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六學:一個黑粉文化的創造樣本

文 | 阿樹、史迪西

“驚聞劉強東在美國不被起訴了,說到美國,我就想起中美合拍的西遊記……文體兩開花,多多關注。”

細心的你可能發現,這句話的重點不在東哥,而是“中美…文體…關注”。這兩天,這句話成了一個萬能句式,像一株病毒,肆虐在各大社交媒體,微博、知乎、虎撲、B站,甚至朋友圈,無孔不入,

伴隨這場跟風造句浪潮的,還有一個聽上去高大上的詞匯:六學。你可能從很多地方聽說了它,卻不知道他們在幹嘛。

什麽是六學?顧名思義,六學是研究六小齡童的學問。但六小齡童怎麽就成了一門學問了呢,這話說來就長了。

恐怕得先從一個哲學問題說起:

人類的本質是複讀機。

“司機,他們盯上了俺老孫”

會不會,我們都是複讀機?

被發現是一台複讀機是可怕的。這一點,這段時間六小齡童老師恐怕深有體會。

事情發生在7月10這天,油管上一位新注冊的用戶發布了一則不到4分鐘的影片。影片裡,六小齡童在示範拿金箍棒的錯誤方式。他把棍子扛在肩上,雙手搭在上面。網友心知肚明,這麽古惑仔氣息的表演,正是《大話西遊》裡的周星馳。

仔細數了一下,同一個動作,他在不同場合重複了50次。當然,這恐怕只是一部分被公開的重複。

這支影片只是簡單的輯錄,但越往後,重複的節奏越快,拿棍子的動作產生了些許鬼畜的效果。

六小齡童老師被挖出大量“複讀式”的言論。比如那套萬能開場白:“有人叫我六小爺爺、有的叫齡童哥哥”。

堅守在“弘揚西遊文化一線”的六老師,還在很多場合複讀過:“小朋友問我,孫悟空在取經的路上到底有幾個女妖怪的朋友呀”,這是用來批判那些讓孫悟空談戀愛的“惡搞”和亂編(沒錯,說的就是周星馳們)

六老師一直堅守央視版《西遊記》為正統,所有過去很多年裡,他都在強(fu)調(du):“戲說不是胡說、改版不是亂編”、“我拍西遊記17年,和玄奘大師取經的時間一樣”……

以及“中美合拍的西遊記即將正式開機,我繼續扮演美猴王孫悟空”。

複讀機屬性被發現後,六老師很快就被“別有用心”的人盯上了。人們三下五除二開始了創作,比如,B站的阿婆主“通天大聖孫悟空”,把六老師的重複素材剪成影片。

在鬼畜盛行的B站,這類影片宛如一股清流,沒有惡搞和拚貼,也不變速、變聲,用純自然的手法,把大量相似的素材集合在一起,返璞歸真的創作方式,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美學風格。

看似簡單的剪輯和對比,卻始終圍繞著一個頗具哲學意味的命題:“人類的本質是複讀機”。

這些影片結尾還揭示了一個神秘的組織:“六學研究協會”,正是這個組織,把我們的老藝術家,活生生變成一台“複讀機”。

因為“複讀”,六學就這樣誕生了。相應地,B站六學也叫“複讀派”。當然,六學大興,還不止是B站的功勞,一向標榜精英化的知乎,也在兩年如一日地考據六老師的複讀材料。

因為調侃和諷刺六小齡童“複讀”,一場亞文化狂歡就這樣興起了。用病毒感染來描述它一點也不過分。如果你也在網上到處刷:“中美合拍西遊記即將開拍……文體兩開花……”,那麽恭喜你,你被感染了:

你也是一個複讀機(哦不,六學家)。

六學家,自我美化的“黑粉”?

成為一名六學家很簡單,有人編撰(ps)了一些基礎教程,包含了六老師種種“黑歷史”,提供給六學生學習,學習方法只有一個:複讀。當然還需要掌握語言學(改寫段子,怎麽把任意一句話跟“合拍…關注”這個句式掰扯在一起),考古學和版本學(搜羅六老師的各種黑料)。

在六學家之上,還有諸多如雷貫耳的六學教授。作為一位六學教授,當有這樣的境界:

六學家就是調侃或者惡搞六老師嗎?在文獻角度看,是這樣的。畢竟如今六老師所有的黑料都被六學家們攥在手裡了。

對於一門研究六老師的學科,六學很講究自己的學統,領頭羊們追溯自己的淵源和傳統,來確定作為一門學科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因此一些六學家往往會拜師學藝,認祖師爺。

沒錯,跟正常學術圈沒什麽兩樣,六學圈也不免吹捧和恭維,也有學術權威和派系的區別。

一位頗有學術范的知乎答主,總結了六學古典和當代等不同時期,B站、知乎、微博不同派別,劃分了詠題、鑒賞、評點,版本學、本事學和探軼學等門類。

在B站,權威自然是阿婆主“通天大聖孫悟空”和“敢問片在何方”,被譽為六學雙璧。創造“複讀”藝術只是他們一部分工作。這項工作其實充滿“批判性”和“革命性”,他們用事實來反駁六老師德不配位,試圖修正他的言行不一。

知乎用戶“NE惡靈”自稱是一個西遊文化愛好者。被稱為六學的先驅,六學家們的引路人。最近一年來的知乎回答中,內容無非是六小齡童的黑料和爭議。從六老師捆綁原著、拒絕承認替身、反惡搞,到他與楊潔的矛盾,以及那部說了十多年的中美合拍大片。

三句不離本行,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惡靈老師也能捎帶上六老師。偶爾他也做一些澄清,或者冷知識的考據。比如六老師為何熱衷於紅色衣服。

兩年前,惡靈老師發表了一則“聖貼”,幾乎囊括了六老師所有生(hei)平(liao),為“六學研究者”提供了大量文獻,也指明了方向。B站阿婆主“通天大聖孫悟空”得以開辟六學源頭,正是有惡靈鋪了路。

如今看這個體系,頗有些創始者、傳道者和信眾的感覺。

與後來湧入的六學生和六學家純調侃不同,這些引領潮流的人,似乎很難擺脫“黑粉”的印象,這群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默默做著花式“黑”六老師的工作。儼然一副不黑出一門學問誓不罷休的勁頭。

要鑒定六學家是不是真正的“黑粉”,飯圈那種二元對立的規則已經不適用了。

六學變異:陰謀還是亞文化創造?

作為一個典型的網絡迷因(meme),“六學”盯上六老師之後,出現了病毒般的感染能力:宿主的人設,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坍塌下去。

六學原本也難成氣候。畢竟,回到兩年前的春節,可是另一番風景,六老師享受著萬眾的愛戴,仿佛是人們心中唯一的大聖。

今年下半年以來,六學原本也只是小圈子裡流傳,剪輯者最初也不存在太多惡意。看過影片的人們,只是開啟了複讀模式,跑到六老師的微博上轉發“孫悟空有幾個女朋友”這種千篇一律的話。

不過,六老師似乎看出了這種調侃背後的陰謀論和惡意。9月底,他在微博曬出一位“六學家”的道歉信,並揚言,道歉無用,仍然會起訴他。

11月9號,他參加中國政法“人民藝術家”法律權益保護座談會,坐在兩位法學專家中間,六老師侃侃而談,不點名地說知乎和B站兩個平台對他的汙蔑和陰謀攻擊。

言談之中,六老師傳遞出一位人民藝術家的聲譽在面對網路攻擊時的岌岌可危。另一邊,網友也發現他不僅代言西遊手遊(違反他反惡搞的原則),他的畫像和雕像被爆被掛在吳承恩故居的門口(繼續捆綁原著作者)。

宿主種種行為的反彈,激發了六學家們挖料和二次創作的激情。大規模的批判和反駁就這樣開始了。

在12月下旬,六學正式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不過,亞文化的調侃和惡搞,又在另一面消解六老師跌下神壇後的道德危機,六學家們把娛樂和狂歡放在第一位,削弱了那些言論和行為背後的嚴肅性。

他們早就轉移了道德層面的注意力,並不關心他人品怎麽樣。

畢竟,“複讀”就完事了。

事實上,作為一個宿主,在六老師身上滋生出來的黑粉文化體系,還有一個非常鮮活的對比——淋文化。

淋文化最初的輿論危機,要比六老師嚴重得多。2009年的時候,蔡依林在專輯《花蝴蝶》中的造型被指類似日本歌手濱崎步,兩家粉絲掀起罵戰。

濱崎步粉絲火力全開,不僅編造她得了淋病,還有不堪入目的人生攻擊,惡俗的惡搞動圖。久而久之,蔡依林被黑成為一種風潮。

這場粉絲與黑粉在飯圈裡的戰爭也產生了變異,並滋生了一種黑粉文化,產生了淋語的語言學體系。

這些黑粉,也像六學家一樣,有一個高大上的名頭:本質騎士。

更有意思的在於,宿主蔡依林,逐漸演變成一個性少數群體的icon,淋語和淋文化,成為這個群體表達情感訴求的途徑。

不過,跟六老師起訴六學家的應對策略不同,蔡依林不僅沒有那麽在意這種黑粉文化,2014年《南都娛樂周刊》採訪她時,她自己也用起了淋語,還覺得“自己好少女”。

蔡依林的處理方式倒是可以給六老師的公關團隊一些借鑒,在這場娛樂至上的狂歡裡,留給六小齡童的選擇不多了。要麽放平心態對話年輕人的娛樂方式,要麽…趕緊拍出中美合拍西遊記?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