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自製泡酒銷售成風,如何保證安全?

原標題:自製泡酒銷售成風,如何保證安全?

雲南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不少民眾已經形成了自製泡酒的習慣。不僅如此,許多中餐廳和酒產品店也有泡酒在售,且大多以保健功效為賣點,添加的原料也是多種多樣,價格差異明顯。對於泡酒市民的看法如何?什麼樣的泡酒才算安全?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泡酒原料多樣 價格差異明顯

在位於新聞路的一家酒產品銷售店裡,銷售著各式各樣的白酒,包括高粱酒、玉米酒等等。負責人顧女士介紹,這裡銷售著楊梅泡酒、人蔘泡酒和藥酒3種泡酒,其中楊梅泡酒50元/公斤,藥酒200元/公斤,人蔘泡酒290元/公斤,由於泡酒均為自製,產量有限,價格要高於白酒。

當被問到哪款泡酒最好賣時,顧女士指了指櫃檯處的一瓶藥酒。她稱,這種藥酒配方為祖傳,用的原料也是家鄉紅河州的本地野生藥材,具有祛風濕、消炎鎮痛、活絡筋骨等功效,既可以外服也可以內服。儘管這款藥酒採用了許多中藥材,但顧女士並未解釋採用了哪幾種中藥材。

不少民眾有著自製泡酒的習慣。家住澄江的趙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他告訴記者,自己平時會用藍莓、楊梅等水果來泡酒喝,由於對中藥材不太了解,不太敢輕易嘗試用中藥材泡酒。「與其用來泡酒,不如老老實實當作藥材來服用,這樣比較安全些。」

此前媒體有關於飲用泡酒引發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導。對於部分自製泡酒的民眾來說,選擇楊梅酒、枸杞酒、瑪卡酒等較為常見的泡酒成了穩妥的選擇。此外,也有的消費者會購買帶有包裝和出廠日期的包裝酒。主打養生、健康概念的配製酒、發酵酒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在環城南路家樂福超市內,銷售員告訴記者,像勁酒這類保健酒銷量一直都很不錯,大瓶裝的高端白酒銷量則較為低迷。

101種原料可用於配製酒生產

什麼樣的泡酒才算得上安全?雲南省衛生監督局食品安全標準衛生監督處處長柴劍波介紹,泡酒使用的原料,必須符合衛計委發布的葯食同源名單,目前有關機構在進行泡酒市場監管時,也是以該目錄作為重要衡量標準。

從目前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來看,共有101種原料可用於配製酒生產。以蛇泡酒為例,只有烏梢蛇、蝮蛇可作為泡酒原料。相反,三七、天麻、藏紅花、杜仲等不在《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之列,食品經營部門不得用來製作泡酒。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衛計委徵求意見,擬將黨參、肉蓯蓉、鐵皮石斛、西洋參、黃芪、靈芝、天麻9種物質列入葯食同源目錄。

柴劍波表示,正規酒類生產企業的產品可追溯,便於監管,但是對於家庭自泡酒、餐飲店自泡酒的監管尚有許多困難。在實際發生的泡酒食品安全事故中,有的是由於泡酒裡添加了草烏、雪上一枝蒿等非食用物質,還有的是飲酒者誤將專門外用的藥酒內服所造成。

柴劍波表示:「不是所有的中藥都能用來泡酒,藥性過偏、作用劇烈或有毒性的中藥,不能隨便配製藥酒。此外,酒基品質、植物和藥材的配伍、劑量及泡製方法的不同也會對泡酒本身產生影響。建議消費者理性使用原料,了解國家相關標準,不要盲目配製泡酒。」(記者 蔣卓成)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