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文讀懂龍頭房企年報:“萬恆碧融”集體降速背後

巡市簡介:專注上市公司報導,深挖公司價值,讀懂財報數據,在這裡讀懂上市公司的另一面。

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在2018年的業績會上說:“前面幾位我們也趕不上,後面的也趕不上我們”。2016年之後,地產企業TOP5的位置基本落定,預計碧桂園、萬科、恆大、融創、保利排排坐的次序,除了萬科和恆大之間可能互換,近幾年在業績排序方面的變化可能性不大。但是,這5家企業各有特色,未來數年有各自的問題需要解決。

例如,碧桂園實現全面反超靠得是在三四線城市,棚改規則改變之後,持續增長性需要靠調整布局解決;萬科是在多元化方面做得最雜的,但2018年人效比下降了;恆大之前靠高負債奔跑,2018年降低負債之後,增速也下降了;融創在TOP5裡面是地產依賴度最高的,多元化業務布局晚,融創文旅在財務報表上的利潤很高,不過距離規模化還很遠。

這5家沒有哪兩個是相似的,但它們是最有可能率先奔兆規模的,儘管2018年開始它們在集體降速。2018年,萬科同比增長14.5%,是六年來最低,2008年之後的第二低。恆大同比增長10.1%,是近五年來的最低。融創同比增長27.3%,是近三年來增速最低。碧桂園近三年增速每年會下降約40個百分點。

一、萬科還有沒有野心?

在碧桂園、恆大、融創大力囤地的時候,萬科在土地策略上一直堅持“量入為出”,這是因為萬科是財務先導型企業,對ROE的要求要高於規模增速。

如果對比萬科的銷售業績增速和營業收入增速,部分年份會出現很奇怪的巨大增速差。比如,2017年,萬科銷售額同比增速為45.26%,營業收入增速僅有1%。這是因為2017年萬科保證了股東權益有33%以上的增長,營業收入可以“主動降速”,不必進行單項數據優化。

有了“財務先導”,才有了“穩萬科”,所以從2011年到2018年,萬科銷售額增速全部在10%-50%之間,從來沒有跳躍過。反觀碧桂園、恆大、融創,都出現過80%以上,甚至100%以上的增速。

萬科不激進,這是很多人得出的結論。但是萬科有過激進的階段,2005年、2006年、2007年,萬科的業績增速分別為52.3%、52.3%、146.6%,拿地銷售比一度超過105%,這個階段正是萬科的“超速期”。但2008年以後,萬科嚴格實行了“量入為出”的規定,制定了PIE模型,來建立投資法則。最近十年中,其拿地投入和市場冷熱波動高度吻合,逐漸成為一家“守正”的企業。市場上也逐漸有了“萬科掉隊”的說法。

萬科失去規模第一的轉折點實際上並非發生在2016年,而是在2014年。2014年,萬科正式提出“白銀時代”理論,預計房地產市場規模很快見頂,高增長階段結束了。跟隨著自己的市場研究數據,萬科2014年的拿地銷售比是2004年以後最低的一年。同時,萬科在2014年的新開工面積1728萬平米,是拿地面積的2.92倍,一邊拚命踩刹車,一邊拚命賣房。

後來,萬科就被碧桂園超越了,甚至還被恆大超越過。意識到“失策”之後,2017年,萬科又開始增速,拿地銷售比重回高位,達到41.3%。萬科年報數據顯示,過去14年中,萬科有7年拿地銷售比超過40%,另外6次都發生在“白銀時代”之前。

提速之後,萬科才穩住了第二的位置。近三年,萬科的新開工面積也不斷提高,近三年分別超出年初計劃42.6%、25%、40.8%。實際上,萬科是不甘心在規模上被超越的。

在2018年年報中,鬱亮又提了兆萬科,表示“至少需要建立六個千億級業務”。這也是今後萬科與碧桂園、恆大最大區別的地方,後兩者未來提速仍舊要靠地產,而萬科計劃靠“副業”。

但是從目前的數據看,萬科的多元化布局帶來了一個問題:人效比的降低。2017年萬科員工數77708人,對應的銷售業績是5298.8億元;2018年萬科員工數增長到了104300人,對應的銷售業績是6069.5億元,人均產出下降了約15%。所以,2018年萬科喊出了“活下去”,三年之內不賺錢的業務要砍掉。探索新業務不可能一直試錯。

年報中的員工數據還透露出另外一個重要信息:萬科地產系統大換血。2017年,萬科地產業務共有員工 9672人,平均司齡 3.4 年;2018年,萬科地產業務員工數12669人,平均司齡 2.7 年。一年之後,總司齡隻增長了4%,粗略計算離職率在15%以上。其中,有部分員工進入了多元化業務中。2018年,萬科“其他系統”員工數增加了122.4%,但是營業收入增長為29.66%,淨利潤還下降了1.85個百分點,實際產出效率下降了。

萬科的六個千億業務會是什麽?目前的布局是商業、物業、長租公寓、物流倉儲,另外萬科還在產業地產和城市更新方面增加投入,但是新業務的規模化需要時間。

比如,2018年萬科物業實現營業收入98.0億元,同比增長33.0%,增速比2017年下降了34.3個百分點,目前也只有百億規模。而之前和鏈家在家裝業務方面的探索基本上可以定調為失敗了。

目前,萬科是五家企業中市值最高的,得益於萬科比較穩定的股東回報數據,如果碧桂園、恆大、融創能完成變道實現持續性,萬科的優勢又在哪?

二、彎道超車之王,碧桂園如何解決直線加速問題?

先看一組數據對比。2018年,萬科新增土地儲備4681.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其中72.1%位於一二線城市,按權益投資金額計算,81.4%位於一二線城市。碧桂園沒有公布2018年的最新土地數據,但是按銷售金額算,2018年其位於一二線和位於三四線銷售金額比例為36:64。

萬科的布局是整個經濟基本面的邏輯,城鎮化率會不斷提升,大城市人口會持續性增加,這些進城的人需要房子。而碧桂園是另外一個邏輯,由於中國人戶分離,每年三四線城市都會出現消費回流,也就是錢隨著人回到老家,這些人有消費升級的需求。

楊國強說,“長遠來說,我是比較看好三四五線城市的,因為他們可以消費得起五六千元/平方米的房子。現在中國一些縣區均價還是處在五六千元,或者是一萬元以下,如果你是農民,很多年離開農村,學校就沒有孩子。一二萬元/平方米的城市可以滿足就業、醫療、交通、教育。想象一下,現在農民工的工資已經升上來了,而且升的比較高,過去只有二千多元,沒有辦法購買房屋。現在上升了以後,他們會在10000元/平方米的城市購買房屋。”

碧桂園超過萬科是從2016年開始的,當年碧桂園的銷售業績增速為120.3%。與之吻合的是2015年下半年開始,國內房價整體上漲,三四線城市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波行情,碧桂園抓住了這次機遇

在2016年之前,碧桂園的增速非常不穩定,2013年高達120%,2015年就下降到了7.1%。但是碧桂園一直在“超額”拿地。2014年到2017年四年間的拿地面積分別為;1860萬平米、3821萬平米、7205萬平米、10145萬平米。

碧桂園拚周轉速度,其實是被市場倒逼的。2010年地產全面調控之後,市場波動加劇,通常一波市場行情只有8-12個月,在巨量土地懸頂之下,如果不能抓住窗口期盡快把土地轉化為現金流,就必須要等下一波大勢再起。所以,碧桂園在拿地之後的各個環節都提出了苛刻要求,從而保證土地資源的盡快變現。

但是,從歷史增長曲線看,碧桂園一直缺乏“穩定器”,所以在三千億規模之後,碧桂園開始有意加大在一二線城市的投入力度,也同步嘗試出海。2018年,碧桂園還到香港布局。

目前,碧桂園在銷售業績和營業收入兩項數據上全面超越萬科,但公司市值卻只有萬科的2/3,這說明資本市場仍然對碧桂園模式的可持續性有所懷疑。

碧桂園和恆大的起步有些相似,但後者提前加倉了一二線城市,並且和資本市場更加親密,所以在市值和融資成本方面要優於碧桂園。而碧桂園目前的市值、融資成本和規模數據是不匹配的。碧桂園的每股收益也幾乎只有萬科的一半。

野村證券最新研報給了碧桂園買入評級,但股價比資產淨值有50%的折讓,原因是“高毛利率被少數股東權益升近4.2倍和銷售及管理開支增加69%所抵銷”。高增長企業看現金流,資本市場看回報率,最終前者是需要向後者貼近的。

第一名碧桂園目前急需解決一個問題:下一個增長極是什麽?碧桂園董事長楊國強給出的答案是機器人。但實際上,機器人業務仍舊是大地產業務的一環,因為和恆大的汽車、糧油(之前)單獨成業務線不同,碧桂園機器人業務線的獨立性不足,更偏向於服務性,其目前的主要研發方向是建築機器人和餐飲機器人,都是在地產環境中使用的。

碧桂園目前仍然是靠土儲來調整節奏,這是它與萬科、恆大,甚至融創最大的不同。截止2018年末,集團位於大灣區內的權益可售資源的建築面積已經超過2544.5萬平方米,可售貨值超過3700億元,另外在一級市場有約5500億元的貨值待開發,這是目前碧桂園最大的利好。

三、低負債的恆大,會不會失速?

恆大有一組數據是絕對讓同行驚訝的。從2014年到2018年,恆大每年的新增土地儲備成交單價一直在下降,2014年是2588元╱平方米,到2018年已經降到了1611元╱平方米。同一階段內,銷售均價則從7227元╱平方米逐漸上漲到了10515元╱平方米。恆大的土地成本可能是五家企業中最低的。

截至到2018年12月31日,恆大儲備了總規劃建築面積3.03億平方米土地,僅次於碧桂園,但與碧桂園的土地儲備結構不同。按土地原值計算,恆大有66%位於一二線,三線城市佔比為34%。

恆大的土地儲備結構更加均衡,所以同樣是在香港上市,恆大的市值達到3524億港元,是碧桂園的1.33倍。

但是在寶萬之爭之後,恆大引進新的投資人,也開始了去杠杆之路,負債率穩步降低,但也帶來了一個負面效應:銷售業績增速也穩步下降了。2016年到2018年,恆大銷售業績增速分別為:85.4%、34.2%、10.1%。

與此同時,恆大結算的營業收入並沒有大幅下降,為了保證現金流和利潤,別的企業是在搶回款,恆大是在搶結算交付。2016年,恆大的營業收入、銷售額比為0.57:1,2018年增加到0.85:1,遠高於碧桂園和萬科。可以理解為,恆大幾乎沒有留後手,而是在扛著風險奔跑。

高盛也發表研報稱,恆大2019年的銷售目標隻比2018年銷售額增長9%,的未入账銷售低於其他同規模的公司,故盈利增長的可見性較低。恆大的低土地成本,會為公司帶來高毛利,但是多元化業務,包括文化旅遊、大健康產業,並以高科技業務為增長引擎,所以預期資本開支會較進取。

概框說:恆大底子很好,但是過去透支大,在多元化和借貸方面的開銷也大,這些都會消耗利潤。

在借款結構中,恆大一年期以內的短期負債佔比達到47.3%,一到兩年期的負債佔比為27%,兩項之和甚至還比2017年高了0.5%。高佔比的短期負債要求恆大必須有非常好的現金流支撐,過去恆大是靠借貸來填充現金流,杠杆下降之後呢?

另一個不好的消息是:2018年恆大的“合約負債”(主要為預收款)比2017年的“預收客戶墊款”下降了819.69億元。這個數據下降有可能是三種原因:1、有回款的簽約下降了;2、實際銷售額下降了;3、從銷售到結算計入營業收入的空間被過渡透支了。不管是哪種原因,恆大的現金流都會受到考驗。

實際上,恆大比其它企業更需要高速增長,而不是一個降速的恆大。

四、融創的下一步,到底是什麽打法?

過去五年,融創和碧桂園一樣,是靠大量買地,然後盡暢銷售變現獲得高增長的。所以,融創要求銷售隊伍要有狼性,融創也成為了“並購王”——低成本的土地才是企業能兼顧增速和利潤的本質因素。

孫宏斌在2018年業績發布會上透露了一組關鍵數據:融創很少出現在公開的土地市場上,它有去年有200多個並購案例,並購佔到新增土地儲備的70%以上,一二級聯動佔到20%左右。

融創從並購中獲得的好處遠超人們想象。和綠城分家之後,2015年至今,融創每年的經營性現金流都實現了正值,從地產銷售獲得的現金流又被投入到並購中,形成一個規模超高速滾動正循環。

在同行業中,泰禾也想借此模式實現超車,可惜泰禾既不夠專注,產品線單一且過於高端導致了回款能力差,現金流無法實現正循環,財務狀況只能不斷惡化。

反觀融創,在2015年以後,銷售均價出現過斷崖式下降,銷售規模卻連續兩年增長120%以上。把高端產品線平移、下沉,在低成本土地的基礎上,以高打低,順利進入TOP5之中。

與此同時,融創並沒有急著把銷售額結算成營業收入,融創的營業收入增速甚至是慢於銷售業績增速的。這樣操作之後,融創就可以把錢放在自己手裡,而不是變成利潤,發給股東。

孫宏斌說,融創的股價被低估了。實際上也確實是低估了,因為融創藏了很多利潤沒有拿出來。

錯開節奏的操作,讓融創可以有錢並購,並開展多元化業務。2017年,融創投資業務的現金流出淨額高達1201.7億元,之後融創開始在文旅、文化業務上提速,先後成立了單獨的業務線。

從這個角度就能理解孫宏斌說的:不同階段有不同任務。以及汪孟德說:下一個階段,我們要快速地增長公司的淨資產,來讓公司的整個財務結構持續優化。

文化、文旅業務也許不是好的銷售產品,但是是很好的做估值產品。

在融創2018年年報中,其文旅業務拿出了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文旅城運營板塊的毛利潤竟然達到了45.1%,資產量已經佔到了融創總資產的11%。如果文旅城大部分劃歸非流動性資產的話,其佔融創整個公司非流動性資產的比值在48%左右。

所以,2018年,融創的投資業務現金流出淨額同比大幅下降,它有新的故事可以講了。

五、保利做錯了什麽?

保利在2017年喊出:重回行業前三。但到了2018年末實際上掉到了行業第五。在TOP5中,保利的天生資源應該是最好的,包括在拿地、資金方面佔有優勢,但卻是其中最沒有想象空間的企業。

由於保利尚未發布2018年年報,所以目前的統計數據滯後。據業績預告數據,2018年保利地產實現簽約金額4048.17億元,同比增長30.91%。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32.31%,營業利潤及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38.41%和38.29%。

因為碧桂園、融創的業績翻倍增長表現,保利在2017年開始提速。2017年,保利新增項目204個,共計建築面積4520萬平方米,總成本27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8%和128%。2018年上半年,保利又拿了1072 億元土地。增加投入,積蓄力量。

實際上,在地產央企中,保利算是最有野心的,但受製於企業本源的身份仍舊不會特別激進,要想抓住越來越短的市場窗口期,實現大跨越,很難。

從銷售數據看,2018年下半年,保利的業績甚至是同比下降的。上半年搶收了2153.12億元,同比增長46.86%,下半年銷售額卻下降到了1895億元。

保利似乎不擅長大大規模戰役,戰略上的靈活性和鋒利度都不夠,缺乏突破點。但是靠著資源優勢和在一二線城市的長期布局,保利短期之內也不會掉隊。

結語

在領頭企業集體降速之後,第一家房企撞破兆線的時間可能會推遲到2020年之後。不過,在銷售規模超過3000億的階段,業績增速的重要性已經下降了,能夠有與之匹配的戰略、人才、財務體系才是最重要的。基業不穩,業績增長再快,終歸也是為別人打工了。所以,實現千億看增速,實現兆要看企業系統匹配度。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一切有關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準確信息,請以交易所公告為準。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