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鄭州將打造環城六大生態片區,為城市提供氧源、冷源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鄭州市區,高樓林立,空氣不暢,於是夏天比郊外更熱,冬天又是霧霾多發。為了改善空氣環境,緩解城市熱島效應,鄭州市將建設環城六大生態片區作為鄭州市域大規模氧源和冷源。《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森林生態系統規劃(2019-2025)》(以下簡稱《規劃》)提出,生態片林與城市風道聯繫,建立城市風道系統,緩解主城區冬季霧霾及夏季熱島。

現狀丨城市建成區已成大“熱島”,綠島面積僅佔16.44%

前段時間的連續高溫,想必大家都心有余悸。而在鄭州市區,高溫的程度更是被放大。而其背後看不見的推手,則是城市熱島效應。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城市熱島效應,指的是城市中的氣溫明顯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該問題正變得愈發突出,尤其是到了夏季,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與健康狀況。而從全球變化的趨勢上來看,全球二氧化碳濃度的增高,導致溫室效應加劇,城市熱島效應變得尤其嚴重。

《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森林生態系統規劃(2019-2025)》專門對鄭州市熱場空間分布特徵進行了研究。城市熱島主要集中分布在鄭州市的城市建成區;城市熱島還呈東西向分布在鞏義回郭鎮、大峪溝至滎陽賈峪鎮沿線地帶的工業及人口集中區。

鄭州市相對亮溫等級以弱熱島和中等熱島為主,綠島面積僅佔16.44%;強熱島面積較大,佔24.47%;綠島與弱熱島主要分布在鄭州市防風固沙林面積較多的東部區域、森林面積較多的西南山地及沿黃河濕地地帶。

解決熱島效應的一個有效辦法,便是建設城市通風廊道。它是以提升提升城市的空氣流動性、緩解熱島效應和改善人體舒適度為目的,為城區引去新鮮冷濕空氣而構建的通道。

規劃丨建設環城六大生態片林,將成為市域大規模氧源和冷源

此次《規劃》特別提到了通風廊道建設方案。鄭州市主城區將規劃兩級通風廊道,並在城市四周規劃與通風廊道連接的楔形綠地和環形綠地,緩解城市熱島和霧霾,將周邊清新空氣通過通風廊道進入主城區,改善主城區環境。

通風廊道的建設,與鄭州各個區域的主導風向密切相關。據了解,鄭州主導風向為東風,但局部不同區域的主導風向也有所不同,其中中心城區東部以東北-西南風向為主,而中心城區北部,西部則以東-西向風向和東南-西北風向為主。在海拔較高的西南部,主導風向為東-西風向,最高風速可達3.3m/s-4.3m/s範圍。

根據規劃,鄭州市將構建環城六大生態片林建設。其主要功能,是構建鄭州市城區的氧源和冷源,促進新鮮空氣流入市區。生態片林與城市風道聯繫,建立城市風道系統,緩解主城區冬季霧霾及夏季熱島。

那麽,這六大生態片區都在哪裡?大河報記者了解到,這是以城市潛在通風廊道為基礎,結合南水北調中沿線水源地及乾渠沿線生態保育帶形成的鄭東生態片林、邙山-古滎生態片林、嵩山-尖崗生態片林、具茨山-觀寨生態片林、八崗生態片林以及雁鳴湖生態片林。

將來,這六大生態片區,都將成為鄭州市域大規模氧源和冷源。根據東西、南北、西北東南和東北西南四個風向通風路徑綜合分析,東風和西南風向通風路徑有助於改善全市範圍的風環境,而南風和東南風向通風路徑貫穿於城市內部,通過打通南北通風廊道,助力改善多個片區的通風效果,從而改善主城區的生態環境。

而通風廊道的植物選擇,將以綠量大、滯塵能力強的植物為主。種植結構疏透式和密林式相結合,利於風力的通行和汙染的淨化。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沈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