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毛:這個傳奇的女子,其實你並不認識她

作者 |麥家陪你讀書

啦啦啦~小閱要告訴書友們一件大事情。7月4日,掌閱全球首發了著名作家三毛的作品全集,這也是三毛作品簡體中文版首次以電子書形式上線。歡呼~請跟隨小閱的腳步,一起欣賞下三毛的美好與傳奇。

▲ 三毛關於荷西的珍貴錄音

在書裡看到的三毛和現實中的她,是相差甚遠的。我相信她所講述的故事都是真實的,那荒蕪的沙漠埋藏著一個幸福女人的故事。但是,細讀她的作品卻能發現,她的生活並非我們想象的完好無缺。

三毛,這個連她自己都說是最簡單、通俗的名字,卻深深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她的作品或許沒有那麽驚世駭俗,但她的字裡行間有著很多、很多的愛與感動。她的文字,總是讓人哭、讓人笑、讓人氣憤與快樂。三毛的夢想世界,常常給人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像一個人遠在無邊的孤島上,一種不屬於我們的生活。但是,當你對著世間萬物氣憤或悲傷,她又會告訴你,世間哪裡存在著過不去的坎……

她曾說,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痛快活過。她曾要自己很平凡,她會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間清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流浪……還有,她會為了夢中的橄欖樹,走遍萬水千山……

她,做任何事都是用生命在燃燒。

這樣浪漫隨性、真實灑脫、執著細膩的姑娘誰能不愛呢?

我也愛她。因為愛,所以更不知道如何下筆。

作為懷念,我整理了一份屬於三毛的圖文行跡,與你分享。希望,你會喜歡。

▲年少時的三毛

讀中學時,三毛的成績很不理想,尤其是數學成績,經常得零分。後來她發現每次數學月考的試題,都是課後的練習題。於是她就把數學題目背下來,後來每次數學考試她都能考一百分。但是,數學老師卻認為是三毛作弊。

有一次,數學拿來一張新的試卷讓三毛作答,三毛答不上來。全班同學都笑她,數學老師還讓她罰站,下課後又叫三毛繞操場跑一圈。經過此番羞辱,三毛第二天就昏倒在教室。這件事也讓三毛變得自閉了。

▲走出自閉的三毛

初中時,因為三毛的自閉,導致三毛經常逃學,後來只好被迫退學。退學之後,三毛被父母送去學插花、學國畫、學鋼琴……那時她遇見了顧福生老師。他是當時,除了父母之外唯一能和三毛溝通的人,他鼓勵三毛找到自己的方向,鼓勵她在文學中找到想要的。這張照片上的三毛笑魘如花,明眸皓齒,那時她已走出自閉。

年輕時候的三毛,眼眸黝黑,眉眼蔥蔥,一件繡著大花的寬鬆毛衣,令空氣都添加了俏皮的柔軟。20歲的時候她說,“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無論生活還是穿衣搭配,她的追求都是越簡單越好。在當時,三毛的穿搭曾一度是同學們羨慕的對象,隔三差五會有同學來向她借衣服。

曾在三毛的《送你一匹馬》中,看到這樣一句話: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複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三毛曾說: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動人的,任他是誰。

三毛很隨意地站在洪都拉斯的小旅館前,一條時髦的背帶褲,翻起的褲腳和踮起腳尖的站姿,以及身後複古的牆和小窗。分分鐘讓人聯想她這個俏皮的姑娘,是不是馬上要跳起腳來,哈哈大笑。

三毛很喜歡穿各地的特色服裝,異域風情的服飾穿在她的身上總是給人眼前一亮。她的眼裡,藏著美好。

三毛的半生,泛舟過很多國家。但是她始終沒有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將她的心留下來。而撒哈拉沙漠,卻是她無意間在一本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上看到的。她只看了一眼,就莫名其妙,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心交給了那一片陌生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在三毛內心的深處,是她的夢中情人。但是,起初剛見到“夢中情人”時,並不是她想象中的浪漫和美好。他們的家正對面是一大片垃圾場,再前方是一片波浪似的沙谷,再遠就是廣大的天空。可是,三毛卻在這樣荒僻落後又貧窮的地方活出了生氣和趣味。

荷西是上天賜給三毛的禮物。荷西懂得三毛是個一意孤行的倔強女子,所以她做決定,他陪伴。這荒蕪而美麗的沙漠,有浪漫也有生存的困苦。荷西要賺錢養家,三毛則跑到家門前的垃圾場裡撿東西。舊的輪胎,洗洗乾淨,填一個紅色軟布,便能當沙發;快腐爛的羊皮,拾回來先用鹽,再塗明礬,又是一張坐墊;綠色的大水瓶,抱回家來,插上一枝花,便是一道風景……這是,她和他的家。

那最美的時光,不在於何處,何時,而在於有你深愛的人陪同。三毛曾說,與荷西的結合,平淡而深遠。這樣的結合,該是怎樣刻骨銘心的美好。

仿佛能看到,荷西第一次去到撒哈拉的家,就一把抱起三毛,輕輕呢喃,“我們的第一個家,我抱你進去,從今以後你是我的太太了。”

在結婚紀念日那天,荷西用加班費給三毛買了一隻老式女表。他握著三毛的雙手說:“以後的一分一秒你都不能忘掉我,讓它來替你數。”

三毛卻覺得,這樣的話有點叫人心驚,不過她仍是淚濕眼眶。

6年時光,卻羈絆一生。1979年9月30日,中秋團圓節的第二日,倫敦凌晨一點半。三毛接到一個噩耗,致命的噩耗——荷西因潛水出了事故,去世。

死去兩天后,三毛火速趕了回去。她緊緊抓著荷西的手,冰冷的手。她說,“荷西,你不要怕,我上有高堂,不能陪你一起去,再過幾年我再來赴你的約……”

▲ 讓攝影師肖全念念不忘的三毛

那年三毛從西藏回來,在成都逗留了幾天,而那年31歲的肖全則用了三天時間集中拍攝了這位他仰慕已久的傳奇女子。用一部傻瓜相機,對準了流連在成都老巷的三毛。

三毛喝茶是擺擺樣子,她跟肖全出來拍照是推掉了兩個約會的。

如果三毛真的能像成都人那樣,“什麽都不想,什麽都不在乎”安安逸逸過日子就好了。她是一個快樂的人,對家人對朋友對她的讀者滿懷著愛與尊重。

三毛身上的“孩子氣”,很容易傳染給別人。記得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她寫道:自己看見一群異國的小孩,不知道為了什麽,說著說著就開始打架,她就在邊上開始騎著小孩的自行車轉圈圈。等到她停下了,小孩子們的打架也停下來啦。

三毛在《敦煌記》裡寫到,“很多年以後,如果你偶爾想起了消失的我,我也偶然想起了你,我們去看星星。你會發現滿天的星星都在向你笑,好像鈴鐺一樣。”

三毛在跟肖全的朋友譚天聊天。她的氣質是一個大知識分子,像杜拉斯那副神情。

看到這兩張照片,不禁感歎,如果她能有個孩子該多好,然而天不遂人願。

荷西死之前,三毛在鏡頭前經常笑顏如花,但自從荷西因為一次意外喪生之後,三毛在所有的照片中鮮有微笑!

▲少女三毛

1991年1月4日,“1”、“4”,諧音“一死”。

悄然無息,任這個世界無聲地哀求,都沒能讓她再多停留一秒。

她曾寫下,如果有來生,要做一隻鳥,飛越永恆,沒有迷途的苦惱。東方有火紅的希望,南方有溫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殘陽,向北喚醒芬芳。

如果有來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為永恆……

三毛,她一生都在流浪,在世間流傳不朽的紙背上,在那顆象徵自由浪漫的靈魂上,在那段令人沉溺又心碎的愛情裡……在無數追夢者的心裡。

-END-

文 |麥家陪你讀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