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薑竟然有這麼多養生秘密,可惜很多人並不知道!

說到生薑,幾乎是家喻戶曉,大部分家裡的廚房中都會有,在炒菜、煮湯的時候,放點薑末,不僅風味獨特,還能解毒的作用。由此,衍生出了很多有關生薑的養生諺語,比如「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三片生薑一根蔥,不怕感冒和傷風」,「家備小薑,小病不慌」,「四季吃生薑,百病一掃光」,「晨吃三片薑,賽過人蔘湯」,「常吃生薑,不怕風霜」等等。

生薑是薑科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在春季播種,霜前收穫。由於薑喜溫暖,不耐寒、不耐霜,所以必須在溫暖無霜的季節栽培,於10月中、下旬初霜到來之前收穫。收穫後,將生薑自莖桿基部削去地上莖,保留2~3厘米莖茬即可,不需進行晾曬。

薑不僅是良好的廚房佐料,也是良好的治病良藥。中醫認為,生薑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解藥毒等功效;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等症。尤其是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後,喝上一碗薑湯,可起到增進血行,驅散寒邪的作用。

一般在吃生薑的時候喜歡把皮去掉,實際上,生薑皮也是一味良藥,中醫認為,生薑皮味辛、性涼;歸脾、肺經;具有行水消腫的作用;適用於水腫初起,小便不利等症。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方子有五皮飲(五加皮、地骨皮、生薑皮、大腹皮、茯苓皮)。

在作為食療和藥用的時候,無特殊要求,一般不去皮,從藥性來講,生薑性熱能發汗,而生薑皮性涼能止汗。在不去皮的時候,生薑的發散能力會有生薑皮來製約,所以不至於太過,尤其是在夏季使用生薑時,以不去皮為妙,這樣能夠保持生薑藥性的平衡,充分發揮生薑的整體功效。

那麼,生薑究竟適合什麼樣的人群呢?一般來說,大部分人都是可以使用的。尤其是傷風感冒、寒性痛經、暈車暈船的人,食用生薑能緩解癥狀。一般體質偏寒的人在使用生薑時,可以比一般人的劑量大一些。如果是陰虛內熱及邪熱亢盛的人,可以少少與之,不可多食。

又有哪些人群不適宜使用生薑呢?首先,陰虛體質的人,多以手腳心發熱,手心有汗,愛喝水,經常口乾、眼乾、鼻乾、皮膚乾燥、心煩易怒、睡眠不好等為表現的,不宜吃薑。還有就是內熱較重的人,比如肺熱燥咳,胃熱嘔吐、口臭等症,也不宜使用生薑。還有就是癰疽瘡癤、便秘、痔瘡等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生薑。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為原創繪製,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使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