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果能穿越回古代,你最想去哪個朝代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局部),絹本設色,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描繪了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可謂當年經濟繁榮的見證。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除了從武勇變成文弱,宋以前的中國和宋以後的中國還有另一個不同,那就是從“貴族—士族”社會,變成了平民社會。在宋代以前,貴賤之分嚴明,高門大戶往往能傳遞幾百年,底層百姓也永遠安於被剝削的命運。而從宋代開始,這一定勢被打破了。

這一切發生的第一個原因,是從中唐到五代百多年的戰亂,使得整個社會天翻地覆,那些從漢代傳到唐代的相沿幾百年的世家大族在這個空前的亂世中,終於被毀滅了。特別是五代的極度混亂,如同一個炒鍋一樣,將社會各個階層顛簸出原來的軌道,上下顛倒,貧富易位。

第二個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舉製的成熟。

雖然科舉發明於隋,實行於唐,但科舉在隋唐兩代都沒能成為入仕的最主要途徑。隋唐為了保證當朝權貴和高官子弟的特權而創立了門蔭制度,就是說高官和貴族及五品以上官子孫,都可以根據他們父祖的身份,直接授以不同的品階。況且隋唐兩代教育並不普及,只有上層社會才能獲得較好的教育環境,因此中舉者基本上也都是士族。

古代科舉考場。科舉制度創始於隋,確立於唐,但直到宋代,科舉考試才成為入仕的最主要途徑。

到了宋代,科舉製才真正成為入仕的最主要管道。宋朝皇帝們的制度設計,是使全社會通過文字而不是刀槍進行競爭。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將其他功名利祿之途關閉,隻留下科舉這一扇門。在宋代,只要不是殘疾之人,皆可應舉,甚至以屠牛為業者,也能赴試。對於那些拿不起路費的窮人家孩子,國家還給他們應試補貼,“自起程以至回鄉費,皆給予公家”(《燕翼貽謀錄》卷一)。因此宋代科舉錄取人數大大增長。唐代進士平均每年錄取不過二三十人,宋代翻了十倍,平均每年二百多人。

“瓊林宴”與“鹿鳴宴”,是中國古代與科舉考試有關的兩大名宴。瓊林宴始於北宋,是太宗皇帝趙炅賜當年新科進士的盛大宴會。原名聞喜宴,因宴會地點設在瓊林苑內,所以人們習慣稱其為瓊林宴。

在唐代稱一時名宰者二十三人中,絕大多數出身士族。而北宋的七十一名宰相中,除趙普等四人為開國功臣任宰相外,只有三人不由科舉而任宰相,其他六十四名均為進士或製科出身。所以宋人不再喜歡象徵貴族的牡丹,而是欣賞起代表平民的樸實的棗花。王溥的《詠牡丹》詩,詞句淺白而寓意鮮明: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鬥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歷史學家大多承認,從唐到宋,是中國歷史的一次極為重要的轉折,其重要程度,可以與從戰國到秦相比。

錢穆先生說:“論中國古今社會之變,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體可稱為古代中國,宋以後,乃為後代中國。秦前,乃封建貴族社會。東漢以下,士族門第興起。魏晉南北朝至於隋唐,皆屬門第社會,可稱為是古代變相的貴族社會。宋以下,始是純粹的平民社會。除蒙古滿洲異族入主,為特權階級外,其升入政治上層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無古代封建貴族及門第傳統的遺存。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經濟、社會人生,較之前代莫不有變。”

南宋李嵩《貨郎圖》(局部),絹本淡設色,縱25.5厘米,橫70.4厘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平民社會的另一個特點,是更多的智力資源被激活,社會變得更平等、更合理也更有效率,因此迸發出來的活力是以前的時代不可比擬的。

科舉變成了選拔人才的獨木橋,這一政策使宋朝人比以往任何時代都重視讀書。深厚的文化基礎、安定的環境、優厚的待遇,使宋代成為一個文化異常發達的文質彬彬的朝代。明代著名文學家宋濂說:“自秦以下,文莫盛於宋”(《太史蘇平仲文集序》)。“唐宋八大家”,宋居其六。《全宋詩》的作者近萬人,是《全唐詩》的四倍。宋詞更是宋代文學的最輝煌代表,宋代的哲學、繪畫、雕塑、瓷器等,在文化上也都達到了空前絕後的高峰。

宋代文化與以前歷代最大的不同,是雅文化從俗文化中吸取了大量營養。隨著科舉的普及和文化的繁榮,上層文化擴展到全社會,宋代平民百姓比其他朝代的人更為彬彬有禮,與此同時,隨著底層成員通過科舉不斷湧入上層社會,富於生活氣息的底層文化與高雅的上層文化也開始大面積交融。在宋代以前,中國文學一直以典雅的文言文創作,宋代則開了以口語化的民間語言進行文學創作的先河。小說、評書、戲劇等俗文化在宋代蓬勃發展。

南宋雜劇《眼藥酸》宣傳絹畫,此畫無款。高23.8厘米,寬24.5厘米,絹本設色,佚名。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宋代雅文化從俗文化中獲得大量靈感。比如蘇東坡就非常善於運用街談市語:“如街談巷說,鄙俚之言,一經坡手,似神仙點瓦礫為黃金,自有妙處。”市民文化的活潑自然激活了一定程度上已經僵化的雅文化,使宋代的上層文化富於生活性、感染力。宋代書法從以前莊嚴刻板的碑書變為更自然灑脫的帖書,士大夫繪畫首次出現了百姓的貨攤、城中的店鋪、市民的生活,比如李嵩的《貨郎擔圖》、王居正的《紡車圖》以及《清明上河圖》等。宋詞更是將士大夫語言和民間語言融合起來,柳永等人的詞受到上下層社會的共同歡迎,以致“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如果有人問我中國哪個朝代最適合穿越回去生活,我的答案是宋朝。因為大宋的市井文化悄然崛起,可以提供更適合普通人的文化娛樂。在瓦市勾欄中聽評書,看雜技,在州橋夜市煎茶鬥漿,在相國寺內品果博魚……以今天中國人的文化水準欣賞漢唐大賦之類的貴族文化無疑有些吃力,但如果穿越回宋代就可以找到種種平民化的文化享受。

北宋王居正《紡車圖》,絹本設色,縱26.1厘米,橫69.2厘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金明館叢稿二編》)李約瑟博士說,宋代是中國“自然科學的黃金時代。”(《中國科學技術史》) 確實,從許多數字指標看,在唐代臂膀上建立起來的宋代,許多方面遠遠超越了唐代。有學者認為宋仁宗時期,宋王朝的GDP等於當時全世界GDP的65%。綜合各個角度,宋朝在古代王朝中確實是經濟最發達、文化最繁榮、人民生活水準最高的繁榮鼎盛朝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