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道醫養生筆記丨天有雨水人有汗 汗出養生細細談

  文/呂方舟

前一段跟大家討論雨水養生的時候,我們提過一個觀點,春季陰陽萌動,陽氣出於地,故初為風;其後陰陽逐漸旺盛,遂成雨露而為雨水;之後陰陽繼續旺盛而動蕩,遂為雷,在節氣則為目前的驚蟄。此為天象。

古人認為,善言天者,必應之於人,且人與天地相參,故天所有的氣候變化,在人體也有相應的生理反應。天有雨水,人則有汗。不僅雨水之時需要好生保養,而且就人體健康而言,“出汗”也是需要關注和保養的。今兒就和大家聊聊有關於“汗”的養生內容。

對於出汗,目前存在兩極分立情況,一是幾乎從不流汗,二是流個不停。前者以辦公室白領為主,他們工作需要講究職業裝扮,不論季節都以長袖襯衫西裝為主,為了保證不會弄髒、弄臭衣服,辦公環境往往冷氣機暖氣常開,維持在一個不大出汗的溫度。此外,他們往往工作繁忙,運動不足,久了自然多年不曾流汗。

後者則相反,許多人擔心長期不流汗容易影響健康,喜歡時不時就去做些“汗蒸療法”,去桑拿房、汗蒸屋裡蒸出一身的汗來。應該說,這兩種情況都過於極端了,但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是源於大家對汗出的原理、目的以及如何才算“汗出得當”,不甚了解。

何為汗出?

咱們先來說說汗出是怎麽一回事。呂祖《醫道還元》中有載:“蓋陰陽二氣,和合熏蒸則雨露降”,“系陰陽之和,而生機始暢”。《黃帝內經》也有記載“陽加於陰謂之汗”,所以,人體能不能有汗出,並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事兒。汗出是體內“陰陽和”的表現:陰陽和才能有汗出,陰陽不和則汗出紊亂。因此,就健康而言,汗出不是小事,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兒。

具體而言,所謂的“陰陽和”,首先體內要有足夠的物質基礎,即“陰液”。古人認為“陽化氣,陰成形”,汗出是有形之物,因此要想能夠正常出汗,首先體內要有足夠的物質基礎。有的人長期營養不良,形體枯瘦,或者老年人身體衰弱,氣血不足,他們往往會汗出較少,嚴重的往往不出汗,同時伴有皮膚乾枯、脫屑、油脂分泌不足的情況。

但是光有物質基礎不行,徒有陰液形體而無陽氣則為死屍一具。因此汗出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於陽氣的推動、疏布作用。古人發現,營養物質來源於飲食水谷,在脾胃被消化吸收成為精微物質之後,通過脾的升清作用,上輸於肺,肺氣宣發肅降,通調水道,由內達外,將精微物質布散全身,其中一部分潤澤肌膚,營養體表,化作汗液而出。因此,陰液的充足與陽氣的推動、疏布,是汗出的兩個關鍵因素。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即人體經絡是否通暢。陽氣疏布陰液於體表而成汗,這個疏布過程,走的通道即是經絡。因此,經絡不暢,自然也會疏布不及。而導致經絡不通的原因,往往又與寒邪、濕邪、瘀血有關。大抵寒性收引,人體受寒之後,經絡收引、氣道不通、陽氣內斂,自然汗出不暢。天冷之時,或者受寒感冒的時候,人不大汗出即是如此,上面提到的辦公室白領長期在冷氣機房裡工作而無汗出,也是如此。

濕邪粘滯,為有型之物,最易阻塞經絡,阻礙氣機運行,也會影響陽氣將陰液疏布體表。但不同於寒邪收斂、完全無汗出,濕邪多引起的是汗出不徹底。南方地區氣候潮濕,空氣濕度大,體表汗液不容易蒸發,因此許多人覺得,總是出汗出了那麽一點,全身不乾爽,黏唧唧的不舒服,而且也不是痛痛快快地出一身汗。至於瘀血阻滯影響的汗出不暢,則以年老、久病者為多,除了汗出較少之外,往往還有皮膚乾枯、晦暗、肌膚甲錯、表皮有瘀斑等等。

講到這兒,我們可以總結一句,為什麽出汗是一件值得重視的事兒呢?因為汗出有賴於體內陽氣、陰液充盈以及經絡通暢,而這三點又是身體健康的三個基本要素。因此,可以說能否正常汗出,是身體是否基本健康的重要表現。

汗出有何作用?

明白了汗出的原理,還需要知道汗出有什麽作用,以及健康的汗出是怎麽樣的,才能真正做到“正確出汗”。這兒咱們先聊聊汗出的作用。

上面說了,汗出是陽氣有內而外將津液疏布到體表的過程。這個過程首先是一個氣血內外溝通的過程。能夠正常汗出的人,氣血內外溝通通達,氣血運行旺盛,整個身體對外界致病因素的反應會比較敏感。外邪侵襲之處,身體就會有些症狀反應,提醒人們要注意休息治療。同時,這樣的人接受治療、恢復起來也比較快。

生活中總有些人,平常不大生病,但一生病總是大病,或者諸多問題齊齊發作,甚至一病不起。這些人往往平時就有內外氣血不夠通達,感受病邪之後反應不明顯。雖然看起來不生病,但實際上邪氣留滯體內,積久而發遂成大病。如果仔細觀察,這些朋友,多是平常也不大流汗之人。

汗出的第二個作用在於將體內津液、營養物質布散體表,潤澤肌膚。《靈樞·決氣》載:“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體表要有足夠的津液、營養物質才能出汗,因此汗出可以看成是體表獲得了營養物質的表現。現代不少女性存在皮膚乾枯、面色不華、肌膚脫屑敏感的問題,用護膚品治療可以緩解,但停止不用則容易出現反覆。據我們臨床觀察發現,這些女性朋友有許多人疏於鍛煉,常年不出汗,而她們通過規律運動,鍛煉身體,使體內營養物質能夠正常疏布之後,多數肌膚問題也能得到緩解。

汗出的第三個作用在於發散邪氣,代謝體內痰濕濁邪與鬱閉的陽熱之氣。陽蒸陰而得汗,這個過程中腠理開泄,水濕與陽熱之氣都會有所消耗,客於體表的病邪也會隨之散去。因此,當我們在氣象熱時、運動時、發燒熱退時、進食火鍋等溫毒較高的食品的時候,人比較容易出汗,這就是身體在代謝多餘的陽氣,以保證健康的自我反應。因此,汗出不暢的人,很容易出現濕氣堆積、濕熱內生等情況,但汗出太多的人,也容易出現口渴氣弱、形瘦心慌等氣陰不足的情況,是為太過不及。

何為“正常的汗出”?

那麽,“正常的汗出”,又是怎麽樣的呢?應該說,正常的汗出,是實現了汗出的目的的汗出。具體而言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熱的時候有汗出。所謂的“熱”是指體內陽熱之氣旺盛,比如氣溫比較高的時候、發燒的時候、運動的時候等。這些時候人體陽氣旺盛,應該出汗,且往往隨著汗出,體溫會降下來,人會覺得清爽,古稱“汗出,熱退,身涼”。相反,不熱的時候汗出,比如冬天寒冷的時候出汗,晚上氣溫較低的時候出汗,或者安靜看書思考等時候忽然出汗,這都算是不正常的汗出。

第二,汗出的量隨“熱”的多少成正比,但總以汗出小量、透徹為好,不可長時間大汗出。所謂汗出透徹有兩方面,一是汗出得比較通透,基本上能有汗珠,而不是那種黏黏膩膩、似有似無的汗;二是汗出能夠遍及全身,最起碼能汗達腰腿。有的朋友運動之後,始終只有頭部、胸部出汗其他部位沒有汗出,這仍是經絡之氣通暢的表現,不能算是正常汗出。但出汗畢竟也需要消耗陰陽二氣的,適當汗出能夠消耗多餘的能量,但長時間大量汗出,反而容易體虛。因此出汗量要根據每個人體質不同決定,但總以小量、透徹為好。

第三,汗出有時。所謂有時,一是指出汗有節律。古時生活自然,沒有冷氣機暖氣等設備,北方天冷,冬天少有汗出,但夏天也能汗出透徹,南方則四時有汗。而如今現代化設備被濫用,要嘛許多人多年不出汗,要嘛汗蒸暴汗,要嘛夏天不出汗,冬天出汗,汗出節律紊亂,實不健康。此外,汗出有時還指汗出有一定的持續時間,剛出即止,仍然屬於汗出不徹底,需得調理治療。

如何進行汗出保健?

行文至此,相信大家也大致了解汗出的基本原理了,對汗出相關的保健也有些感覺了。這裡我們給大家提幾點,做個參考。

汗出保健,首先要確定是病理性的還是生理性的。如我們說的忽然烘熱煩躁大汗出,可能是更年期綜合症的表現;夜間睡覺,明明不熱,還是出汗,可能是陰虛盜汗;動一動就出汗,汗出之後疲倦,可能是氣虛自汗;不容易汗出,經常容易中暑、肢體酸軟,可能是濕氣困阻,這些情況都需要及時就醫調理。

再者,不可不汗出,也不可大汗出,汗出的多寡頻率隨個人體質而定。長期不汗出,陰陽不和,不利於健康,但是盲目汗蒸逼出一身汗來,也有不當之處。汗蒸一法,有點類似於古人“火迫”療法,用火熱之氣強行逼汗的方法。其結果多是無論何種體質,皆大汗淋漓。這種方法最易傷津耗氣,甚至亡起驚狂,發為癲狂。

許多形體偏瘦,一向氣血不足的人,在汗蒸後出現疲乏倦怠,甚至因此生病,即是汗出過多所致。而素體肥胖,痰濕較重的人,理論上講是比較適合汗蒸療法的,但痰濕阻滯經絡,本就汗出不是很通暢,汗蒸之時反而因毛孔未開,汗不得出,內熱閉竅而發為昏蒙,也不在少數。

故而,就時時發汗而言,我們更主張運動汗出。一來運動之後,氣血由內而外得到鍛煉,不僅能夠汗出,更能增強體質;二來,每人體質不同,體力有別,運動時能夠根據身體反應調整運動量,繼而控制汗出程度,避免過量傷身,要比汗蒸療法等更為自然、更為“治本”。當然,汗蒸也有其好處,南方梅雨季節,空氣潮濕,汗出不爽之時適當汗蒸,能清爽身體,但總以不過量為原則。

最後,還需留意,既然汗出為陰陽和,氣血達,腠理開之時,那麽此時也最是容易感受外邪。汗出避風,汗出避寒,人所共知,萬勿大意。汗出避濕則易被忽略。蓋汗出濕衣,未能及時更換,濕邪粘滯體表,反而會引起局部皮膚問題,許多皮膚過敏、皮疹等疾病,皆有此誘因,《黃帝內經》言“鬱乃痤”,即是此證。

總之,養生無小事,功夫全在於細節。要想保養得當,不應盲目迷信任何一種療法,當從原理上下功夫,才能調養到位。

(編輯:柯恩)

本文為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文/呂方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喜歡該類內容歡迎上微信關注“騰訊道學”微信公眾號!(文章作者觀點與立場,不代表騰訊媒體的觀點與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