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多:5G規模覆蓋還需“積累經驗”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2019年是5G元年,5G的網絡設備和終端都已達到預商用水準,我國將啟動5G網絡規模部署。

對於用戶普遍關注什麽時候才能真正用上5G,劉多稱,運營商獲得臨時牌照後,各自在牌照規定若乾城市地區建設5G網絡,實現規模覆蓋,還需要開展大量工作。其中包括:積累網絡建設、規劃和優化的經驗,與5G生態鏈各夥伴一起,協同優化設備和產品,開展5G典型業務和融合應用的開發驗證和示範推廣等等。這樣做,是為後續大規模全國部署奠定基礎,建立模板,同時為5G終端提供實際現網環境進行海量測試和優化,這樣才能保證今後數以億計的手機賣到用戶手上,是成熟穩定的、好用的。

新京報:2018年是5G標準確定和產品研發的關鍵一年。你認為2019年對5G來說意味著什麽?2019年是5G的元年,全球多個國家已經啟動或計劃部署5G網。在今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9)上,多個手機廠商發布了他們的5G手機,今年的年中或者下半年,5G手機會達到商用水準。無論是5G的網絡設備還是終端,現在都達到了預商用的水準。

劉多:

新京報:在移動通信發展史上,第一次實現了網絡和終端在商用進度上的同步。你認為這背後反映了什麽問題?這背後可以看出,一方面全球產業都想抓住5G機遇,5G將會帶來高速、大帶寬的體驗,這些能力需要手機終端來配合,誰佔有先機,誰就佔有市場;另一方面中國的芯片和手機企業的研發實力大幅提升和及早投入,大大促進了5G終端同步開發,從MWC發布手機多為中國品牌就能看出來,這是關鍵因素。如果終端廠商和整個產業鏈,能夠及早地按照5G的標準研發、布局,有助於5G的快速部署。

劉多:

新京報:很多手機廠商表示會率先在海外推出5G手機,這是為什麽?主要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發臨時牌照,所以手機廠商沒法去為哪個運營商提供手機。但這並不是說,我們的5G進度比國外落後。5G是一個全球化的產業,全球一個標準,我國從2015年組織開展5G技術試驗,全球所有主流廠商和部分運營商都參與其中,共同研究解決共性的關鍵技術問題,為全球5G發展作出了重要的基礎性貢獻。我國無論是網絡設備,還是芯片和手機終端,都走在了前列,我覺得至少是在第一陣營裡面。我們的5G網絡部署啟動後,會是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的。

劉多:

新京報:兩會期間,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很快會發布5G牌照。臨時牌照發放後,5G的發展將進入什麽階段?我們現在說的牌照叫臨時牌照或者是試商用牌照。幾年來我們在技術、產業、網絡基礎設施和政策、監管等方面全方位積極開展準備工作。運營商拿到臨時牌照後,馬上可以根據自己的規劃,在不同的地區進行相關部署。我相信只要5G網絡一開始部署,有一些相關的用戶就能夠享受到這些服務。

劉多:

新京報:你如何評價目前中國5G試商用的整體情況?哪些5G應用場景會率先普及?5G一共有三大應用場景,第一個場景就是大帶寬,我們的手機移動互聯網可能會有十倍速率的提升。第二個是大連接,比如水表、電表、煤氣表、機器設備、農業設施、家電等等海量地通過傳感器連到網上。第三就是低時延高可靠,比如工業互聯網、無人駕駛、遠程醫療等等。在這三大場景中,我個人認為首先能給老百姓帶來直觀感受的是大帶寬。

劉多:

新京報:我國什麽時候可以實現5G網絡的大規模部署,推進的難點是什麽?今年啟動規模部署,並持續進行,要實現全網較好的覆蓋,一般來說要2到3年。因為我們國家這麽大的一個網絡在全球來講也是最大的,想要達到4G的覆蓋程度,還需要很大投入和較長周期。

劉多:

新京報:在5G服務推出的初期,你認為資費會是什麽樣的水準?資費的情況現在還不是很清楚。5G時代,針對不同的業務需求,提供相應服務,我覺得可能會按照用戶不同的需求,出現個性化的收費方式。

劉多:

新京報記者 馬婧 實習生 薑仲瑛 許晨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