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付明德:如何認定發行人符合科創板的定位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付明德

  如何確保發行人符合科創板的定位呢?根據科創板的制度設計,對於發行人是否符合科創板的定位設置了五道認定關口。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引領中高端消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就是科創板的定位,是問鼎科創板的必要條件。

  但是作為一種條件設置,該定位不像有些標準的那樣明確、具體,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主觀性,眾所周知,當標準不像尺子那樣具有唯一性時,就存在巨大的操縱空間。那麽,如何確保發行人符合科創板的定位呢?根據科創板的制度設計,對於發行人是否符合科創板的定位設置了五道認定關口。

  第一道認定關口是發行人的自我認定。

  根據《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的規定,發行人申請股票首次發行上市的,“應當結合科創板的定位,就是否符合相關行業範圍、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較強成長性等事項,進行審慎評估。”

  根據上述規定,對於是否符合科創板的定位,發行人首先要進行自我認定,證明自己在各方面符合科創板的定位。並在其招股說明書進行充分披露。

  第二道認定關口是保薦人進行專業判斷。

  發行人是股票發行上市的主體,由其自己對自己進行評價,難免自賣自誇,出現不真實、不準確、不完整的情形。因此,在制度設計中就增加了一道關口,要求保薦人“應當就保薦人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進行專業判斷”,並在其發行、上市保薦書中進行充分論證。

  第三道認定關口是專家認定。

  科創板顧名思義科技創新板塊,專業性極強。對於某企業是否符合科創板的定位,業內專家恐怕有更多的發言權。有鑒於此,在制度設計上,上交所設立了科技創新谘詢委員會,就科創板涉及科技創新有關問題提供谘詢意見。根據規定,谘詢委員會的工作職責之一就是就“科創板的定位以及發行人是否具備科技創新屬性、符合科創板定位”提供谘詢意見。按照這一制度設計,上交所在受理發行人的發行上市申請後,將會“就發行人是否符合科創板的定位”,向“科技創新谘詢委員會提出谘詢”,由相關行業的谘詢委員會委員出具谘詢意見。

  第四道關口是交易所的審核。

  交易所在審核發行人的發行上市申請時,將會關注發行人對自己的評估是否客觀、保薦人的判斷是否合理,並參考谘詢委員會委員出具的谘詢意見,確定發行人是否符合科創板的定位。

  第五道關口是證監會在履行注冊程序時的“關注”。

  根據《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三條的規定,證監會在履行注冊程序時,也會關注“發行人在發行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重大方面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根據這一規定,發行人是否符合科創板的定位,無疑也是證監會關注的內容之一。如果證監會認為存在需要進一步說明或者落實事項的,就會要求交易所進一步問詢,嚴重的,將會依據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終止注冊程序。

  定位作為問鼎科創板的必要條件,意味著不符合這一條件就絕對不能登陸科創板,同時也意味著即便符合這一條件,也未必能夠問鼎科創板。發行人想要問鼎科創板,除了符合這一必要條件外,還必須滿足發行和上市條件。有關發行和上市條件的解讀,敬請關注下文:科創板發行條件解讀

  (本文作者介紹: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謀生之餘,亦關注法治、民生、資本市場等領域的熱點話題,希望能夠為中國的法治建設盡點微薄之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