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基於5840萬用戶,妙健康發布《不健康大字典》,低頻行為如何轉化「吸粉」?

「椅人」、「穩心派」、「外維人口」、「誤肥者」、「健康小白」.....

在2018未來醫療100強健康管理論壇的現場,妙健康CEO孔飛發布了《2018不健康大字典》,將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類別的健康行為,以最適合互聯網的形式做了一次「健康傳播」。

自2014年成立以來,妙健康一直在健康管理的科技化路線上不斷探索,同時也在線上線下兩條路線驗證健康管理的商業模式,在一系列嘗試之後,妙健康能用他們的數據做些什麼?動脈網結合孔飛的現場分享以及採訪內容,嘗試解析妙健康的數據之路。

妙健康CEO孔飛

改變用戶意識,用互聯網的方式做市場教育

「把一系列不健康的行為起一個有趣,或者說更容易刺激到當事人的名字,可能對用戶形成刺激,最終目的還是讓用戶動起來,改變不健康的行為;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數據量有了,相當於對市場進行教育,提高健康意識。」孔飛如是說。

對於健康管理來說,核心的支撐是民眾健康意識的甦醒,他強調,之所以會推出《不健康大字典》這樣的形式,是妙健康創業四年的一個「成果」,一系列不健康行為背後,是5840萬用戶的健康行為和健康數據支撐。

孔飛認為,在吸引流量的能力上,健康和醫療行業不一樣,健康服務更符合互聯網模式,醫療是低頻的場景,天然不具備互聯網屬性,不具備入口級互聯網場景應用,一個低頻的場景不可能成為入口。

在醫療健康行為中,尋找高頻,製造高頻,將低頻聚合成為高頻,利用低頻獲取商業價值成為商業模式的關鍵。

人們不可能經常看病,無法產生高頻的需求,那麼用健康管理的理念來驅動,將醫生或健康管理師作為驅動方,或許是一個觸發高頻需求的好方法。

to B的客戶越來越多了

妙健康所覆蓋的5840萬用戶,有三個來源:一是保險行業用戶;二是大企業用戶會員;三是C端手機用戶。

據孔飛介紹,妙健康第一年主要是C端用戶佔絕大多數,彼時,B端的產品還沒有開發出來,首年,妙健康依託於線下門市引流,用新零售的方式狂攬2000萬用戶,以手機周邊的血壓儀、溫度計等智能硬體的體驗式銷售為門市增值的同時線上獲客。

而B端用戶則來自於提供企業員工、保險集團客戶、政府平台、電信&手機廠商解決方案等服務。妙健康的B端服務包括員工健康管理解決方案以及健康管理系統服務。

妙健康所提供的團體體檢與健康管理服務,主要客戶為為中小型企業。從員工體檢計劃、機構選擇建議到專業醫療的服務增值,為企業的健康服務更新。

許多企業的員工福利中都會包括體檢這一項,但是體檢並不等於健康管理服務,大多數人拿到體檢報告後,並沒有及時針對性地管理健康,「隻檢不管」的現象突出。

而妙健康可以為企業客戶提供除原有體檢套餐基礎上的體檢報告解讀、電話醫生服務、自測用藥服務、員工就醫掛號服務等免費健康增值服務,豐富了其健康管理服務的範圍。

在典型案例中,孔飛為我們舉了一個例子,一家員工數量為478人的企業,進行為期60天的團體睡眠乾預,乾預後M值由起初的25提升至55;乾預前,大部分員工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乾預後,睡眠時間大於7小時的員工數量顯著增加。

而健康管理系統服務包括華為運動健康、三星健康、聯想的U健康等合作夥伴,為有廣泛客群但在不具備健康服務能力的客戶賦能。

經歷C端為主,到B2B2C的商業模式,得益於妙健康服務企業客戶的產品的成熟。由於線上獲客的成本,用戶依從性的難度,孔飛表示:「to B的客戶越來越多了,最早剛開始做C端生意的時候,即使是用遊戲化的手法,會發現留住他並不那麼容易。而B端用戶不同,通過與保險的合作,M值對健康的評估影響保險公司定價,可以使用戶沉澱下來,用戶沉澱得越久,獲取的價值也越高。從這個方面來說,M值也變得更有價值」

用M值管控健康,大數據追蹤健康管理成效

健康管理的核心在「管」和「理」,過去聽醫生的叮囑,簡單的「管住嘴,邁開腿」類似籠統的方案不能稱之為健康管理。孔飛表示,「把健康教育變成健康管理的問題,有數據追蹤能力才有可能去管它,系統推薦的方案有沒有做,做完有沒有效都不知道,沒法把用戶管理起來。」

健康行為指數是妙健康獨創的健康行為演算法,簡稱「M值」(More health behavior score),通過對用戶健康行為及身體指標、體檢報告等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將用戶的健康行為以數值的方式呈現,幫助用戶直觀了解自己健康行為狀況。

根據每位用戶的行為習慣,量身制定健康行為促進計劃,從運動、營養、睡眠、心理等多個維度引導用戶改善不良行為習慣,真正幫助用戶實現所倡導的「每天100M值,健康生活每一天」的健康生活理念。

從2014年成立之初,妙健康就重點發力各類健康數據及服務的互聯互通,並於2016年初,打造出健康數據及服務開放平台「妙+」。

通過妙+的連接能力,目前已接入各大主流品牌的超過300款智能設備數據,此外還接入了體檢、基因、保險等各類健康相關數據,可為用戶提供完整的健康數據監測及管理。

據孔飛透露,每天有差不多116萬人使用妙健康的產品,可以產生6728萬M值。

在妙健康平台用戶的健康管理乾預案例中,針對妙健康平台粘性用戶,團隊進行了為期1年的生活方式乾預,在乾預的過程中,利用妙健康獨創的M值對健康進行量化,M值增長的同時,日均運動步數、飲食達標率及MBI的達標率均有明顯上升,提示粘性用戶在妙健康平台獲取健康知識的同時,獲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正是由於妙健康平台每天都在接入和產出大量的數據,所以一直以來,孔飛和他的團隊都在致力於推進可穿戴設備的互操作性的標準,2017年妙健康和工信部、國家疾控中心,成立了「健康管理資訊互動大數據平台」項目,試圖把中國健康可穿戴設備互動操作性做成一個標準;並於2018年4月份發布了「健康管理資訊互動平台」。

在2018未來醫療100強論壇的現場,孔飛告訴我們,在不久前結束的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移動互聯網應用和終端技術工作委員會(TC11)第十九次全會上,妙醫佳參與起草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健康資訊互動業務系統總體技術要求(2018-0151T-YD)、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智能硬體開放平台服務指標要求和評估方法(2018-0195T-YD)兩項標準通過全會批準,成為行業標準。

這也就意味著,可穿戴設備的數據與數據之間互動,將有跡可循,同時,也有更多的可穿戴設備能夠匹配到妙+的平台上來。

互動式保險新嘗試,延展線下探索健康管理中心

在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情況下,為每一個人配備保健醫生進行健康管理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提高效率方面,需要人工智慧的支持,妙健康的AI基於已有的數據沉澱,不斷優化演算法做智能推薦。

針對不同的用戶推薦適合的健康生活方式解決方案,包括怎麼去運動,怎麼去管理飲食、睡眠、壓力管理、慢性的危險因素,在平台上每個人可能每天都會得到不同的健康任務。平台給用戶制定健康任務以後,再用妙+連接的可穿戴設備追蹤用戶有沒有執行這個任務。通過跟蹤用戶的完成標準,為用戶的健康量化打分,生成M值。這是妙健康的一套完整的健康管理方案。

在地域健康管理的乾預案例中,對遼寧省大連市平台粘性用戶進行健康素養調查發現,經過30天健康乾預,健康任務完成率從3%提高到17%,日均M值大幅提升,從一天18M值增長到65M值後,該區域人群整體健康素養達標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今年11月,美國保險巨頭恆康壽險宣布停止傳統保險的售賣,提前宣布了健康管理成為健康險標配的時代來臨。恆康保險的所有保單都將附帶「活力健康保險計劃」,為客戶提供提供Fitbit、Garmin和Polar健身設備,以健康行為數據和健康管理為基礎,激勵客戶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從而達到控費的目的。

Frost&Sullivan預計,2019年,由生活方式和健康數據驅動的個性化健康險將重塑健康險行業。這是由於2018年健康保險行業的增長率將低於1.5%,為了確保未來全球保險收益的增長,許多保險公司已經開始向其保單持有人提供由數據和數字驅動的醫療保健服務,並降低潛在索賠成本。到2019年底,5-10%的健康保險計劃將以某種形式與互動政策相關聯。

在國內,妙健康已經與陽光保險、百年人壽等保險企業開始合作,探索以數據驅動的互動式保險。孔飛表示:「希望通過和保險的合作,和生態圈的合作夥伴一起來實現打造中國第一款互動式的保單......我們未來有可能會把M值和一家銀行的支付打通。用M值,未來可以去星巴克、超市消費了。」

此外,線上吸引了足夠的流量後,基於醫療的信任模式,妙健康與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落地的第一家門市,將於春節後落地,讓用戶享受到線下的健康管理模式。

CWI成立於1997年,依託先進的醫學健身設施、專業的醫學團隊基於臨床循證醫學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已服務了超過600萬人次,防止了將近1萬起心臟事故的發生,整體居民減重12萬磅,僅慢性腎病一項就幫曼尼托巴省政府節省了近4億加幣的醫療支出。

孔飛表示,在妙健康與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的體系充分融合後,2019年妙健康的目標是開12家店,2020年拓展到30家。

對標美國健康管理體系,科學的管理、支付以及用戶依從性是健康管理的三個核心點,從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驅動的健康管理平台,到互動式保險的探索,再到引進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的服務體系,妙健康的閉環之路漸趨完善。

線下模式的嘗試,基於醫療的嚴肅和民眾健康意識的覺醒,在健康管理的概念不斷窄化和專業化的發展過程中,各類商業模式需要在市場中不斷被驗證,儘管有資本看好,但真實的用戶數據才是驗證效果的考核標準。

妙健康正在嘗試的線下模式將如何發展,我們也將繼續跟蹤報導,以期對在健康管理這條路線上不斷探索的創業者有所啟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