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人是如何刷牙的?看完漲姿勢了!

談到刷牙,各位看官們都知道我們有牙刷、牙膏啊,並且對高露潔等等知名品牌都了如指掌。但是說到古人如何刷牙的話,諸位看官或許就會略顯迷茫了,當然,小編相信民間處處有大神,一定有博學的看官對此有所了解。那麼,就讓小編來為其他看官們介紹下古人是如何刷牙的。(敲黑板了,此處開始要認真閱讀了!!!)

在敦煌196窟的晚唐壁畫《勞度叉鬥聖變》,看官們會從中發現一幅《揩齒圖》,原來在沒有牙刷的年代,愛乾淨的古人早就學會以手揩齒了。畫面中央,一人赤裸上身正在剃度,他的周圍分別有洗頭、灌頂、潔齒的畫面。正在刷牙的人上身赤裸,蹲在地上,塔左手持凈瓶,右手橫在牙齒前,正在用手揩齒,露在兩排大白牙。

在我們現在看來,以手揩齒是一種很不雅觀的行為,於是乎,在中國古代逐漸出現牙籤這一事物來代替用手。在文字記載上,西晉最先出現牙籤之說。晉代陸雲在致其兄陸機書中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籤,今以一枚寄兄」之語。其製法雖不知其詳,但可以看出該牙籤在當時也是少有之物,屬精巧之物。於是,充滿智慧的古代勞動人民發明了楊柳枝作為刷牙工具。在晚唐時期,那時人們把楊柳枝泡在水裡,要用的時候,用牙齒咬開楊柳枝,那麼裡面的楊柳纖維就會支出來,好像細小的木梳齒,可以很方便的剔牙。古語「晨嚼齒木」就是這個來源,在《處台秘要》中載有「每朝楊柳枝咬頭軟,點取葯揩齒,香而光潔。」它使用起來廉價而方便,得以在社會中普及,李時珍也評價說,用嫩柳枝「削為牙枝,滌齒甚妙「,配上之前的潔牙藥物,頗有效果。

如果說這時候的牙刷還是和我們現在所用的有較大不同,那麼諸位看官們就會問比較貼近現代牙刷的工具出現於什麼時候。我國1000多年前的遼駙馬衛國王墓(公元959年)中出土了兩支骨製牙刷柄,頭部有兩排共8個植毛孔,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最早牙刷實物,而歐洲直到十八世紀才出現正式的牙刷。從古書記載來看,中國到了南宋,城裡已經有專門製作、銷售牙刷的店鋪。那時的牙刷是骨、角、竹、木等材料,在頭部鑽毛孔兩行,上植馬尾,和現代的牙刷已經很接近了。

在古代,用楊柳枝配合藥物刷牙或許可以使牙齒潔白、防蛀,但是,我們現在除了牙齒潔白外,也更關注口腔氣味,畢竟口臭很容易損害自身形象。於是乎,聰明的古人發明了「更新版「的刷牙法——咀嚼植物的嫩枝,在使口腔氣息清新的同時,嫩枝頂端分出許多纖維,可以清潔牙齒和牙齦。這一風俗是由印度傳入,在印度,嚼齒木是普遍的風俗習慣,早在七世紀下半葉,就出現關於齒木的記載,正所謂 「五天法俗,嚼齒木自是恆事」,但傳入中國後,就演變為「嚼楊木」,一直到明末清初都還有所保留。

中國的牙刷出現算是比較早的了,如我上文所說的,早在公元959年就已經出現了。但是,沒啥考察本事的美國牙醫學會的資料聲稱,世界上第一把牙刷由中國明朝皇帝明孝宗於1498年發明,方法是把短硬的豬鬃毛插進一支骨製手把上。……算了,咱不計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