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伏將至,最兇險的40天即將來臨,這件事打死不能做!

回復【健康】送你一個「萬病方

馬上就要到三伏天了,外界陽氣最盛,濕氣最重,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也是最容易生病的40天,伏天裡,可謂暗藏殺機......

伏,是避暑之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毫不誇張地說,入伏後開始冬病夏調,可以改善身體的許多隱疾,但同樣,三伏天「暑邪」盛行,一不留神也容易落下病。

首先你要明白伏天是「防暑還是防寒」在室外雖然要防暑,但其實大多數人更要防寒。伏天開始後,人體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頂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引發嚴重後果,所以,必須要——防寒!

另外,「三伏」只是一個聽起來好聽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三伏天的真正意義是:「邪!」叫做「三邪天」,而三伏天所攜帶的「邪」,就是「六邪」中的:暑邪!

生活在這種時節,我們該如何護自身周全?

三伏天身體最怕的6件事

在三伏時節,我們理應知道一些禁忌,以下六件事打死都不要做!

1、腳底最怕涼

有學員表示不喜歡吹空調,為了涼快,喜歡在晚上開窗睡覺。他還聊到尤其喜歡將雙腳朝向窗戶的方向,讓雙腳沐浴在涼風中,那真是「涼快又愜意」,不少學員表示贊同。

所以有必要說說,足底迎風睡對身體的危害!要是在看文章的你也有這樣的愛好,請一定要改過來。

因為,我們的足底擁有許多重要的神經、穴位和經絡,並且它對外界的刺激極敏感。熟睡時,身體的各個器官都處於放鬆、自然的狀態,而本身禦寒功能就較差的雙腳很容易就受到寒氣、濕氣的侵襲,這樣就導致了經絡系統處於紊亂的狀態,身體的免疫功能就會下降,容易引起身體的一些病變,如導致傷風、頻發感冒。

2、腸胃最怕冷

你一定也覺得在三伏天吃冰西瓜、喝冰水、吃涼麵很爽吧,我也覺得!但是,自從我學了中醫之後,就不這麼乾了!因為在三伏天,人的陽氣浮於外,再加上現在的人少動、多吃、熬夜、壓力大等造成腸胃功能弱。

再在三伏天吃了冷的東西,體內的內陽可能無法抵禦食物的寒氣,不僅會導致濕留體內,還有可能導致腹瀉。尤其是平素脾胃虛弱、腎陽虛的人更要注意。

3、上身最怕露

《混俗頤生錄》指出,「肺俞五臟之表,胃俞十二經脈之長,最不可失寒熱之節。」我們上半身分布有眾多的經脈,包括總督陰陽的督、任兩脈。如果胸背受涼,風寒邪氣容易侵入經絡,從而引起腸胃、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系統的疾患。

女性在穿衣方面,要注意不要穿露臍裝、低腰褲。因為會造成掌管陰陽兩脈的神闕穴和腎腧穴都露出來,這很容易使得督脈、任脈受損

4、最怕出汗不換衣

《孫真人衛生歌》說:「春寒莫放綿衣薄,夏月汗多宜換著,秋冬覺冷便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藥。」意思是伴隨季節變化而增減衣物是養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伏天,大家出很多汗後要及時更換衣衫,千萬不要用身體將汗水浸濕的衣服烘乾,否則不僅陽氣受損,還會使濕氣入裡化熱,形成濕熱證,導致瘡瘍等皮膚病或風濕痹證。

5、洗浴最怕冷水

很多男性喜歡在夏天洗冷水澡!要是看文的你也有這麼個親人,這個三伏天你可要好好管管他。三伏天氣象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於開泄狀態。

給你打個小比喻,把汗孔比作「門」,三伏天「門」敞開著,寒氣、風邪、濕邪極易從「門」而入,侵襲人體,導致陽氣暗損,可以見到的病症有手足發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至產生原因不明的熱證。同時,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後避風,小兒尤其要注意

6、空腹怕喝茶

很多人喜歡在夏季飲茶了,而且很多中國家庭都有飲茶的習慣,所以我一定要說說夏季喝茶的事。大量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人體陽氣的耗損。

如果又是喜歡食鹹之人,鹹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於罹患手足疼痛之痹證,以及下元虛冷之腹瀉、陽痿、痛經等病症。因此,建議大家三伏天飲茶,以餐後飲2~3杯為宜,若有飢餓感應該停飲。

因為以上這些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所以特意拎出來講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但是三伏天養生的注意事項太多了,說不完。接下來,不再寫一個個的點,而會將從節氣養生的角度,跟你講講三伏天的養生攻略。

三伏天4個必知事項

1、謹慎用空調

我們在用空調的時候,室內外溫差一定要小於7℃,尤其是中老年人,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人來說,特別要注意室內外的溫差。因為忽冷忽熱的氣溫變化會使腦血管反覆收縮舒張,以致造成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嚴重時導致腦栓塞。

室內的相對濕度在45%~65%之間,是人體感覺比較舒適的濕度,濕度過大,黴菌和細菌等各種微生物容易侵擾我們的機體。

2、三伏天宜養心

《素問.六節藏象論》裡講:「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下氣。」按照中醫五行理論,夏季屬火,對應的臟腑為「心」。所以,養心為夏季保健的一大關鍵點。

三伏天尤其要注意養好心臟。三伏天因為出汗較多,如不注意及時補充水分,會引起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致使血管栓塞,極易引起心肌梗死和心臟猝死。因此,三伏天不要等到口乾舌燥,平時就要多喝水,並養成睡前半小時和清晨起床後喝水的習慣。

在精神調養方面,《養生論》強調,夏季「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古人倡導「心靜自然涼」,在三伏天寧心靜神尤為重要

養心,就要做到精神安靜、喜怒平和,多做一些比較安靜的事情,如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等,以保持心情舒暢。

3、三伏天宜祛濕

濕邪是三伏天最常見的致病因素之一。那麼,我們如何祛濕呢?我們都知道濕氣分為外濕和內濕,下面也將從這兩個方面來講如何祛濕。

● 祛外濕

外濕產生的原因有:外感濕氣、氣候潮濕、久居濕地、感受霧露、涉水淋雨等。

如何祛除外濕:外濕主要靠大家自己注意哦,這裡主要講講外濕引起的空調病。

三伏天本來空氣就潮濕,室外炎熱的環境會導致人的腠理開泄,毛孔打開。當突然進入空調房,風寒濕就會趁機侵入人體。

其中,寒邪會通過人體開放的腠理侵入人體的陽衛之氣,人體宣而不得宣,發而不得發,人體就可能出現畏寒、發熱、頭疼、頭暈等外感寒邪的癥狀。所以,不要長期待在空調房中。

● 祛內濕

產生內濕的原因有很多:過食辛辣、恣食生冷、嗜食肥甘厚味等都容易影響脾胃運化津液,凝聚成濕。

中醫認為濕氣乃中土之氣,脾在五行中屬土,同氣相求,故濕邪易困阻脾,而且脾胃虛弱與濕留體內往往互為因果。

三伏天濕氣重,濕為陰邪,好傷人陽氣,尤其是脾陽。再加上此時大家喜歡冷食,更加造成濕困於脾,所以夏季祛濕重在健脾陽。

4、三伏天宜祛暑

三伏天在戶外很容易中暑,我們該如何預防呢?

中暑癥狀:初見發熱、頭昏、煩渴、疲倦、少汗,繼則高熱神昏、煩躁、抽搐、四肢厥冷,甚則引起死亡。中暑發病急,轉變快,且易傷津耗氣。

中暑原因:多因處於高溫環境,體內汗液蒸發困難,導致機體產熱大增,從而造成熱量在體內積聚所致。

中暑後怎麼做?首先,將中暑者移至陰涼處,解開衣領,保證患者呼吸通暢,如有條件可用毛巾浸熱水敷臍腹部,口服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散。或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過的紗布,上下刮背脊兩側、肋骨兩側或額頭,出現紫暗色即可,也可塗上清涼油刮。

體質較弱者,要避免在烈日下行走時間過長,並做好防曬,還可口服十滴水預防。在額頭塗清涼油也可預防中暑。藿香正氣散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是防治中暑的經典名葯,可備在身上。

三伏天,冬病夏調好時機

冬病夏調,源於《黃帝內經》提出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三伏天是夏季最熱的時候,根據《內經》所述,人與自然界是統一的,人體的陽氣和自然界的陽氣相符,生於春,旺於夏,收於秋,而藏於冬。

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尤其是「三伏天」,此時人體經脈氣血運行充盈,毛孔張開,有利於藥物吸收。此時調理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熱治寒、鼓舞陽氣,驅散體內寒氣,調整陰陽,從而達到減少冬季發病頻率的效果。

三伏天最好做灸療

三伏天「灸療」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它是依據中醫學「天人相應」、「冬病夏調」、「春夏養陽」等理論,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內陽氣最盛的時機,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艾灸,通過對經絡腧穴的溫熱刺激,通過灸療令陽氣滲入穴位經絡,通過經絡的氣血直達病處,標本兼治。

另外,艾灸有溫經通絡、昇陽舉陷、行氣活血、祛寒逐濕等作用,在 「三伏天」施灸就能增加機體的免疫功能。

這些病適合冬病夏調:

呼吸疾病:感冒、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

胃腸疾病:慢性胃炎胃潰瘍引起的胃脹、胃酸、胃痛等,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腹瀉等;

婦科疾病:宮寒、月經不調、痛經、產後頭痛、產後風等寒症;

兒科疾病:遺尿、厭食等(虛寒性);

其他疾病:畏寒肢冷等。

三伏灸的5大好處

一、解暑, 祛濕,祛寒,降火

因為艾灸補充的是元陽之氣。到了夏季,許多人怕熱,這是因為體內寒、濕氣重的緣故。中醫講:「虛火、邪火之根是寒濕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發炎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婦科炎症、咽喉炎、鼻炎等。在中醫裡,調理各類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濕,而不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症不愈。

另外,艾灸的純陽與天時的陽氣最旺之時,雙重陽氣注入體內,將寒濕邪排出後,人在炎熱的環境裡也不會感到悶熱,煩躁。

二、元氣陽氣充足

夏不怕熱,不喜歡吹冷風、空 調、吃冷飲之類。冬不怕寒冷,火力充足,精力旺盛,耐力很強,耐痛,抗壓力、抗打擊力強。總之,元氣充足的表現就是正能量很強的人,是真正意義的健康特徵,是身心健康寧靜所表現出的感染力、影響力的強大能量場和安全感的人。

這種感覺是其他任何治療、調理、保健、補品等無法體會到的。所以說,古代大德醫家們常用「神奇」二字來比喻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三、祛病癒病快速,是根除疾病根源的時機

寒是萬病之根,濕是萬病之母,風是萬病之首,火是萬病之華。在陽氣最旺的夏季艾灸,與艾火的純陽,雙重陽氣作用於人體病灶,祛除寒濕,打通經絡。

四、延年益壽

太醫竇材在《扁鵲心書》中雲:「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 真氣弱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扶陽保命延壽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氣、陽氣,所以,元氣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長壽之本,福德之本。

五、修心養性,也是最有收效時機

從因果的角度講,人的脾氣不好,容易生氣,害怕、膽小,計較、嫉妒、不容人,自私自利,煩躁不安,無緣無故發火,莫名其妙煩惱, 疾病纏身,慢性病、疑難病,長期依賴藥物疾病,身體有說不清的難受卻查不出原因…

從中醫的角度講,這些都是風寒濕暑燥火等邪氣所致,那麼夏季艾灸,人體正處於散發的時令, 天時的陽氣與艾灸的純陽之氣,進入人體,邪氣就會被趕出體外。

因此,血液越來越清凈,身體得以輕鬆,心胸逐漸 開闊,病痛逐漸解除,理解力逐漸增強, 智慧越來越多,身心清凈,身體輕鬆,寧靜自然。人體是小乾坤,清凈的身心與天 地感通。

所以,三伏天艾灸既能祛病、又能強健身心,真正意義上的修心養性。

三伏天的保健灸法

今天,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了一套灸法,適用於整個三伏時節,就是艾灸中脘、神闕、關元這三處穴位。

1、艾灸中脘穴

【作用】中脘穴為手太陰、手少陽、足陽明之所生,任脈交會穴。它可以調理一切腑病(胃、膽、胰腺、大小腸),尤以胃病為先,有健脾祛濕、疏利中焦氣機、補中氣的功效。胃為五臟六腑之海,故雲「得胃氣者生,失胃氣者死。」凡病者首應調和胃氣,胃氣調和則谷氣生,故此穴為養生保健要穴。

【部位】中脘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時間】艾灸10-15分鐘。

2、艾灸神闕穴

【作用】神闕穴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長壽大穴。是循行於人體前面正中線任脈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氣出入的門戶。艾灸神闕可以調理身體虛損、虛弱的癥狀。

【部位】神闕穴在腹中部,臍中央。

【時間】艾灸10-15分鐘。

3、艾灸關元穴

【作用】關元穴為真陽所居、化生精氣之處,是增強元氣的大穴位。艾灸關元能使清陽上升,濁陰下降,元陽溫暖,血液充盈,能培腎固本,補氣回陽,通調沖任、理氣活血。

【部位】關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

【時間】艾灸10-15分鐘。

注意事項:

1、過飢過飽或過於疲勞不可灸,醉酒者不可灸;

2、艾灸前後應多喝些溫開水,不要吹冷風,不要吃寒涼生冷食品;

3、灸時和灸後注意保暖。

2019年三伏灸的時間:

初伏灸: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

中伏灸: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

末伏灸: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

另外先提前告訴大家,做三伏灸的最佳時間為午時前後,每伏的第1天效果最佳,一定不要錯過哦!

雖然三伏灸的療效比平時更快,但是切記「三伏灸」是個連續鞏固的過程,保證頻次對療效至關重要。尤其是打算用三伏灸來冬病夏調的朋友更要保證頻次。

回復【名方】送你「十大名方

覺得不錯,請點贊

100萬人都在看

注意:本文所用為基本方,使用前請諮詢醫生指導。商務合作請聯繫 謝經理:18670002202(微信同號)

本文由養身參考整理髮布

轉載必須註明來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