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和我的經紀人》:人設養成與數字管理的危機

《我和我的經紀人》是近來流行的綜藝節目,它把經紀人這個幕後形象推到台前,通過展現經紀人的日常生活,滿足觀眾對娛樂圈具體生活的想象。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明星的人設如何塑造,原來我們在新聞和熱搜裡看到的明星,都經過了幕後團隊的精心設計,明星做什麽、不能做什麽、要迎合什麽形象等,都經過大量數據的分析、團隊基於市場調研的決策,從楊天真及其旗下經紀人的策劃中,一個個明星熱點撲面而來,造就了“爆款”的同時,也讓明星變得愈發人設化。

經紀人楊天真

當局外人批評演員離真實越來越遠,演藝圈充斥著流量的浮躁,演藝圈內部卻有一個難堪的現狀——許多明星不得不塑造人設,來維護他們的熱度,如果沒熱度,他們就會被淘汰。當我們批評炒作人設成為已成習慣的手段時,不妨進一步追問——為什麽明星不得不塑造人設?

明星形象的管理早已有之,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無論是大陸還是港台,演員們都沒有強烈的塑造人設的訴求。那時的演員大多把自己當作合約工,沒太多偶像包袱,尤其是在導演中心製,影視劇又沒有太大“流量”訴求的情況下,仗著流量吃飯的演員並沒有多少話語權,實力和地位才是說話的資本。比如在八十年代的大陸,年輕演員如果被扣上奶油小生(類似今天的流量明星)的帽子,他們會急切地希望摘掉這個帽子,證明自己是實力派。唐國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俊朗的外表反而讓他的演技被低估,為了擺脫奶油小生的形象,唐國強爭取到加入《三國演義》劇組的機會,這才有了後來感動千萬人的唐版諸葛亮。

在港台,身處更殘酷的市場邏輯中,演員更是敬業到令人心疼。今天我們很難想像,一年接十幾部戲、年度晚會還要賣力真唱、甘願被整蠱是種什麽敬業態度,但在九十年代的香港,這就是常態。張學友在TVB晚會撐著橫杠真唱;周星馳1991年一口氣演了十一部戲;成龍和惠英紅,危險鏡頭都要親自上陣;香港的配角演員,更是風吹雨打全不怕。他們把精力投入到演戲上,無暇顧及人設養成,原因很簡單,在這個行業,不搏命就會被淘汰。那個年代的香港演員大多把自己當打工仔,或者很江湖氣地就把自己當作某個團體裡的一員,演員們經常稱呼彼此“大哥”、“老弟”、“師傅”,他們的興趣點並不在人設上。

所以現在回看這些演員,會有兩個體會:一個是他們在公眾視野內表現的性格,和他們日常生活中大體匹配;另一個就是他們把拚命工作當常態,後來內地很多團隊喜歡用香港的導演、演員,就是看他們夠敬業。

節目中的幾位經紀人

但互聯網改變了玩法。社交網絡的出現,以及傳統媒體走向自媒體的演化,讓網絡熱度成了明星們爭奪的焦點。過去,人們衡量一部影視劇的得失,主要看它的收視率、口碑,資方衡量一個演員是否有投資價值,也主要看他的作品和實力,但如今,流量成為關鍵指標,一個演員能夠上多少次熱搜、為影視劇帶來多少流量,成為資方選擇演員的重要考量。在演藝市場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演員為了獲得優質片約、保住投資者和製片人、導演的青睞,就要讓自己在互聯網上保持長期的話題度,寧願有爭議,也不要被遺忘在熱搜之外,於是,怎麽爭奪網民的注意力,成為演員們潛心研究的“學問”,對人設的追求,正是從這裡而來。

在《我和我的經紀人》中,經紀人楊天真之所以懷疑喬欣的前景,就是因為她存在感低,沒有讓人過目不忘的人設。而在給朱亞文制定年度規劃時,楊天真也提醒朱亞文的經紀人一娃,說朱亞文實力有,名氣有,但是宣傳的點太散。楊天真希望一娃把朱亞文集中往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點上去推,所有的行銷、造勢,都為那個固定的形象服務,這個點其實就是能讓人記住的人設。

朱亞文與經紀人一娃

塑造人設成為娛樂圈的潮流,甚至是經紀人們心知肚明的策略。這種對人設的推崇,是市場邏輯主導下的眼球經濟的產物。在浩如煙海的互聯網碎片中,演員們要讓公眾注意到自己,不能僅僅依靠出演的作品,還需要邏輯簡單明確的一個人物形象,一個精心維護的臉譜,這個臉譜要貫穿於熱搜之中,乃至他的作品和新聞,只有這樣,才能力往一處使,形成長效的眼球效應,讓路人一提起這個人,就自動聯想起那個臉譜對應的標簽。比如吳秀波此前的魅力儒雅大叔人設、翟天臨的學霸人設、薛之謙的深情創作歌手人設等。

演員和經紀人共同參與到對這個人設的管理中,什麽戲可以接,什麽產品要代言,都需要考慮到它們和人設的契合度。一個演員也許在實際生活裡有多面,但在公眾面前,他就集中展示符合人設的那一面,其他面向被經紀人和他自己小心翼翼地掩藏起來。朱亞文在和壹心娛樂商量是否參與《嚮往的生活》時,就坦言真實的自己觀眾未必能接受,他賣力表現的,其實是那個經過調研後最可能被喜歡的形象。

對人設的執著集中在中青年演員裡,尤其是缺乏代表作、嚴重依靠話題度的演員,他們清楚自己的地位和戲約建立在流量上,一旦流量失靈,他們的機會就會大幅流失。反觀已經在行業內取得地位的老演員,他們就沒這擔憂,因為他們的片約是建立在作品、資歷和人脈上的,就比如王慶祥、倪大紅、王勁松這些演員,他們已經有了《大明王朝1566》《北平無戰事》這樣的代表作,他們也是張黎、孔笙、李雪等知名導演的心頭好,所以即便不經營人設,他們也有穩定的機會和曝光度。但比如節目中的喬欣、張雨綺,她們並不是很難替代,在圈內也還沒有穩固的江湖地位,所以需要利用行銷保持話題度。

這是個惡性循環。賣弄人設的演員圈住話語權,通過曝光度和關係獲取角色,就會擠佔其他演員的空間。尤其是在青年演員裡,很多團隊用青年演員,都偏向找一個熟面孔或者流量包,這時候肯定是頻頻在熱搜出現的青年演員更吃香,很多演員進組已經不靠演技,而是靠他的話題度,他從業多年,最得意的作品是他的人設。

這種人設塑造法能讓演員短時間內走紅,但從長久來看未必是好事。從《我和我的經紀人》這幾集的內容來看,這些經紀人對藝人的塑造,過於追求短期效應,為了短期的高曝光度,犧牲了藝人在路人裡好不容易攢下的口碑。比如壹心娛樂對朱亞文的行銷,為了讓他的國民話題度更進一步,就希望他多接綜藝,更快地打通他在年輕觀眾裡的好感度,但這對朱亞文的長期職業生涯未必是好事,如果他還想在演員道路上更進一步,過多接綜藝,容易固化他的形象,影響觀眾對他在影視作品裡的觀感。

楊天真與張雨綺聊天

壹心娛樂把數據化作為自己考核的重心,明星一年接了多少部戲、上了多少次熱搜,都被經紀人總結出來,而這也是目前經紀人公司的常態,經紀人團隊根據這些數據判斷演員一年的得失,評比公司內的經紀人業績高低,但是唯數據論真的能很好地評估出演員一年的得失嗎?數據之外的東西,在這類考核標準下是不是被疏忽了?如果以數據作為第一指標,蔡徐坤、吳亦凡這些藝人,一年的表現比王慶祥、王勁松好了太多太多,可實際上呢?前者可能下一年就不火了,但後者仍憑借對作品的精益求精而穩步上升。同樣的,讓一個藝人大量接戲、演綜藝在數據上是很好的,但實際上卻會加劇路人對他的疲憊,甚至是口碑下滑。

所以,《我和我的經紀人》展現的娛樂圈運作生態有它的合理之處,卻也隱藏著危機。人設養成注定只是一條危險的捷徑,無法長久,在當下整治流量注水的大背景下,流量藝人們更是迎來了自己的十字路口。這一輪影視圈洗牌是對藝人的大考,也是壹心娛樂這樣的經紀公司所面對的難關。擺脫唯數字論,側重口碑經營,才是他們的突圍之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