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近代落後的原因之一,被朱元璋父子視為眼中釘,懸賞750萬兩白銀緝拿

中國從什麽時候開始禁海?相信不少人都能說出來,明朝

沒錯,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就有了片板不許入海的禁令。但估計許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放著好好的大海,為啥就不許出海呢?要知道,宋朝時候海外貿易還是很紅火的。

這項政策說起來和一個大海盜有關

海賊王陳祖義:水滸好漢混江龍的原型?

陳祖義是元末明初時的人,祖籍廣東潮州。

元末明初社會大亂,平民百姓飽受戰亂之苦,靠海吃海的陳祖義全家逃到南洋,從此扎根在馬六甲一帶。

陳祖義後來乾上了沒本生意,糾結一夥強盜,劫掠往來於馬六甲海峽的船隊。

14世紀末葉時,大航海時代雖然還沒正式開啟,但馬六甲海峽已經是非常繁忙的水道了。來往於各國的使團,販貨於南洋的商隊,絡繹不絕,個個肥得流油。

所以才搶了幾年,陳祖義便已聚集起萬人的隊伍,大海船近百艘,成為獨霸南亞的大海盜

手裡有兵,陳祖義胃口也跟著擴大了。他不僅搶掠商隊,還膽敢劫到明朝朝貢的外國使團。消息傳到南京,朱元璋大為光火,居然敢捋朕的龍須,於是便想派兵出海圍剿。

但當時明軍水師都是內河船隊,根本不具備出海作戰能力。無奈,朱元璋只好懸賞50萬兩白銀抓陳祖義。後來明成祖又懸賞750萬兩白銀,但仍無人能收服陳祖義。

750萬兩白銀什麽概念?當時明朝一年財政收入也才1100萬。這份賞格,也夠得上古往今來第一高了

不過陳祖義的身價對得起懸賞。

他率海盜大軍肆虐東南亞各國,攻陷過五十多座城鎮,南洋各國敢怒不敢言,甚至還被迫納貢,陳祖義隱然成了馬六甲扛把子

明朝海禁後,陳祖義搶不到錢勢力中衰,便跑到渤林邦國投順,該國國王死後,他竟然鳩佔鵲巢,當了該國國王。這不禁令人懷疑,清朝人寫《水滸後傳》把混江龍李俊寫成暹羅國王,靈感很可能就來自於陳祖義。

惡人自有狠人磨

陳祖義完全不把明朝的懸賞緝拿當回事,實力壯大後,對明朝的挑釁也越來越囂張。到明成祖時,陳祖義居然打上了鄭和船隊的主意。

明成祖永樂三年(1405年),鄭和率領空前龐大的船隊穿過馬六甲海峽。兩年後回國,又從馬六甲經過。

由於明成祖有過特殊關照,鄭和返回時找了很多人問陳祖義的情況。陳祖義聽說鄭和要對付他,便遣使假裝請降,企圖趁鄭和不注意時偷襲船隊

陳祖義縱橫半世,從來沒遇上過真正的大英雄大豪傑,打一打南洋小國那些蝦兵蟹將也就罷了,結果還打出來驕傲自大的毛病,把鄭和也當普通人了。

鄭和接到陳祖義內部一些人的提醒,又是好笑又是生氣。狐狸詭計再多,難道還能打得過老虎?

陳祖義計劃趁鄭和不備,以精兵偷襲鄭和的座船,一舉癱瘓大明船隊的指揮中樞。想法倒是不錯,但陳祖義沒有料到,鄭和的座船堅固之極,靠偷襲絕對打不下來。

就像古往今來的陸上戰爭,打小城、野外作戰固然能靠奇襲、偷襲卒成大功,可是誰聽說過北京、南京、長安、開封、洛陽這種重兵防守的大城,能靠一頓豬突就拿得下?

鄭和的寶船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船上光是扯蓬、拋錨就要二三百人共同操作,極難短時間攀爬並奪佔。鄭和的座船上還裝備了大量火槍火炮,只要敵軍不能短時間內攻下船隻,就將面臨無情的炮擊。

陳祖義乘夜來襲,果然一交上手就發現啃不動,再要撤來不及了,鄭和指揮諸船將海盜船包圍起來,一頓混戰,殺海盜5000餘人,燒毀船隻10艘,繳獲7艘,陳祖義被生擒

鄭和將陳祖義押赴北京,明成祖下令處斬,一代巨梟就此畫上句號。

為什麽明朝海盜那麽多?

明朝海盜之患是空前的。陳祖義被殺後,短時間內沒有再出現大的海盜力量,但海盜始終沒有絕跡。

嘉靖年間,東南一帶又出了個大海盜王直,勢力範圍幾乎遍及明朝所有的沿海區域。

明朝後期大海盜鄭芝龍,巔峰時期擁有海船3000艘,士卒數十萬,多次擊敗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殖民者,幾乎統一了明朝的沿海地區,時人稱他坐論海王。

除此之外,還有徐海、方國珍等海盜相繼出沒,可以說,海盜之多、威力之大,完全超出了明朝的控制。

原因是什麽呢?既有內因也有外因。

日本在15世紀中葉進入戰國時代,大量浪人離開日本列島,在東亞、東南亞流竄,許多人衣食無著,就做了海盜。而廣闊的明朝海岸線,無疑是他們活動的天堂。

然後海外貿易利潤暴漲,誘使明朝官員集團與海盜勾結,扶持海盜與商人走私。像王直、鄭芝龍等人,與明朝官員都有千絲萬縷的利益關聯。

加上明朝海軍越來越廢柴。鄭和船隊固然能像捏死臭蟲一樣乾掉陳祖義,但鄭和之後,明朝海軍建設越來越落後,幾乎成了樣子擺設,對付大規模海盜有心無力,只能睜一隻眼閉隻眼任其猖獗。

明朝為什麽不重建鄭和船隊這樣的水師?

明朝的中國水上武裝力量大致有四種類型:

第一種:明太祖統一天下時組建的水師,所用的船,全部是航行於內陸河湖的平底船,不具備出海能力。

第二種:海外貿易護航船隊,比如鄭和船隊。明朝當時的造船工藝獨步世界,木帆船居然能夠一直航行到西亞、東非一帶。技術帶來力量,陳祖義被明軍殲滅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三種:明朝中後期為適應新的海上形勢,為了打擊海盜、抗擊倭寇等而建立的水師,特別是戚繼光在東南建立的水師,功能、編制、訓練等,比鄭和船隊更符合海軍的定義。

第四種:由海商、海盜組成的民間海盜力量,比如鄭芝龍。

明朝水師還是有許多高光時刻的。

明朝正德年間(1521年),葡萄牙人在廣東沿海的屯門島越來越猖狂,不顧明朝允許其居住、允許貿易的善意,在該島築堡壘、募軍隊,儼然把屯門島當成了殖民地。

明朝被惹惱,果斷派出數千水師,以牛刀殺雞之勢,將葡萄牙人趕走。

次年,不甘心失敗的葡萄牙殖民者又率千餘人的船隊來侵犯明朝沿海。由於明軍水師戒備森嚴,雙方在西草灣大戰一場,葡萄牙人再度慘敗。

後來到了萬歷年間,明朝發兵援朝抗倭,在著名的露梁海戰中(1598年),明軍水師與朝鮮水師聯合截擊倭寇,最終殲滅大部日本軍隊,粉碎了豐臣秀吉制定的海外擴張計劃,並嚴重震懾了日本,使其300余年不敢再興西犯之念。

1633年,在亞洲不斷擴大海上貿易與殖民的蘭,與明朝有了利益衝突。荷蘭人試圖以武力逼明朝開放海上貿易,但屢遭拒絕。荷蘭軍隊不知天高地厚地在廈門灣偷襲明朝水師,毀掉了鄭芝龍的十幾艘船。

鄭芝龍大怒,發兵圍攻荷蘭海軍,料羅灣一戰,荷蘭海軍慘敗,與荷蘭海軍勾結的海盜劉香被鄭芝龍窮追猛打,最後被消滅乾淨。

料羅灣海戰後鄭芝龍取得了一箭雙雕的效果,一方面他完全驅除荷蘭殖民勢力,完全控制台灣海峽製海權;另一方面,鄭芝龍被朝廷任命為福州都督,從半官方半海盜的身份一舉洗白,成了名副其實的閩海王。

後來,但凡是從台灣海峽經過的船隻,都必須掛鄭氏令旗,否則一律被搶劫。貿易貨船按船交稅金,鄭芝龍坐致萬金,富可敵國。

然而細觀明初以來的水師建設,雖然有海船,但也都是近岸航行,從未像西方大航海時代的遠洋觀念。故而鄭和雖然能航抵西亞東非,卻沒有向南發現距離並不算遙遠的澳洲大陸。

明朝不缺技術,也不缺學習能力,如果能像西歐一樣對海洋敞開懷抱,說不定也早已征服外洋,走遍世界。

真正的衰落,自人心開始。

我們也可以看到,陳祖義這些人其實也代表了中國人對東南亞最早的開拓活動。

聯想到後來西班牙人在菲律賓的經營,得到了本國政府的大力支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