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核心閱讀

  

70年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從弱到強、持續走向繁榮,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創作生產大國

  

廣播電視文藝工作者努力創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堅持把鏡頭和話筒對準人民,把人民作為作品的主角、表現的主體

  

立足中國,放眼世界,一大批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含中國智慧的原創內容走向世界,講述生動多彩的中國故事,展現全面、真實、立體的中國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科學指引下,我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砥礪奮進、開拓創新,不斷走向繁榮興盛。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取得一系列輝煌成就,呈現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生動局面。70年發展歷程碩果累累,留下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積累彌足珍貴的歷史經驗。

  

堅持黨對文藝工作的全面領導,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始終把文藝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黨的創新理論指導文藝創作生產實踐,引導、鼓舞和激勵一代又一代廣播電視文藝工作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藝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出席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聯組會,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闡明新形勢下文藝工作一系列重大問題,為新時代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70年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從弱到強、持續走向繁榮。2018年,全國共製作廣播電視文藝類節目約302萬小時,製作發行電視劇323部、1.37萬集,製作發行電視動畫片241部、8.62萬分鐘,製作紀錄片7.59萬小時。網絡視聽文藝20年來飛速發展,2018年網絡視聽機構新增購買及自製網絡劇2133部,網絡視聽機構用戶生成內容(UGC)存量達到10.35億個,網絡視聽節目播放總量2.66兆次。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創作生產大國。

  

70年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黨和國家重大活動和重要歷史節點,推出一系列重大主題作品,營造濃厚氛圍。比如,圍繞迎接宣傳黨的十九大,推出《黃大年》《索瑪花開》等電視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我們這五年》等紀錄片專題片、《夢娃》等動畫片、《初心》等微視頻。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推出《黃土高天》《大江大河》《正陽門下小女人》等電視劇、《必由之路》《我們一起走過》等政論片、《浦東傳奇》《小崗紀事》《走進蘭考》等紀錄片、《可愛的中國》《我們的接力跑》等動畫片、《我們在行動》《聲臨其境》等電視節目、《我的青春在絲路》等網絡視聽作品,唱響時代主旋律。今年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正在聚焦重點項目,努力打造精品力作,為祖國70年華誕營造良好氛圍。

  

堅持思想引領,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70年來,廣播電視文藝工作者堅持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努力創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為國家寫史、為民族塑像、為時代明德,以文藝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前行力量。

  

傳承紅色基因,奮力書寫黨史、國史、軍史。《長征》《延安頌》《解放》《換了人間》《毛澤東》《恰同學少年》《海棠依舊》《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彭德懷元帥》《東方主戰場》等一大批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作品,彰顯理想信仰之光,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真實藝術再現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探尋救國救民之路的不懈奮鬥,真實藝術再現中國共產黨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艱苦奮鬥的苦難輝煌,真實藝術再現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創立的豐功偉績,突出價值高度和精神高度,有力激發人民群眾愛黨愛國熱情。

  

緊扣時代脈搏,真情謳歌偉大時代。《平凡的世界》《老農民》等作品關注社會變遷,記錄時代變革。近年來,實施廣播電視“記錄新時代工程”,引導推動創作者投身偉大時代、聚焦偉大時代,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航拍中國》《記住鄉愁》《超級工程》《本草中華》等作品與時代同頻共振,為新時代新征程留下真實鮮活、振奮人心的歷史影像志。

  

把握文化根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工作者不斷從中華文化資源寶庫中獲取靈感、汲取養分、精選題材、凝練主題,展示中華民族獨特精神標識和中華文化恆久魅力。《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經典劇目歷久彌新,《漢武大帝》《馮子材》《天下糧田》等歷史正劇厚重質樸、恢宏大氣。近年來推出的《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經典詠流傳》等一大批原創精品節目,彰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帶動漢字熱、詩詞熱、成語熱等文化學習熱潮。

  

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踐行文化擔當和社會責任。廣播電視文藝工作者自覺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創作中。近年來,全國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堅持“公益、文化、原創”方向,著力打造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台,湧現出《朗讀者》《等著我》《中華好家風》等一大批優秀原創節目。舉辦“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築中國夢”主題原創網絡視聽節目征集推選和展播活動,湧現出《公仆之路》《紅色氣質》《我愛你中國》等優秀作品,努力使主旋律、正能量充盈網絡空間。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

  

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是人民的文藝。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是我國閱聽人最多、影響最廣泛、最貼近群眾的文藝形式之一。廣播電視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滿不滿意作為衡量標準,聚焦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火熱生活和審美需要,傾力打造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

  

堅持努力滿足人民需求,努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70年來,傳統廣播電視文藝實現內容數量快速增長,實現體裁、題材、形式、手段豐富拓展,生長為一片生機盎然的綠洲。網絡視聽節目在短短20年間迅速發展壯大,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7.25億,特別是與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擴增實境等信息技術成果深度結合,衍生出豐富的形式和應用,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堅持扎根人民,以人民生活作為創作源泉。踐行“三貼近”,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開展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教育實踐,引導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收集“帶露珠”“沾泥土”“冒熱氣”的第一手素材,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尋靈感、挖題材、創佳作。電視劇《雞毛飛上天》、紀錄片《一帶一路》《落地生根》、動畫片《地道戰》《雞毛信》等佳作,都是主創人員深入生活、潛心創作的成果。

  

堅持把鏡頭和話筒對準人民,把人民作為作品的主角、表現的主體。電視劇《渴望》述說平凡生活,引發觀劇熱潮。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金婚》《媳婦的美好時代》、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聚焦普通百姓生活,全方位展現當代中國人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態。電視欄目《中國夢想秀》《挑戰不可能》等讓普通人登上舞台表演拿手絕活,講述人生經歷,暢談美好夢想,展示當代中國人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新年俗、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

  

堅持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力攀高峰

  

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創作生產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隨著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創作生產能力大幅提升,全行業工作重心落到提高文藝作品質量上,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推進創新創造、精耕細作,加快從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高原”向“高峰”邁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創新創優的導向更加鮮明,深入實施廣播電視“新時代精品工程”,政策、規劃、項目、人才全面向出精品聚焦。抓政策支持,頒布《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乾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對原創內容的鼓勵扶持。抓規劃引導,製訂實施電視劇百部重點選題規劃,持續開展百部中國夢電視動畫片扶持計劃、百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畫短片創作計劃和百人百部中國夢短紀錄片扶持項目等,加強動態調整管理、跟蹤指導服務,推動形成“播出一批、儲備一批、籌劃一批”良好局面。抓項目扶持,建立創新創優節目評選、少兒節目精品發展專項資金扶持、優秀國產電視動畫推薦、重大主題紀錄片創作扶持等引導機制,設立電視劇劇本扶持引導專項資金,從劇本源頭抓精品創作;設立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建設專項資金,實施“網絡視聽節目精品提升工程”,鼓勵網絡視聽出精品、出佳作。抓人才培養,深入實施行業“領軍人才工程”和“青年創新人才工程”,開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工作者教育培訓,著力扶持各類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努力形成人盡其才、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面。隨著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熱情高漲,按照“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方向凝心聚力搞創作的氛圍日益濃厚。

  

堅持推動國際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

  

70年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立足中國、放眼世界,一大批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含中國智慧的原創內容走向世界,講述生動多彩的中國故事,展現全面、真實、立體的中國。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從上世紀90年代初《三國演義》等電視劇走出去開始,中國電視劇出口範圍逐步擴大、規模不斷增長,涵蓋亞洲、歐洲、非洲、北美等;內容結構也在悄然發生改變,《媳婦的美好時代》《小別離》《父母愛情》《青年醫生》等現實題材及其他類型題材成功登陸眾多國家和地區。今天,電視劇、動畫片、紀錄片、網絡視聽節目乃至節目模式出口規模日益擴大,我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已經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成為對外文化交流重要名片。黨的十八大以來,“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實現36個語種優秀譯製作品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播出,中非影視合作工程基本實現對非洲全覆蓋。一批優秀作品推廣至非洲國家及絲路國家的主流媒體,《醫者仁心》《辣媽正傳》《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生活啟示錄》等劇相繼在阿語地區、蒙古國等地掀起收視熱潮,《雞毛飛上天》《溫州一家人》等優秀作品相繼走出國門,受到國外觀眾喜愛。30多個“電視中國劇場”已推廣至柬埔寨、老撾、印度尼西亞、捷克、埃及、南非、阿聯酋等國家,正在向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拓展。“視聽中國—中國電視節目海外播映計劃”借助國際交流平台,抓住重要時間節點和契機,致力於推動更多優秀作品與世界觀眾分享,為推動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堅持推進科學管理,有力保障行業健康規範發展

  

有效管理是文藝健康繁榮發展重要保障。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管理日益科學化、規範化、法治化,綜合管理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努力營造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風清氣正的發展生態。

  

堅持正本清源,持續整治行業突出問題。近年來,綜合施策抵製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傾向。以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為重點,持續調控綜藝娛樂、電視晚會、歌唱類選拔節目、真人秀節目。完善電視劇播出宏觀調控政策,確保現實題材佔據電視上星頻道黃金時段播出主導地位。倡導良好從業道德,創造良好收視環境,針對追星炒星、泛娛樂化、高價片酬、收視率(點擊率)造假等問題,頒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實施綜合性制度化管理舉措,過度娛樂化、天價片酬得到有效治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公益屬性、文化屬性更加彰顯。

  

健全管理制度、統一管理標準,維護充滿活力、公平競爭的發展秩序。適應發展形勢,完善準入政策,降低準入門檻,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創作生產傳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目前,全國有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機構113家,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近2.7萬家,其中90%以上是民營企業;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持證機構588家。完善導向管理全覆蓋的制度規範,強化網上網下導向管理“同一標準、同一尺度”,制定實施《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節目綜合評價體系。去年建設開通“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初步解決困擾行業多年的收視數據采集難題。

  

進入新時代,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戰線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實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努力打造精品佳作、力攀文藝高峰,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為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書記、局長)


《人民日報》(2019年09月10日  20 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