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系、C級、A4L、Model 3,誰是最強豪華中型車?

說到中型豪華車市場的暢銷車型,那絕對繞不開寶馬3系、奔馳C級和奧迪A4L,很多人在考慮購買其中一款車型時,都會拿另外兩款去做對比。上個月,寶馬全新一代3系正式上市,三足鼎立的局面似乎又出現了一些變化,正所謂打鐵趁熱,為了讓大家更全面地了解這三款車型的差異,今天我們湊齊了這三位老對手。此外,這次我們還同場加戲,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特斯拉Model 3,看一看這四款車型在有車以後的PT8-120評測體系下的表現如何。

第七代寶馬3系於2019年的6月份正式上市,我們此次拿到的是325Li M運動曜夜版車型(下文簡稱:寶馬3系),相比老款車型它有著更寬的熏黑前進氣格柵、更犀利的大燈組以及更大的車身尺寸, 從遠處看去散發出來的氣場和5系非常接近。

在奔馳C 260 L運動版車型(下文簡稱:奔馳C級)上,你能看到奔馳家族標誌性的點陣進氣格柵,在陽光下能夠呈現出非常靚麗的光影效果。奔馳C級的外觀設計也向自家的大哥S級看齊,優雅與氣場並存。

和奔馳C級不一樣的是,奧迪A4L 40TFSI運動型(下文簡稱:奧迪A4L)身上運用了大量平直硬朗的線條,造型棱角分明,整體給人感覺簡潔幹練,就像一個穿著整齊的西裝,意氣風發的商務人士。

特斯拉Model 3長續航全輪驅動版(下文簡稱:特斯拉Model 3)無疑是這四款車中最具未來感的車型,封閉式的前進氣格柵,看上去有點“萌萌噠”,再配合圓潤飽滿的車身線條,看上去緊湊而富有力量感。

四款車型大燈組都採用了LED光源,但不同的是奔馳C級選裝了幾何多光束大燈組,內部由84顆可以獨立控制的LED光源組成,在遠光狀態下可以甄別對向來車及行人,陰影化該區域,避免晃到車輛和行人。而奧迪A4L則選裝了矩陣式LED大燈組,它同樣可以實現對光源進行單獨控制,自動控制遠近光切換,避免對對向來車或者行人造成干擾。

寶馬3系的車身長度、高度、軸距是四款車型中最大的,側面設計也非常修長,經過加長的它恍惚給人一種5系的感覺,奔馳C級和奧迪A4L緊隨其後,軸距也都超過了2900mm,而特斯拉Model 3是這四台車中最小的,但從側面看特斯拉Model 3類似coupe的造型給人一種蓄勢待發的感覺,力量感更強。

寶馬3系配備的是主打操控性的普利司通泰然者系列輪胎,規格為前225/40 R19、後255/40 R19。

奔馳C級匹配的是馬牌Comfort Contact CC6輪胎,該輪胎是一款主打靜音性的產品,尺寸為前225/40 R19、後255/35 R19。

前驅的奧迪A4L裝配的是主打操控性的米其林PILOT SPORT 4系列輪胎,尺寸前後一致,均為245/40 R18。

特斯拉Model3配備的是來自韓泰的萬途仕EVO3系列高性能輪胎,尺寸為235/45 R18。

車尾造型上,四款車都延續了各自家族式的設計風格,總結來說,寶馬3系層次感更強,奔馳C級的線條更柔美,奧迪A4L棱角分明的設計看上去更加幹練,而特斯拉Model 3的車尾看上去更像一個小號的Model S,視覺效果比那三位更飽滿一些,當然,它的動力也更強。

在這四款車型中,有三位是來自德國的老牌豪華品牌,一位是代表未來的國際“網紅”特斯拉,它們售價都超過了30萬元,那誰在車身的裝配工藝和漆面噴塗工藝上誰更勝一籌?

經過我們實際測試,奔馳C級的車身平間隙為3.08mm,在四款車中最小,奧迪A4L的車身平均間隙為3.75mm,為四款車型中最大,寶馬3系和特斯拉Model3的車身平均間隙為3.41mm和3.29mm。

四款車中車身間隙最大差值最小的是寶馬325Li達到了1mm,奔馳C 260 L和奧迪A4L為1.5mm,特斯拉Model3排在最後,達到了2mm。

綜合來看,在整車的裝配工藝上,寶馬3系和奔馳C級的表現不相伯仲,之後依次是奧迪A4L和特斯拉Model 3。

漆面噴塗方面,四款車型中平均漆面厚度最大的是奧迪A4L,達到了139μm,特斯拉Model 3為108.6μm,在四款車型中墊底。漆面厚度最大差值最小的是奔馳C級,僅為7.7μm,最大的特斯拉Model 3達到了37.4μm。

綜合來看,四款車型在漆面噴塗上,奔馳C級表現最佳,其次是奧迪A4L、寶馬3系和特斯拉Model 3。

全新寶馬3系內飾變化非常明顯,長軸車型全系標配的12.3英寸全液晶儀表,少了些機械感,多了些科技感。如果老寶馬3系內飾風格是充滿經典、機械元素的運動感,那麽這全新寶馬3系的內飾設計則更具有豪華和科技感。

奔馳C級的內飾設計非常符合奔馳的調性,全新樣式的多功能方向盤採用了觸摸式按鍵,將豪華與科技相結合。多媒體中控屏下方採用了木紋樣式的飾板,營造出了奢華、優雅的內飾氛圍。

科技作為奧迪的代名詞,在奧迪A4L的內飾上展現得淋漓盡致。12.3英寸全液晶儀表、懸浮式多媒體中控屏等等自然都是有的,雖然奧迪A4L這套內飾設計已經是3年前的產物,不過現在看起來依舊不過時。

特斯拉Model3的內飾設計是最具未來科技感和簡約風格的,不僅空調出風口採用了隱藏式設計,而且也取消了傳統車型上的儀表盤,車上全部的信息以及功能按鍵幾乎都集中在這塊15英寸的多媒體中控屏中。而大尺寸的螢幕以及非常多的功能設置,也讓這塊多媒體中控屏成了一個指紋收集器。

至於中控台的用料方面,四台車的表現都非常不錯。中控台上下都採用了軟質材料做包括,中間飾板則由金屬飾板以及木質飾板做裝飾,內飾用料都非常足。

從實測數據來看,Model 3、奔馳C級前排的頭部空間較為充裕,Model 3的橫向空間也非常充裕,不過座椅乘坐舒適性一般。在後排頭部、橫向空間方面,寶馬3系的優勢較為明顯,而且座椅包裹性、乘坐舒適性都非常不錯。因為Model 3是一款電動車,所以它的後排地台為純平,極大的提高了後排中央乘客的乘坐舒適性。不過遺憾的是,Model 3後排並未配備中央頭枕,在發生事故時,容易提高後排中央乘客的受傷的幾率。

在後排座椅不放倒的情況下,我們將四輛車的備份廂堆滿了標準大小(30*30*30厘米)的紙箱,實測結果為寶馬3系和奧迪A4L都可以放下8個紙箱,特斯拉Model 3可以放下7個紙箱,而奔馳C級只能放下5個紙箱。不過,奧迪A4L和特斯拉Model 3的後排都可放倒,備份廂可拓展空間非常大。

聊了這麽多關於外觀、內飾、做工用料方面的東西,那麽這四台車的加速、製動性能表現表現如何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寶馬3系搭載了一台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35kW(184馬力),最大扭矩300N·m,與之匹配的是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起步時,寶馬3系最大加速度達到了0.8g,整個加速過程中,可以明顯感覺到推背感。經過多次測試,寶馬3系0-100km/h最快加速成績為7.6s。

輪胎方面,寶馬3系採用的是普利司通泰然者系列輪胎,主打操控性。在車速達到105km/h左右時全力製動,寶馬3系車身有一定的前傾。從數據圖中可以看出,在整個製動過程中,加速度基本保持在-1.2g左右。經過多次測試,寶馬3系100-0km/h的最好製動距離為38.74m,成績非常優秀。

奔馳C級搭載的是代號M264的1.5T+48V輕混系統發動機,最大功率135kW(184馬力),最大扭矩280N·m,相比之前的2.0T發動機,在最大扭矩上要低了20N·m。採用彈射方式起步時,發動機的轉速可以拉升至2500rpm左右,松開刹車輪還會出現短暫打滑。在整個加速過程中,C級最大加速度接近0.5g,有一定的推背感。經過多次測試,奔馳C級0-100km/h的最快加速成績為8.4s。

奔馳C級輪胎採用的是馬牌CSC5輪胎,該輪胎主打靜音性,並兼顧乾、濕地的抓地能力。在車速達到105km/h左右時全力製動,車輛有輕微的點頭。整個製動過程中,加速度基本保持在-1g左右。經過多次測試,奔馳C級100-0km/h的最好製動距離為37.08m,成績要優於老對手寶馬3系和奧迪A4L。

奧迪A4L搭載的是一台2.0T低功率版本的發動機,最大功率140kW(190馬力),最大扭矩320N·m,與之匹配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起步時,輪胎會出現短暫的打滑,加速度可以達到0.5g。整個加速過程中,車輛加速度基本維持在0.4g左右,有一定的推背感。經過多次測試,奧迪A4L的0-100km/h最快加速成績為7.89s,僅次於老對手寶馬3系。

奧迪A4L採用的米其林PILOT SPORT 4系列輪胎,主打操控性能。在車速達到105km/h左右時全力製動,有明顯的點頭現象。整個製動過程中,加速度基本保持在1.1g左右,製動力較為穩定。經過多次測試,奧迪A4L的最好製動距離為37.75m。

特斯拉Model 3採用雙電機設計,電動機總功率為258kW(351馬力),光是數據就要領先對手一大截,而且電機瞬間爆發的扭矩完全是“犯規”操作,這場比賽也是贏得毫無懸念。在將油門踩到底的瞬間,可以一直感覺到強烈的推背感,整個加速過程中,加速度一直保持在0.8g左右。經過多次測試,Model 3的0-100km/h最好加速成績為4.52秒,接近超跑的成績。

至於100-0km/h的製動成績,Model 3也是四車中製動距離最短的,經多次測試,刹停距離為35.32m。這性能這個環節中,特斯拉Model 3以絕對的加速、製動性能,獲得第一名。

固然,性能是衡量一輛車的價值指標之一。但汽車本身作為一個交通工具,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服務出行的,所以,汽車的舒適性對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都是最重要的。在舒適性測試環節,我們主要考察四車的底盤濾振性和不同時速下的車內噪音表現。與以往PT8-120舒適性測試不同的是,我們此次減振測試中的車輛都接近滿載狀態,每輛車都有四個成年人(包括駕駛員),得出的實測結果也將更加貼近日常用車的實際情況。

寶馬3系採用的是前雙球節彈簧減振支柱前橋+後多連杆式獨立懸掛,在減振測試中,寶馬3系以20km/h的時速經過4組連續減速帶後,平均撒出的水量為40ml。

奔馳C級懸掛採用的是前多連杆式獨立懸掛+後多連杆式獨立懸掛,懸掛非常有韌性,一定程度上過濾了部分坑窪路面的起伏和衝擊。最終,經過三次測試,其平均灑出水量為40ml,這樣的成績和寶馬3系一致,優於Model 3,略遜於奧迪A4L。

奧迪A4L懸掛也採用的是前多連杆式獨立懸掛+後多連杆式獨立懸掛,底盤厚重扎實。在經過減速帶時,奧迪A4L的濾振能力出色,乘坐舒適性非常不錯。在車載四人的前提下,平均撒出水量為30ml,在四車中的成績最好。

特斯拉Model 3作為四車中唯一一台純電動車,無論是驅動方式還是車身結構,都與傳統燃油車有很大的區別。Model 3電池組位於車身底部,車身重心非常低,懸掛方面採用的是前雙叉臂式獨立懸掛+後多連杆式獨立懸掛,不過在駕駛時既能感受到Model 3非常硬朗的懸掛調校,最終這個測試裡它其平均撒出水量達到了50ml。

此外,我們還對這四台車在不同速度下的噪音情況作了測試,在靜止/怠速狀態下,搭載了電動機的特斯拉Model 3自然是四台車中最安靜的。隨著車速的提升,Model 3車內的胎噪、風噪就非常明顯了,在四台測試車型中表現最差。與之相反的是,在怠速狀態下噪音最大的奧迪A4L,隨著車速的提升,車內的噪音表現反而是最好的。

嚴格的說,325Li車型並不能完全代表全新一代寶馬3系的運動能力,但是這台低功率版本車型依然可以取得0-100km/h加速7.6秒的成績,同時100-0km/h的刹車距離也可以做到38.74米,兩項成績在同級別車型中均處於中上游水平。在保留運動能力的同時,這代3系的舒適性表現還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底盤濾振性能和厚重感都有大幅提升,終於不再是一台運動有余,舒適不足的偏科生,現在的它終於找到了天平上完美的中點。

動力方面,奔馳C 260 L搭載1.5T發動機+48V輕混的動力單元,與之匹配9AT變速箱。實測加速、刹車成績分別為8.4秒和37.08米,在同級別中加速成績屬於中等水準,但刹車成績卻擊敗了84%的對手。就加速成績而言,在與全新寶馬325Li和奧迪A4L 40TFSI的這場較量中,奔馳C 260 L確實要略慢於對手,但實際加速感受相差不大,甚至是微乎其微的。刹車方面,奔馳C 260 L要領先其他兩位對手,這樣保證了它有著更好的安全系數,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有效規避危險發生。舒適性方面,奔馳C 260 L秉承了奔馳車型一貫舒適性出色的優點,駕駛起來厚重感很強,濾振性也很出色。總之,在我看來奔馳C 260 L在綜合駕駛表現上要優於奧迪A4L 40TFSI,甚至比肩全新寶馬325Li。

首先動力方面,奧迪A4L 40 TFSI的性能表現是不用質疑的,實測7.89秒的加速成績和37.75米的製動距離屬於不錯的水準。駕駛起來的感受,奧迪A4L是屬於中庸的類型,底盤厚重扎實,濾振能力出色,舒適性絕對的它最大的優點。但是在操控性方面,奧迪A4L給人的溝通感,就不明顯不夠了。輕巧的轉向手感開起來非常輕鬆,但是車頭的響應就有些模糊了,給人感覺有點沒底,在激烈駕駛時很難帶來充足的信心。

如果說性能的話,同級別車裡面,Model 3真的沒怕過誰。這台Model 3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在電動機瞬間即可爆發258kW的最大功率,實測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4.52s,加速感受令人眩暈,日常超車簡直是易如反掌。如果是平常通勤代步的話,建議將加速模式調整到“輕鬆”,將動能回收調整為“低”,這樣它的駕駛感受就非常接近一款燃油車了,能最大程度地減輕你對電動車的陌生感。除了出色的加速成績外,Model 3的製動距離也非常短,100-0km/h製動距離僅為35.32m,可以給駕駛者更多的信心。儘管Model 3在性能上全面領先對手,不過較硬的懸掛在舒適性上的表現確實差了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