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節處出現異響要警惕是這種疾病找上門 你可千萬別大意

這些奇奇怪怪的響聲到底是從哪來的?我們要怎麼保護關節?

你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早上起床的時候扭扭脖子,結果「哢擦」一聲巨響;在椅子上坐久了,一站起來膝蓋骨「哢哢」響;坐著工作時間長了,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扭扭腰就會發出響聲。這些奇奇怪怪的響聲到底是從哪來的?聽一聽醫生怎麼說。

關節響可能是疾病前兆

關節和關節之間其實存在著一種潤滑液,這種潤滑液有著潤滑的效果,質地和蛋液一樣。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緩衝骨頭之間的衝擊,不管是走路還是運動,人只要一動起來,關節也會跟著動起來,這個潤滑劑就能起到緩衝的作用。

關節潤滑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大量營養物質,除了潤滑,它還能將關節內部的骨質和軟骨殘骸排出。當你握拳或者用力的時候,關節和關節之間的縫隙會變大,但潤滑液還是一樣的量,這時候關節會產生一個低壓區域,導致氣泡的釋放,所以就會出現響聲。

當人的年齡增大後,關節潤滑液會越來越少,潤滑度不夠,關節必定會出現磨損,這時候就會出現關節炎、骨刺、骨質疏鬆等疾病。嚴重的甚至會導致骨關節壞死,這種屬於病理性關節響,一般伴隨著疼痛、活動受限,或者關節突然卡住。

這樣做對關節有好處

控制體重

步行時,膝蓋承受的力量是體重的3~6倍。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拿了10公斤重的一袋米,那麼每走一步,他的膝蓋受力將增加30~60公斤。這還只是在步行狀態下,劇烈運動(如跑跳時)就更不說了。所以,減輕體重,就減少了對負重關節的應力,減少磨損。

規律鍛煉

對關節最健康的運動方案是每天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每周不少於5天。當然,低強度的鍛煉(例如步行)也有用,比不鍛煉好。對膝關節最好的鍛煉方式是騎車、游泳等。很多人問為什麼騎車對膝關節好,原因很簡單,騎車時,人體大部分重量在屁股上,膝蓋受力較小。運動或不運動,都該選一雙合適的鞋子,有彈性的、厚底的,後跟寬大略厚的運動鞋對關節較好。

運動前熱身

運動前適量活動、拉伸,若是劇烈運動、對抗運動,熱身時間不要少於10分鐘。重視關節的保暖,避免受涼、受潮,必要時戴上護膝。強化大腿肌肉,尤其是股四頭肌力量,例如騎固定自行車。

補鈣

尤其是40歲以上的女性,當骨質疏鬆時,關節容易患病。考慮到現代人的飲食問題,請注意尿酸指標,不要有痛風,愛喝酒的人尤其要當心。

避免持續對關節施力

爬山,在肌力不夠強時,要適可而止。長期需下蹲乾活的,搬個矮凳子,可以有效「節省」膝關節壽命。平時生活中,避免負重太多。久站不動的,要刻意動一動。肌肉疲勞時一定要休息,肌肉虛弱時,關節受到的衝擊傷害成倍增加。

重視疼痛癥狀

當關節有酸痛不適時,表明它開始出問題,可能是運動過多,也可能是缺乏運動。這時候你該休息,看看下一步怎麼發展。疼痛,就是停止運動的信號。有效平衡休息和運動的關係,是關節健康的最佳保障。

不要對膝蓋傷無動於衷

年輕時膝蓋受傷,是老年後骨關節炎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膝關節結構複雜,傷情也複雜,但無論是軟骨傷、半月板傷還是韌帶傷,不及時處理都會有嚴重後果。當受傷時,早點去求助於專業醫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