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江濡山:民企要搞明白三件事、算好兩筆账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江濡山

  歷史上決然不會發生上世紀三十年大蕭條那種模樣的經濟及社會危機,未來的經濟危機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窒息掉很多企業,也會突然間冒出一些新生勇士,因為早已經不是短缺經濟時代。

  面對2019,中國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家們該怎麽運籌帷幄、度過寒冬呢?——當然,對於大多數民企而言已開始進入寒冬。

  我給自己2019年定了一個目標:勒緊褲帶過日子——減肥,我要下決心去掉身上多餘的脂肪,因為辛辛苦苦躬耕一年,收成大不如前;過日子要過下去,就得細水長流,正是去脂減肥的好機會。

  毫無疑義,無論那些尖嘴麗嗓的人怎麽叫喚,2019大態勢就是:國際市場的最大特徵是去泡沫——去貨幣泡沫、去消費泡沫;中國市場的最大特徵是“去泡沫+自絕財路”——與國際社會同步去泡沫的同時,更多民企會關閉企業、退出江湖。

  當然,這並不是說以“衣食住行玩”為特徵的國民經濟的有效循環會停滯或者放緩,而是科技水準的提升和競爭的加劇,導致參與循環、滿足市場有效需求的企業及從業者會大大減少。再加上日益苛刻嚴密的征稅舉措,會把毛利很薄、以勞動力付出為特徵的“低端產業”領域的企業逼進墳場。

  怎麽辦?

  我要告訴還有信心和一定人脈關係,想繼續支撐下去的民營企業家們:2019年要搞明白三件事是否與自己有關,還要算好兩筆账。

  要搞明白的三件事是:

  第一件事:你的企業是否有真正的原創性核心技術,而且這種技術的應用前景符合市場發展趨勢。如果有,恭喜你,大膽往前走,借債多少都不怕,總會有人持續給你砸錢。這種原創技術的核心在於“原始基因”根植於你的企業胚胎,可能是某個單項的網絡硬體技術、可能是某個獨立研發且歷經多年試錯糾錯後完善的應用軟體、也可能是某項直擊消費者“痛點”的小發明。現在,不少創業公司都具備這樣的特點。

  第二件事:你的企業是否存活並發展在某個平台上。未來真正的競爭就是平台之間的競爭,2019年也是平台之間競爭分化日趨激烈的一年,你的企業要麽在你自己搭建的極具行業競爭力的平台上、要麽在別人的極具競爭力的平台上,如果不在某個有競爭力的平台上,你的企業就是孤魂野鬼,遲早會銷聲匿跡,除非你永遠躲在某個角落,不見陽光。

  第三件事:你是否有足夠的“消費流”積累。無論2019 年的經濟形勢多麽嚴峻,多層次、多業態、多元化的“大消費”特徵仍很突出。但在消費領域,誰擁有龐大的、有足夠消費流量積累的“消費流”資源,並擅長基於數據技術的類別化服務,誰就有能量製造消費場的“蘑菇雲”。不僅阿里、京東如此,其他各行各業均有這樣的特徵和機會。比如:智慧旅遊服務、智慧健康管理、全鏈條智慧農業體系等等。

  除了搞明白上述三件事外,民營企業家還要算好兩筆账:

  一是要算清楚人力資源成本在公司的佔比。國企和那些拿到融資的高科技企業,一般不用擔憂這樣的問題,畢竟有投資“大佬”兜底,但對於從事城市公共服務、傳統製造業、傳統服務業的企業而言,必須算好這筆账,特別是社保這筆账;這幾類企業中,多數企業如果按照現有“社保+稅政”政策體系執行,必然虧損,與其冒風險違法逃稅,不如乾脆把企業關掉。很多中小企業負責人,已經“隱身江湖”求職打工去了,這也算是一條下山路。

  二是要預算清楚並預留夠的退出競爭的成本。未來市場競爭的不確定性,連上帝都會看走眼,很多情況下,行業風向沒有規律,且有時台風驟起,風險隨時降臨。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全球貨幣泡沫之大早已經把全社會財富稀釋成“清湯稀粥”,一旦市場發生狂顛而政府政策乾預無效或低效的時候,企業家們就要奪路而逃。如果沒有預估預留足夠的退出成本,屆時會摔得鼻青臉腫。

  我要特別提醒的是,歷史上決然不會發生上世紀三十年大蕭條那種模樣的經濟及社會危機,未來的經濟危機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窒息掉很多企業,也會突然間冒出一些新生勇士,因為早已經不是短缺經濟時代。但是,未來一旦發生社會危機,則跟歷史上任何時代的社會危機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為:思想再堅強,身體都是肉做的。

  (本文作者介紹:北京中財國信產業數據技術研究院院長,中財國遠(北京)財經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