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穩投資:基建補短板,民投待激活

?

《財經》記者 降蘊彰 | 文 王延春 | 編輯

1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二次全體會議,討論擬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並研究部署一季度經濟工作。會議認為,2019年中國發展環境更加複雜,困難挑戰更多,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政府工作艱巨繁重。

《財經》記者了解到,圍繞2019年一季度乃至全年經濟工作任務,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等部委已經做出部署,將在實施更多減稅,基建投資補短板,彌補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短板,啟動1.39兆元地方專項債發行等多頭髮力。財政部相關負責人透露,2019年減稅主要堅持普惠性減稅和結構性減稅結合,重點減輕製造業和小微企業負擔,支持實體經濟發展。2019年將較大幅度增加地方專項債規模,同時也嚴防地方政府變相舉債。據悉,2019年針對增強消費能力,國家發改委還將就穩汽車、家電消費市場等頒布新措施。

《財經》記者採訪的一些專家認為,2019年中國經濟穩增長的主要措施是“穩投資”和減稅降費,但“穩投資”受到高杠杆率、高資產價格和高環境成本的多方約束,預期基建投資增速反彈大約在10%左右;減稅降費短期效果相比投資提振經濟的力度要弱,但有利於經濟長遠提振。目前關鍵的是,企業和個人都處在信心低迷期,提高資本開支有限,提振民間投資動能是關鍵。專家預測,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呈現前低後高,全年GDP增速大約為6%-6.5%。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這意味著雖然2019年穩增長壓力大,但決策層並未有放鬆房地產的跡象。圖/中新)

補基建短板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濱認為:2019年經濟走勢主要取決於投資。固定資產投資主要包括三大塊:基建投資、製造業投資和房地產投資,三者合計佔中國投資的80%左右。預計2019年基建投資會出現反彈,可能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之一。

投資的重點將是補基建短板。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1月15日闡述,2019年投資重點聚焦五方面:一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建設,加快5G商用步伐;二是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市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脫貧攻堅、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加強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加強民生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推進養老、健康、教育等補短板投資力度;五是加強生態環保和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

按照慣例,每年3月經全國人大審議批準後,將公布當年全國地方專項債發行規模,然後正式啟動發行地方專項債。近期全國人大已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2019年1.39兆元地方債,比2018年1.35兆元的專項債券多出4000多億元,佔到2018年新增債務全部限額的63%左右。吉林省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張依群說,下一步,中央還將增加一部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具體額度會經過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後最終確定,財政部將批準的這部分專項債限額及時下達地方,由地方在預算年度內均衡發債,並要求9月底前完成專項債發行。張依群預估2019年全國發行地方專項債大約是2兆元。中央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發力,不僅提高地方政府專項債新增額度,而且還將在豐富地方專項債券品種方面頒布新的政策措施。

2017年基建同比增長19%,2018年1月-11月滑至3.7%。中國財科院金融研究室主任趙全厚告訴《財經》記者,目前中國基建投資資金主要來自於自籌資金、國家預算內資金、國內貸款等,其中自籌資金佔比過半。自籌資金主要包括城投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2018年基建投資大幅滑落,與中央防範化解風險,嚴控項目合規性,清理地方融資平台,清理規範PPP項目等一系列舉措相關,地方政府融資的“後門”被堵死, 2019年中央通過“開前門”來緩解地方政府融資難。中央還要求政府部門過緊日子,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預算,一般性支出要壓減5%以上,取消政府的低效無效支出。

據悉,2019年還會繼續嚴防地方政府變相舉債。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研究員張明認為,2019年基建投資增速主要取決於中央財政的寬鬆程度和銀行信貸的配套程度,他預估基建投資增速的最終反彈是溫和的,最高在10%左右。

據了解,從2018年四季度至今,國家發改委已批複涉及城市軌道、鐵路、機場工程等領域的一系列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1.2兆元,比如,國家發改委2018年12月下旬批複的武漢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項目,總投資達到1469.07億元,其中資本金佔40%,計587.6 億元,由武漢市政府及經開區(漢南區)、新洲區7個開發區財政資金承擔;資本金以外的資金以銀行貸款為主,並輔以多元化融資模式。

房地產與製造業投資增長有限

中國2018年1月至11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9%,其中,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9.7%、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5%、基建投資僅為3.7%,顯然基建投資拖累固定資產投資。但專家學者們看好基建投資反彈的同時,卻普遍不看好2019年製造業、房地產的投資。

201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這意味著雖然2019年穩增長壓力大,但決策層並未有放鬆房地產的跡象。朱海濱預測,2019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將會跌落到5%左右。

製造業投資增速最近幾個月表現較為強勁,一度達到12%-13%,但朱海濱認為,製造業投資接近兩位數的增速在2019年不可能延續,很可能出現掉頭往下的情況。

2018年製造業投資的最大特點是改建多、新建少。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在節能環保方面的監管越來越嚴,製造業企業並沒有新建擴展產能,而是在做傳統設備的技術改造。張明說,“節能環保導致的技術改造都是一次性的,很難持久。”再加之,美國提出加征關稅對中國出口的負面影響,預計出口貿易對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將會由正轉負,甚至全年經常出現账戶赤字的概率也比較高,因此2019年製造業投資增速不會太樂觀。

一位不願具名的民營企業家告訴《財經》記者,近年來,環保治理“一刀切”現象極為嚴重。中央環保督察組在全國各地整改汙染企業,部分地區的環保督察組甚至出動無人機進行全方位無死角偵查。各地環保督察對製造業企業、尤其是民營製造業企業極為嚴苛,不少省份並非按照環保指標來控制,而是以行政主導的方式,強令企業關停,在此過程當中很多民營企業都被關掉了。即便有通過環評留存下來的部分中小企業,也由於上遊原材料普遍漲價和相關企業關停,在生產製造成本上承受壓力,很難維系正常運營。

賽意企業研究所研究部主任、武漢大學財稅和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唐大傑剛完成在長三角、珠三角的製造業調研,調研的範圍包括3家年銷售額超過200多億元的製造業企業,更多的則是年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一兩億元以上的中小製造業企業,調研結果顯示,這些大中小製造業企業的經營規模都在縮小、經營業績下滑。“製造業企業總體感覺非常不樂觀。”唐大傑對《財經》記者說。

學者普遍不看好2019年製造業投資還有一個原因,2018年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官方的PMI指標顯示,12月全國製造業PMI為49.4%,較11月繼續下滑0.6個百分點,不僅降至榮枯線下,也創下2016年3月以來新低、2009年以來同期新低,唐大傑說,這表明整體上製造業景氣已經明顯轉差。

PMI全稱為採購經理人指數,是以百分比來表示,主要是綜合企業新訂單指數、生產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主要原材料庫存指數等分類指數加權而成。國際上認定50%為榮枯分界線,也就是經濟強弱的分界點:當PMI高於50%時,被解釋為是經濟擴張的信號;當PMI低於50%,則表示經濟開始收縮。PMI往往是經濟監測的先行指標,可以提前反映經濟變化趨勢,幫助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進行各種投資決策、進行階段性研究預測等等。

有專家提示《財經》記者,國家統計局更多的是統計大型製造業企業的情況,實際上,目前中國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生存處境是非常艱難的,所以官方公布的PMI指數還較為樂觀,2018年全年的製造業PMI為50.9%,處於榮枯線之上。唐大傑說,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12月的PMI已經開始收縮,這表明整個中國製造業、乃至中國經濟情況,都極為不樂觀。

事實上,2018年12月國家統計局突然叫停廣東省發布PMI指數,就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廣東是中國製造業中心,是在2011年11月開始對外發布 PMI,該省發布的 PMI被業內認為是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官方PMI之外,能反映中國製造業以及中國貿易出口的一個關鍵風向指標。廣東省在2011年發布PMI時,曾公開聲明,該指數是對全省1000家重點企業的調查計算才得出的,廣東發布的PMI指數,可以幫助本省經濟政策制定者、企業和分析師,準確預測全省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趨勢。

在廣東發布PMI指數被叫停之前,從2018年3月開始,該省公布的PMI出現下滑,到8月下滑為49.3%,是自2016年3月以來該指數第一次回落至榮枯線下。具體到製造業企業訂單指數、出口指數,實際上是從2018年5月開始,廣東省的整個製造業企業訂單指數就呈現下行趨勢,而在一個月之後,廣東省的整個製造業企業出口訂單指數就跌至榮枯線下。

從廣東到唐大傑調研的珠三角、長三角,以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12月的PMI,可以看出,整個中國製造業確實已經遇到了很大的麻煩。

1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2018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1%,同比漲幅比上年擴大0.5個百分點;PPI同比上漲3.5%,漲幅比上年回落2.8個百分點。2018年下半年,PPI同比漲幅已經連續六個月收窄,創下自2016年10月以來的最低值。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薑超這樣分析,2018年四季度以來,中國通縮風險明顯升溫,預計2019年PPI或將重現負增長,在1月PPI就可能會由正轉負。

發掘民間投資潛力

國新辦1月15日舉行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新聞發布會,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巨集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鶴新都明確表示,2019年要重點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許巨集才表示,2019年要堅持普惠性減稅和結構性減稅相結合,並重點減輕製造業和小微企業負擔,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朱鶴新說,2019年要精準把握流動性的投向,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的作用,做好定向調控和“精準滴灌”,特別是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領域的支持力度。

結合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會議強調要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鼓勵中小企業加快成長,多位專家分析,現在重點針對民營企業釋放的大規模減稅、降低社保稅率,以及定向信貸寬鬆等諸多政策利好,表明中央正在大力破除民營企業發展障礙,提升民間投資的積極性。

現在中國民間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超過六成。在2003年-2011年,中國民間投資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速,曾是中國經濟增長中最具活力部分。從2012年開始,中國民間投資增速開始下滑,2015年下滑至10.1%,到2018年1月-11月,中國民間投資增速已經下滑至8.7%。新時代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對《財經》記者說,現在中國民間投資仍有較大的增長潛力,在大力度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後,對製造業發展將有促進作用。

全國工商聯近期公布的《民營經濟40年發展歷程和經驗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中國民營企業數量為3037萬家,從業人員達3.6億人,個體工商戶超過了7000萬戶。2017年,中國民營工業資產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總資產的42%,所有者權益佔55%,營業總收入佔55%,利潤總額佔53%。現在民營企業已佔到全國製造業投資的85%以上,助推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和製成品出口國。

一些專家認為,目前民營企業和個人的信心較為低迷,在短期內,預計減稅給民營企業和個人帶來的好處,不會很快轉化為投資和消費,而會轉為儲蓄。但從長期來看,減稅降費對提振民營企業和個人的信心大有益處。

多位專家分析提示,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也是中國製造業從低端向中高端更新的過程,對於民營企業來說,要實現從低端製造業向中高端製造業轉型,將要經歷一個陣痛的調整過程。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表示,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慢,企業經營越來越困難,背後深層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新舊動能轉換出現了空檔,而企業要尋找新的動能,就必須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他提出,“如何把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運用到企業生產過程中去,而不僅僅應用在人們的生活和消費場景當中,是未來企業創新發展需要著重考慮的。”

(本文首刊於2019年1月21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