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檳榔在口,精神抖擻?內含一類致癌物,別再吃了…

近日,一份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下發的《關於停止廣告宣傳的通知》在網上廣為傳播。該文件提到,湖南所有檳榔生產企業即日起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且此項工作必須在3月15日前全部完成。

據澎湃新聞核實,該通知確系協會3月7日所發。



《通知》寫道:

為落實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檳榔)行業相關企業的行政指導會議及常務理事會特別會議精神,所有企業即日起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停止發布的媒介平台包含且不限於報紙、電台、電視台、高速公路、機場、鐵路列車、地鐵、公車、網路平台、電子屏、店招、影院、計程車頂等。


曾幾何時,「檳榔加煙,法力無邊;檳榔泡酒,永垂不朽」這個在民間流傳的段子為小小的檳榔果賦予了神奇的光芒,怎麼就被「封殺」了?


其實,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的這一通知來得並不突然。就在2019年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就在印發的《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中提到「在有咀嚼檳榔習慣的地區,以長期咀嚼檳榔對口腔健康的危害為重點,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和口腔健康檢查,促進牙周、口腔黏膜病變等疾病早診早治。」


檳榔究竟有多大危害?


據新華社報導,早在2017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致癌物清單時,已將檳榔果列入一級致癌物。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黏膜科教授、中華口腔醫學會副秘書長劉宏偉也表示,我國南方一些省份的群眾有咀嚼檳榔的習慣,從而導致了口腔癌的發病率增高。前期檳榔鹼先逐漸導致口腔黏膜纖維化,患者會有張口受限、舌活動受限、黏膜彈性喪失及潰爛等表現,也有疼痛、影響進食等痛苦。這是口腔癌發生前的癌前病變。且檳榔成癮性強,時間久了可以轉化為口腔癌。


世衛組織也將檳榔列為一類致癌物


2017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在官網上公布一份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的致癌物清單。根據該清單,檳榔果被歸為一類致癌物。



什麼是一類致癌物?

看看與它同級別的致癌物就知道了


圖:新京報

檳榔為何會致癌?


我們常說的檳榔,是檳榔樹上結的檳榔果。新鮮採摘的檳榔,橢圓,青綠色,也稱為「青果」。將「青果」分成兩半,去除果核,加上荖花(販賣時稱為榔葉)包裹的石灰,就製成了大家常吃的檳榔。在我國,嚼檳榔主要流行於台灣、湖南、海南、福建等地。


檳榔為什麼會導致口腔癌呢?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黏膜科教授劉宏偉說,檳榔嚼物一般由檳榔果、老花藤和煆石灰組成,有的地區還在其中摻加一些烤煙和香料。其中的添加劑如石灰、丁香、煙葉和檳榔籽中含有一些致癌因子,口腔癌的發生與嚼檳榔的時間和檳榔在口腔內滯留的時間呈正比。


圖:新京報


果殼網也在一篇文章中列出了3個主要原因:


1物理性損傷

咀嚼檳榔時,檳榔纖維的摩擦會造成口腔粘膜的局部外傷和粘膜損傷。長期咀嚼檳榔,會導致損傷遷延不愈,形成局部的慢性損傷,從而引起慢性炎症、氧化作用增強和細胞增殖。研究表明,咀嚼檳榔者口腔粘膜細胞脫落頻率明顯增加。


2生物毒性

檳榔含有大量的多酚和多種生物鹼,其中檳榔鹼是最主要的成分,約為乾檳榔凈重的1%。檳榔鹼能明顯促進上皮細胞的凋亡,並干擾細胞外基質大分子(膠原、彈性蛋白等)的沉澱和降解過程。此外,與檳榔一同咀嚼的荖花和石灰也有一定的基因毒性。主要是由於其中含有的亞硝胺、丁香性多酚、活性氧化劑共同作用所致。


3與煙草的共同作用促進癌症

單純咀嚼檳榔即可明顯促進口腔癌的發生,而同時吸煙的檳榔愛好者發生口腔癌的幾率更高。吸煙本身也是口腔癌一個單獨的危險因素。研究表明,咀嚼含煙草的檳榔,唾液中的毒性物質會顯著升高,對細胞DNA合成等過程有明顯的破壞作用。

除了帶來口腔癌的危險,嚼檳榔還會帶來一些其他影響。


對牙齒本身不好:長期嚼檳榔,對牙齒磨耗嚴重。

對牙周不好:檳榔汁跟石灰混在一起,容易形成牙結石,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影響牙周健康。


對口腔黏膜不好:輕則可能引起粘膜病變,重則演變為口腔癌。


對顳下頜關節不好:長期咀嚼會加大顳下頜關節負重,引起關節彈響,疼痛等癥狀。嚴重時還可導致關節盤穿孔。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檳榔部分成分會損害味覺神經與唾液分泌,影響消化功能。

檳榔的流行與廣告有何關係?


本次引發關注的《關於停止廣告宣傳的通知》所在的湖南省,就是嚼檳榔較為盛行的省份之一。


2018年年初,該省新化一4歲男孩邊蹺二郎腿邊嚼檳榔邊抽煙的視頻,就曾在網上引起熱議。


據瞭望智庫報導,湖南非檳榔產地,然而,在近20年裡,這種小小的果實掀起的狂熱久久不見降溫——大街小巷時常能看見已經乾癟的檳榔渣;熟人相見,遞煙不如遞檳榔。「檳榔加煙,法力無邊」也是湖南人常說的一句話。


《湖南地區食用檳榔流行病學研究》數據顯示,湖南省居民嚼檳榔率為38.4%。原中南大學湘雅附二醫院副院長凌天牖教授團隊調查結果比較保守,約為15.6%。

除了湖南,我國台灣地區,嚼檳榔也較為流行。根據瞭望智庫的報導,世衛組織引用的一項調查顯示,台灣口腔與咽喉癌症病例不斷增加,其增長幅度與檳榔果銷售了增長趨勢平行。根據CNN的報導,在台灣,10名口腔癌患者中,有9名有咀嚼檳榔的習慣!



廣告起了多大作用?


「口味王"也連續三年冠名湖南衛視春晚


據中國消費者報報導,對於整個檳榔行業來說,廣告宣傳在促進檳榔消費中起了重要作用。除了電視和網路,在湖南,線下廣告更是鋪天蓋地。


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原院長黃升民教授表示,廣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消費者的決策和行為,使其「認識——了解——購買」。廣告中,「湖南人更愛吃的檳榔」等說法,會吸引著沒嘗過檳榔的消費者去買,誘惑著習慣嚼檳榔的人去試試其他品牌和口味。


同時,在「檳榔在口,精神抖擻、返老還童」等類似廣告語中,檳榔的危害性被剔除,成為了無害、甚至有益的食品。



檳榔是我國的一味傳統中藥,《本草綱目》裡也專門記載了檳榔這味葯。然而檳榔作為中藥,用量很少,無法和湖南人長期嚼食的量相比。然而有些商家卻利用這一點,為自家商品打上「健康」的標籤。


看完這些後,你還會嚼檳榔嗎?

安安妹是不敢的,提醒各位

零食千千萬,安全第一條

精神再抖擻,患了病也得不償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