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台劇、韓劇到網劇,中國少女觀眾的審美被誰悄然改變?

文 │薄荷

“偶像劇女王”陳喬恩登上《吐槽大會》那期的開場是這樣的:在《王子變青蛙》的主題曲“命中已注定,是我太任性,你的花言巧語,把我騙入陷阱……”中,朱孝天和池子以一種短兵相接的姿態閃亮登場,為了他們的女神不遺余力地吐槽對方,鏡頭是霸道總裁式激情旋轉的,氣氛是非常Drama的。

雖然以上只是為了節目效果而出現的小劇場,但是深得台灣偶像劇(以下簡稱“台偶劇”)的精髓,和當時風靡一時的風格一脈相承。

彈幕裡有觀眾吐槽:如果當年是池子去演偶像劇男主角,我可能就認清現實了。

就好比經典台偶劇《天國的嫁衣》將被翻拍的消息傳來,網友們表示不買账但很好奇,8012年及以後的漫長歲月裡,這類極致夢幻的偶像劇還能翻拍出什麽新花樣?

《天國的嫁衣》預計2019年10月開拍,原版的19集將擴充到44集,劇情與原版相差不大。

但是無法否認,台偶劇和韓劇並行穿插在中國少女們的青春期記憶裡,和青春疼痛文學帶來的“羞恥感”還不一樣,雖然這種古早的記憶回味起來很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就是要“抓馬”!

台偶劇出道即C位,2001年播出的《流星花園》大名鼎鼎、無人不知,從唱片行到文具店滿足了女孩們精神物質上的雙重需求,前幾年鉛筆盒上還貼著小燕子的貼紙,現在必須立馬換一個印著F4圖片的鉛筆盒。

相反,韓劇最先俘獲的是媽媽群體。1993年,央視電視劇頻道的海外劇場引進的韓國愛情劇《嫉妒》,是中國內地引進的首部韓劇。這部劇在韓國可以說是引發了收視狂潮,收視率最高時達到了56.1%,但是在國內並沒有引發廣泛關注。

之後的幾年裡,央視連續引進了《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孿生兄妹》《看了又看》《黃手帕》《青青草》《人魚小姐》等多部韓劇。這些電視劇雖然有浪漫愛情元素,但是生活氣息更濃鬱,所以比較受電視機主力軍媽媽們的歡迎。不少劇集都超過了一百集,引發了當時內地的“肥皂劇熱潮”,知名度如今仍在。如果類比台偶劇,可以參照《意難忘》。

真正打開青少年群體的是在2005年前後陸續引進的《藍色生死戀》《浪漫滿屋》《魔女幼熙》《豪傑春香》《我的女孩》《明朗少女成功記》《我叫金三順》等韓劇,貢獻出了內地朋友們心中的“初代韓國偶像”,張娜拉、宋慧喬、Rain、韓佳人、玄彬、李多海、李東旭、李準基等人都是在這一時期被熟知的。

如果說他們是偶像,卻也更像是“角色偶像”。就好比在國內Katy Perry被叫做“水果姐”,Tom Hiddlesto為“抖森”相似,知名的藝人在國內屬於“一小撮”的範疇。尤其在當時,這些“初代韓國偶像”都是以討喜的角色受到歡迎,再被社會輿論傳播發散,他們通過以後的作品會比新面孔收獲更多的關注,但是真人和私生活卻不會受到太多關注。這也是為什麽韓劇能快速收獲大批少女觀眾,因為人設、劇情對她們來說都很新鮮。

從這個階段開始,韓劇在內地的發展線路基本明確,能夠擁有高知名度和討論度的劇集也被這一類別包攬:以愛情故事為主線,劇情輕鬆幽默,從男女主角的顏值到整體的質感,都非常養眼和浪漫。

以至於學者們在研究彼時的“韓劇熱”時,都會集中討論關於女性、消費和文化認同的問題。

同時期的台偶劇正處在發展的巔峰。《王子變青蛙》使陳喬恩的事業如日中天,《天國的嫁衣》《微笑pasta》也將歌手王心凌“甜心教主”的名號進一步坐實。同為歌手的張韶涵在《海豚灣戀人》和《公主小妹》裡有著完全不同但是又同樣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此外,《轉角遇到愛》和《說謊的星星》連OST的知名度都跟劇集不相上下。

《惡作劇之吻》則被視為不輸日韓的改編作品,林依晨還有著“總能帶紅男主角”的神奇能力。

台偶劇既讓藝人們有了多棲發展的機遇,也為內地少女們編織了一個甜蜜的夢境。在這個夢裡,一般會有一位王子和一位騎士,前者事業有成內熱外冷,不管職業是什麽,總歸是霸道總裁;後者自由自在,可能還多才多藝,能夠跟女主角探討對詩與遠方的向往。最終,在經過了打打鬧鬧的喜劇式劇情後,王子跟女主角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騎士負責繼續守護心中的愛,或者完成“讓女主幸福”的使命之後離開。

當時的韓劇和台偶劇形式和劇情可能有一些不同,但是吸引力指向是一樣的:極致夢幻的美好人生,即便過程顛沛流離、曲折離奇,但最終也會有人一生陪著你。

最重要的是,這一切發生的前提是:故事環境一定是精致的、熱鬧的,女主角悲慘的身世和尋愛中的誤會只是走向更完美的小前奏,誰都知道最後會是Happy Ending。當女孩們在幻想中跟王子經歷了九九八十一回的被誤解、被阻攔、被加害的曲折愛情故事後,就是在欲罷不能地享受這個過程的Drama和趣味。

偶像來了

“偶像劇女王”陳喬恩的《命中注定我愛你》也許是台偶劇最後的高光時刻。

阮經天在《綠光森林》裡扮演默默守護公主的騎士,觀眾在這部劇中積攢的好感也讓他從《命中注定我愛你》中爆發,但是他之後出演的《敗犬女王》的口碑高於這部劇,在傳播度上卻明顯地下滑了。

那是2009年,韓劇《花樣男子》的出世,雖然也是“流星花園翻拍系”,不過相比劇集,李敏搞、金賢重、金俊等男藝人顯然更受內地青少年觀眾的歡迎。

彼時的韓流大潮已經不只包括流行的“夢幻狗血偶像劇”了,偶像男團、女團進入內地市場,最有代表性的便是Super Junior,和其公司為了打開中國市場開發的Super Junior-M,代表曲《Super Girl》的傳唱度不亞於今天的抖音神曲。

女性偶像則貢獻了髮型、穿搭上的靈感,“韓範兒”紅極一時,互聯網上的弄潮兒逃不開非主流文化,也沒能避開韓國東大門潮流款服飾和QQ個性頭像的衝刷。

《花樣男子》之後,李敏鎬出演的《城市獵人》、張根碩和鄭容和出演的《原來是美男啊》繼續開展“花美男攻擊”。相比較上一個階段少女們對浪漫而跌宕起伏的傳奇愛情的渴望,那些過於夢幻朦朧的愛情幻想已經被打破了,她們更加直接地開始對“歐巴”表示好感,也是對他們所代表的完美另一半的向往。

當時的互聯網不夠普及,但是報刊亭和書店裡的韓流雜誌已經瞄準了潮水的方向,提供新劇資訊、熱劇分集解析、韓國藝人新聞、穿搭指南等資訊,新鮮靚麗的韓國文化開始超越韓劇這一載體直接全面地影響著青少年們。在當時國內青年文化的缺席下,出於對精致完美生活方式的向往,舶來品文化的吸引力可以說是為她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如今偶像文化還是能夠直接地影響到青少年。對愛情和友情的心理投射、對美麗的向往,還有練習生文化中傳遞出來的“夢想的力量”,都是比較接近她們年齡特徵的敘事方式。

但是當時“偶像”的崛起卻沒能阻止夢幻韓劇的衰落,以上幾部劇集播出時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征兆,熱度雖然高,但是國民度遠不如初代韓劇,更是難以達到偏正劇的《大長今》時的盛況。儘管之後的《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力挽狂瀾,單憑幾部劇的功力還是難以救市。

與此同時,台偶劇顯然已經為韓劇先一步讓了位。它的風頭也逐漸被小清新式的台灣電影蓋過,成為了台偶劇之後的另一個文化符號。2011年上映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清新中帶有一些無傷大雅的惡趣味,青春期特有的悸動和美好被放大,是能夠被逐漸成長起來的內地少女們所接受的。

《藍色大門》《聽說》《海角七號》等台灣電影開始流行,2015年上映的《我的少女時代》累計票房超4.1億,豆瓣評分7.8。一如既往的小清新愛情故事還是感人的配方,但是不少觀眾覺得新意欠缺,台灣電影也再難像台偶劇那樣在青少年群體中形成現象級的觀看潮流。

兜兜轉轉,熟悉的配方、細分的打法

在韓劇和台偶劇開始影響少女們時,內地劇其實也從未缺席。

從1990年的《十六歲花季》到2002《命運的承諾》,內地針對青少年開發的劇集大多沒有形成國民爆款,在更新鮮和光彩奪目的劇集夾擊下,它們顯得太樸素了。

很快,《十八歲的天空》在2002年播出了。這部劇迅速火遍校園內外,李智楠飾演的石岩楓和金莎飾演的藍菲琳是一對反差感十足的CP,石岩楓一角還是當時的“校草”、“校園偶像”,人們對於李智楠本身的關注反而不是很高。

保劍鋒飾演的古越濤和倪景陽飾演的裴佩也是比較成功的人設和CP線,在當時符合青少年心理投射劇集較少的情況下,《十八歲的天空》的故事和人物顯得足夠個性新鮮。雖然故事沒有狗血也不太浪漫,只是圍繞校園生活展現青春裡美好事物多於困惑的模樣,但其實還是滿足了少女們在尋找認同感和差異化的青春期裡,內心對“夢幻”的需求。有顏值高、氣質好的男女主角,校園生活看起來也美好地那麽與眾不同。

“單打獨鬥”的《十八歲的天空》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湖南衛視的金鷹獨播劇場開始肩扛大旗,從古裝、都市、校園等多個維度試圖製造女性視角下的爆款,陸續播出了《宮》《步步驚心》《陸貞傳奇》等高熱度的劇集,《又見一簾幽夢》《一起來看流星雨》《醜女無敵》系列均是湘軍自製劇。

2009年播出的《一起來看流星雨》在當時的影響力也不言而喻,在服道化和劇情上也不再像2002前後的《紅蘋果樂園》《星夢緣》那樣青澀。現在仍有不少劇集採用“流星雨”式敘事模式,內地劇的不斷嘗試和崛起,分流了台偶劇和韓劇的影響力。

但是在專注製造愛情故事上,內地雖然有著極致夢幻式地嘗試,但是顯然無法瓜分更加成熟完善的韓劇和台偶劇體系培養起來的閱聽人,而且數量上還是以製作更大眾的作品為主。

再回看這幾年的青春偶像類作品,不難發現有很多由熱門小說改編而來的電視劇。比如2014年的《杉杉來了》,2015年的《何以笙簫默》,2016年的《翻譯官》《微微一笑很傾城》,2017年的《夏至未至》等。它們在互聯網的進程加快、網文用戶和影視劇用戶重疊的紅利時期下誕生,大量的原著粉為劇集的收視率做了一定保證,再加上由符合年輕人審美、“偶像化”的藝人出演,內地劇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打法。

在另一條“青春校園劇”的支線上,網劇表現得更加突出。不同於韓劇和台偶劇時期的“先例”,網劇更貼近國內文化:從2014年開始陸續播出的《匆匆那年》《最好的我們》《一起同過窗》《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你好,舊時光》《忽而今夏》……內地的清新系網劇跟台偶劇的清新範兒不同,它通過講述懷舊的青春故事,引發人們對以往歲月的追憶,其實更像是拍給當年那批少女觀眾看的。但是這顆懷舊味道的糖並不都是苦的,不少劇也有著甜寵元素,《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是一個比較極致的例子。

而大勢的甜寵劇從古裝仙俠到都市穿越都有涵蓋,近幾年熱門的《雙世寵妃》《萌妻食神》《拜見公主大人》《香蜜沉沉燼如霜》,有的是純粹發糖一甜到底,有的是甜了虐、虐了甜,總之都是觀劇門檻低,不用高智商看劇,只要讓觀眾為愛情這塊小甜餅流下喜悅的眼淚即可。

出乎意料的是,由經典台偶劇改編而來的劇集,比如《流星花園》在少女觀眾中依然受歡迎,另外她們也追捧新生代偶像,易烊千璽、劉昊然等人都在此列。她們也會將看劇的時間挪給真人秀綜藝節目,以便get到更多關於小偶像的資訊。

韓劇卻儼然受到了“從每劇必看,到無劇可看,韓劇20年的輝煌要結束了?”的拷問。近幾年在國內受到追捧的電視劇仍然以浪漫愛情為主,現在大多寄居在小眾網站和資源裡。去年在內地受歡迎的韓劇雖然包括《迷霧》這樣的新題材,但是和《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一樣均是高開低走的口碑。一些在韓國本土收視率和口碑較高的劇集,在國內也鮮有聽聞。

當台偶劇和韓劇漸漸從主流平台上退卻,和內地電視劇的冷暖已經逆轉。以前內地劇更注重拍攝家庭倫理等傳統題材,現在的劇集則風格多樣。都市、偶像、懸疑、古裝、玄幻都有涉及,而且更符合年輕人的口味,不再需要以單一的愛情題材俘獲觀眾。

其實,“抓馬”和極致浪漫仍在流行,只是誇張的成分減少了,已經悄然做了本土化改變。愛情題材對於青春期少女來說,雖然是恆久的吸引命題,但她們吃得多也見得多了,想要的就會更多、要求也會更高,包括對理想另一半的審美投射是怎樣的。影視劇又該怎樣戳中她們的少女心?在以後的歲月裡,少女觀眾仍將跟影視劇“相愛相殺”,彼此影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