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網絡文藝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近年來,以網絡文學、網絡視頻、網絡音樂等為代表的網絡文藝快速發展。網絡文藝已經不是有沒有、多不多的問題,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問題。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要雙管齊下,對創作者來說,最根本的任務在於創作生產出更多健康優質的作品,用思想深刻、清新質樸、剛健有力的優秀作品,打動人、感染人、陶冶人;對社會、企業、網民等主體來說,要合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文藝生態。



“互聯網+文藝”為閱聽人帶來全新審美體驗


要讓網絡文藝作品有體量更有質量,先要對“網絡文藝”的屬性有清晰的認識。網絡文藝帶來的變化可能已經溢出了我們對過往藝術經驗的識別和認知,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催生了一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網絡文藝是伴隨著互聯網數字媒介而生的文藝樣式,其開放性、自主性、互動性等特點明顯:


傳播速度快,讓承載其中的信息、故事、情感可以更迅捷地到達閱聽人,這種迅捷性特點對網絡文藝創作也帶來了直接的影響,比如網絡文學需要快速更新內容,如果作者缺乏足夠的文化沉澱,把握整體的能力不足,作品就會出現粗糙、隨意性大的缺陷;


聚合能力強,可以把文字、聲音和視頻,以及真實和虛擬結合在一起,調動的藝術手段更豐富,如果能夠利用好這一點,真實感、沉浸感的衝擊效果就容易生成;


技術含量高,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擴增實境等信息技術成果深度結合,創作者不一定能夠掌握各種技術,但了解這些技術的特點、功能和效果,就更容易使作品顯得新穎獨特;


社交、互動能力強,能夠第一時間接受讀者和觀眾的反饋信息,如果創作者及時吸納閱聽人意見,並把它融進後續的創作中,就會使作品更有親和力,更易激發共情。


隨著創作者不斷積累起“互聯網+文藝”的新經驗,熟悉網絡文藝的跨媒介性、生產的互動性和過程性,傳播的及時性和融合性等特徵,發揮不同樣式作品的優勢,這樣的創作就會不時給閱聽人帶來新的體驗和審美享受。


藝術的豐盈始終來源於生活


創作者熱切擁抱互聯網的同時,當然也要注意一些新的應用帶來的影響。算法技術的應用改變了網絡文藝作品的接受模式,也在影響網絡文藝作品的生產者。算法技術在了解閱聽人的審美偏好、娛樂需求、情感狀態和所處的場域方面,表現出獨特的優勢,但正如傳媒學者斯科拉·拉什指出,在一個媒體和代碼無處不在的社會,算法在更深層面隱秘地進行價值建構,尤其在資本介入後,資本和算法形成了一股合力,使得網絡文藝生產的市場屬性進一步放大,在創作生產端就對創作者形成了一種隱形的“規約”,作品的風格、個性容易受到流量數據的影響,也會導致文化的同質化和“靈韻”的消失;另一方面,算法對閱聽人也有引導、塑形作用,放大用戶的文化趣味,使得用戶隻接受符合算法畫像的作品,處於信息“繭房”的蒙蔽狀態。因此,不能放任“算法”管理平台的效率,技術要向善也要向美,大流量轉化為正能量才是正道。用經濟學的方式來解決人生問題,用娛樂的方式來對待精神的問題,只能拉低網絡文藝作品的精神向度。


技術的變革可以帶來新的藝術表達和渲染方式,但藝術的豐盈始終來源於生活。脫離了社會生活,閉門造車,只會導致藝術的蒼白。在網絡文藝生長的初級階段,玄幻、修仙、甜寵、懸疑等類型的小說和網絡劇唱起了主角,但近年來這一現象已經有了明顯改觀。創作者的心胸向著人民的生活敞開,就會在人民中得到真切的回響。作家柳青曾說:“每一個時代的文學,都有新的寫法。”方法、手段是可以變的,要順應時代潮流,但也有恆定不變的,就是創作要永遠反映人民意願和關切,這樣的創作才能充滿活力。


網絡文藝的創作者大多是“網生一代”,生活積累相對薄弱,因此,更要投身到火熱的生活中去,生活就在一種運動、流動和過程之中。向“帶露珠”“沾泥土”“冒熱氣”的生活要素材要題材,才能讓人們看到人間的煙火氣息,也能讓人真實地感覺到創作者傳遞出的對生活的理解和嚮往。


構建理性而有序的互聯網文藝生態


加強網絡文藝精品創作,不僅要創作者練好“內功”,更不能缺少產生好作品的環境,要有促成優秀作品生長的制度環境、法治環境和市場環境。一個健康的互聯網文藝生態是理性而有序的,它是貫通創作、傳播、消費各個環節,涉及引導、管理、立法、自律等各種治理舉措的系統工程。網絡空間並非現實社會之外的異度空間,而是有法律依據、有制度保證、有秩序的社會化空間。培育網絡文藝良好生態,正面引導始終是個風向標,健康向上的審美導向更有利於凝聚社會共識。網絡文藝的治理要依靠法律法規保障,監管有力有據。行業自律是對製作部門、平台和從業人員長期的要求,互聯網企業理應把社會責任扛在肩上,閱聽人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以便在文化消費和文藝欣賞活動中獲益更多。


當前,網絡文藝綜合管理體系已經基本形成,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法治化目標已成共識,網絡視聽領域正在確立嚴格、規範、更明晰的行業標準。但同時,我們也要思考,網絡文藝繁榮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用戶生產內容”,如何建立一套既保護原創的積極性,又防範野蠻生長的勢頭,是一個緊迫的課題。網絡文藝如何尋找到符合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向的最優方案,值得深入探討。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任何時候一種好的制度設計都要有利於網絡文藝的高質量創新發展。


網絡文藝擁有龐大的用戶和產業規模,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新增量,它正在改變當下文藝的面貌,甚至影響文化的整體格局和走向,這是網絡文藝的力量所在。變化著的認識造成了生活的變化,我們要順勢而為,把這股力量凝聚為激勵民眾奮發前行的磅礴之力。(作者:陸紹陽,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光明日報》(2022年09月03日 09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