唐王《炙轂子》(此書已佚,今據《淵鑒類函》所引)、後唐馬縞《中華古今注》、宇文氏(年代不詳)《妝台記》所記載,唐代髻鬟之種類頗多,列舉如下:

半翻髻 反綰髻 樂遊髻 (以上高祖宮中之髻)

雙鐶望仙髻 回鶻髻 愁來髻 飛髻 百合髻 (以上玄宗宮中之髻)

歸順髻 平番髻 鬧掃妝髻 盤桓髻 驚鵠髻 拋家髻 倭墮髻(一雲髻) 囚髻(《新唐書五行志》) 烏蠻髻(小說《紅線娘傳》)

上列中之拋家髻,見於《新唐書·五行志》,謂唐末京都婦人梳發,以兩鬢抱面,狀如椎髻,當時謂之拋家髻。因此其形狀如何,可想象而知。倭墮髻,見於《古今注》,謂倭墮系為墮馬之餘形。《後漢書·梁冀傳》注謂:墮馬髻,側在一邊。梁徐陵《玉台新詠序》有“妝鳴蟬之薄鬢,照墮馬之垂鬟”之句,可以想見其一種垂鬟之狀。烏蠻,即為猓猓,則烏蠻髻,乃系猓猓椎髻之形象。此外如百合髻、驚鵠髻等,即可因其名而推想其形狀也。要之,形狀真正如何,本難探知。然讀唐人詩集,則知有高髻、垂鬟兩種。先舉高髻之例如下:

共折路邊花,各持插高髻,髻高花匼匝。(寒山《詩三百三首》)

側垂高髻插金鈿。(岑參《敦煌太守後庭歌》)

翠髻高叢綠鬢虛。(王建《宮詞》)

高髻雲鬟宮樣妝。(劉禹錫《贈李司空妓》)

髻鬟峨峨高一尺。(元稹《李娃行》)

岑參詩是描寫高髻垂鬢之狀,王建詩是詠讚宮中之高髻。據日本太和藥師寺吉祥天女之像,則唐代高髻之狀,可以推想而知。

據以上舉例,唐代宮中之髻,想必頗高。百合髻,驚鵠髻等,亦高髻也。但據王建《尋橦歌》之“重梳短髻下金鈿”,及羅虯《比紅兒詩》之“輕梳小髻號慵來”,則當時之有“短髻”“小髻”,自不待言。

又鬢之中,有所謂蟬鬢者。據《古今注》系魏文帝時宮人莫瓊樹所造,望之縹緲,如蟬翼然。蓋因其兩鬢極薄,極似蟬翼,故有此名。唐詩關於蟬鬢之歌詠頗多,特舉二三例如下:

片片行雲著蟬鬢。(盧照鄰《長安古意》)

蟬鬢紅冠粉黛輕。(劉言史《樂府雜詞》)

至於垂鬟之例:

釵承墮馬鬟。(張昌宗《太平公主山亭侍宴》)

花映垂鬟轉。(儲光羲《夜觀妓》)

髻鬟垂欲解。(孟浩然《美人分香》)

二人蛾眉梳墮馬。(李頎《緩行歌》)

風流誇墮鬟。(白樂天《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柔鬟背額垂,叢鬢隨釵斂。(元稹《恨妝成》)

日本正倉院禦物樹下美人屏風繪之髻,及近長安發掘之彈阮鹹美人像,恐亦為垂鬟之一種。

又日本《大寶令》有所謂“寶髻”者,《令義解注》謂以金玉飾髻緒,故雲“寶髻”。蓋以金玉之鈿、釵、步搖等,而飾高髻,亦效唐人也。舉唐詩如下:

為君安寶髻。(王勃《臨高台》)

山花插寶髻。(李白《宮中行樂詞》)

寶髻高梳金翡翠。(章孝標《貽美人》)

倦枕徐欹寶髻松。(韓偓《晝寢詩》)

額 黃

02

女子於額之妝飾,有所謂額黃,一雲鴉黃者,必在額頭之上,施以黃粉。唐人詩集,記載頗多。特舉二三例如下:

纖纖初月上鴉黃。(盧照鄰《長安古意》)

微汗欲銷黃。(楊巨源《美人春怨》)

額畔半留黃。(吳融《賦得欲曉看妝面》)

宮樣輕輕淡淡黃。(王涯《宮詞》)

撲蕊添黃子,呵花滿翠鬟。(溫庭筠《南歌子》)

頭黃侵膩發。(韋莊《女冠子》)

03

眉 黛

中國女子,早用眉黛。降及唐朝,當亦行之。據《海錄碎事》(此書未見,據《佩文韻府·支韻》)記載,唐玄宗命畫工畫十眉圖:一曰鴛鴦眉;二曰小山眉;三曰五嶽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卻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煙眉;九曰拂雲眉,又名橫煙眉;十曰倒暈眉。

據《妝台記》,五代宮中之畫眉,一曰開元禦愛眉,二曰小山眉……所舉名目,與《海錄碎事》相同。又貞元宮中人,愛以青黛畫蛾眉,亦載於《妝台記》。《中華古今注》謂楊貴妃能畫黑眉。眉之畫法,雖有種種不同,然讀唐詩,知有濃而廣與淡而細者兩種。先舉前者之例如下:

拂黛隨時廣。(沈佺期《李員外秦援宅觀妓》)

輕鬢叢梳闊拂眉。(張籍《倡女詞》)

凝翠暈蛾眉。(元稹《恨妝成》)

前所記樹下美人之眉,當然屬於此類。再舉後者之例如下:

淡掃蛾眉朝至尊。(張祜《集靈台》之二)

眉黛拂能輕。(孟浩然《美人分香》)

青黛點眉眉細長。(白居易《新樂府上陽白發人》)

連娟細掃眉。(溫庭筠《南歌子》)

宮樣衣裳淺畫眉。(韓偓《忍笑》)

除上列所舉以外,又有八字眉。八字眉早已流行於漢武帝宮中,茲將見於唐詩中,舉兩例如下:

寶鏡休勻八字眉。(韋應物《送宮人入道》)

雙眉畫作八字低。(白居易《新樂府時世妝》)

朱 粉

04

唐朝女子多愛紅妝,先擦白粉,再加朱色,舉例如下:

傅粉貴重重,施朱憐冉冉。(元稹《恨妝成》)

薄粉輕朱取次施。(羅虯《比紅兒詩》)

此外紅妝之例猶多,此種紅妝,樹下美人之顏面,即為一例。又舉淡妝之例如下:

紅粉春妝寶鏡催。(孟浩然《春情》)

美人紅妝色正鮮。(岑參《敦煌太守後庭歌》)

翠蛾紅臉不勝情。(司空曙《觀妓》)

紅鉛拂臉細腰人。(張祜《李家柘枝》)

臉紅眉黛入時妝。(羅虯《比紅兒詩》)

一抹濃紅傍臉斜。(同上)

據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天寶年中,特異的化妝甚為流行,有所謂“淚妝”者。宮中嬪妃輩,施素粉於兩頰,相號為“淚妝”。識者以為不祥,後有祿山之亂。

女子於胸前亦擦白粉,看下面的詩,即可了然。

長留白雪佔胸前。(施肩吾《觀美人》)

粉胸半掩疑暗雪。(方乾《贈美人》)

粉著蘭胸雪壓梅。(韓偓《席上有贈》)

05

口脂(燕支)

燕支,擦於臉上。但唐僖宗、昭宗時,京都婦女競相擦於嘴唇,以分別其妍否。試讀《潛確類書》(據《淵鑒類函》)、《妝台記》,則唐代女子,擦燕支於唇上之事數見不鮮。惟因其擦之方法,各有不同,名稱遂因之而異。茲列舉其種類如下:

石榴嬌 大紅春 小紅春 嫩吳香 半邊嬌 萬金紅

聖檀心 露珠兒 內家園(《妝台記》園作圓) 天宮巧

洛兒殷 淡紅心 猩猩暈 小朱龍格 雙唐媚 花奴樣子

據《新唐書·五行志》,元和末年,婦女盛行奇異之化妝,不擦紅粉,隻以烏膏塗唇上,有似悲啼之狀。白樂天《時世妝》所謂“烏膏注唇唇似泥”者,是也。

關於口脂之詩,向未多見。岑參詩有“朱唇一點桃花殷”(《醉戲竇子美人》詩)之句,或即指此。然樹下美人之唇,乃明是擦上燕支。

花鈿

06

據宋承《事物紀原》,唐代婦女面部化妝,有所謂“花鈿”者。蓋宋武帝之女壽陽公主,開始為梅花妝。《事物紀原》“冠冕首飾”部,有一段關於花鈿之記載:

《酉陽雜俎》曰:“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唐上官昭容所製,以掩黥跡也。”按隋文宮女貼五色花子,則前此已有其製矣,似不起於上官氏也。《雜五行書》曰:“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經三日,洗之乃落,宮人奇其異,競效之。”花子之作疑起於此。

樹下美人眉間白綠色之狀,恐即此也。溫庭筠詩有雲:“臉上金霞細,眉間翠鈿深”(《南歌子》),亦可以參照。但《長恨歌》所謂“花鈿委地無人收”,乃是金之花簪,與此不同。

07

妝 靨

伴眉間花鈿而起者,又有“妝靨”。妝靨,系以青丹點於兩頰,是亦落梅妝之遺意。《事物紀原》“冠冕首飾”部,有一節關於妝靨之記載:

近世婦人妝,喜作粉靨,如月形,如錢樣,又或以朱若燕脂點者,唐人亦尚之,段成式《酉陽雜俎》曰:

“如射月者,謂之黃星靨。靨鈿之名,蓋自吳孫和誤傷鄧夫人頰,醫以白獺髓,合膏琥珀太多,痕不滅,有赤點,更益其妍,諸嬖欲要寵者,皆以丹青點頰,此其始也。”又雲:“大歷已前,士大夫妻多妒者,婢妾少不如意,則印面,故有月點錢,苟如此,則固非嘉事也。宋武宮中,敩壽陽落梅花妝,此其遺意也。”

樹下美人之兩頰口邊,有白綠色之妝飾,蓋即妝靨也。元稹詩雲:“滿頭行小梳,當面施圓靨”(《恨妝成》詩),亦明指此事。

要之唐代女子化妝,頗似日本樹下美人屏風畫之妝飾,足證日本文化,受唐代賜予之厚。

(此節譯自《史學雜誌》第二十一編第四號《唐代女子化妝考》)

正文/黃現璠

圖片/侵刪

《唐代社會概略》

作者:黃現璠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