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愛恨湖南檳榔:是地方支柱產業 還是一級致癌物?

  愛恨湖南檳榔: 是一級致癌物 還是支柱產業?

  [ 目前檳榔產業還處於快速發展期,年均增速超過30%,離成熟期至少還有十年時間。 ]

  記者 劉浪

一邊是中藥,一邊是一級致癌物,小小的檳榔有著截然相對的兩面性 視覺中國圖一邊是中藥,一邊是一級致癌物,小小的檳榔有著截然相對的兩面性 視覺中國圖

  黃群最近的情緒糟糕極了,他原本正在籌劃做一款主要針對年輕人的“網紅”檳榔,但前不久一位最親近的朋友被診斷患上了口腔癌,很多人都說與長期吃檳榔有關,這讓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猶豫和不安之中。

  “檳榔真的有毒?真的會致癌?那做檳榔就是掙昧良心的錢嗎?政府為什麽還鼓勵發展?”他對第一財經1℃記者發出一連串疑問,但又像自言自語,無需答案。

  黃群身後是檳榔產業園,他原來的家就在那裡,因產業園建設,他家獲得數額巨大的拆遷款,多位家人在檳榔企業工作——檳榔已經成為黃群家鄉湖南省湘潭縣的一大支柱產業,該縣提出一個5年到500億元產值規模的發展計劃。

  一級致癌物?

  在中國,檳榔是一味傳統中藥,曾被稱為四大南藥之一,並被收入《中國藥典》;然而,檳榔致癌的話題卻在最近又一次成為熱點。

  據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的新聞稿《“嚼檳榔與口腔癌”湖南現場調研會在湘雅醫院召開》稱,4月13日~14日,中華口腔醫學會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前往湖南省開展現場調研工作。中華口腔醫學會會長俞光岩表示,湖南省一直以來都是口腔癌的高發省份,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年收治口腔癌患者的比例是在全國領先的。粗略統計,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病房現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長期、大量咀嚼檳榔病史,這個比例非常驚人,腫瘤防控的形勢非常嚴峻。

  上述數字觸目驚心,但檳榔致癌的說法則早已有之。2003年8月,隸屬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發表報告,認定檳榔為一級致癌物,將其與煙草、酒精等致癌物列為同一類。

  但這一結論在檳榔生產大省湖南並未得到統一認可。至今,湖南的檳榔企業和行業協會的觀點都是,WHO的結論主要源於對印尼等國檳榔製作和食用習慣的調查,而湖南以生產和食用乾果檳榔為主,沒有被納入調研樣本。

  不過,早在1986年,湘雅醫院就發現因咀嚼檳榔導致的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病例,以及隨後回訪發現口腔癌病例。

  2014年1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黃龍、翦新春在《國際口腔醫學雜誌》發表的論文《檳榔致癌物質與口腔癌》提到:咀嚼檳榔引起口腔癌緣於檳榔中的檳榔鹼、檳榔鞣質、檳榔特異性亞硝胺和活性氧等具有細胞毒性、遺傳毒性、致突變性和致癌性。含鞣質的檳榔多酚是檳榔的主要致癌成分。咀嚼檳榔可引起口腔黏膜下纖維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OSF是一種癌前病變,經過長期的慢性病理過程可惡變為口腔癌。檳榔咀嚼過程中可產生大量的活性氧,造成DNA氧化性損傷和激活癌基因的方式促進癌症的發生。

  一邊是中藥,一邊是一級致癌物,小小的檳榔有著截然相對的兩面性。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藥協會高級顧問李連達指出,“嚼檳榔”與“檳榔入藥”的根本區別,包括加工、炮製及用藥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他認為,食品檳榔用石灰水浸泡,再加強鹼性、刺激性很強的香精、香料等,這些輔料有致癌物質,且易引起口腔黏膜損傷;而中藥檳榔則須經炮製、加工、提取、除雜,有明顯的解毒作用。

  國內最大的檳榔果種植地是在海南省,而不產檳榔的湖南省則成為了國內最大的檳榔生產加工地。湖南省生產、食用的主要是乾果檳榔,加工過程中加入了較多的輔料。

  一方面,生產乾果檳榔的湖南省成為了最大的檳榔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另一方面,湖南也成為食用乾果檳榔最大的省份,而咀嚼乾果檳榔引發口腔癌變已經被臨床驗證。

  據湘雅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天心分部提供的資訊,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曾對湘潭進行過調查,發現嚼檳榔者中66%有口腔黏膜病變,而不咀嚼檳榔者的這一數據僅為1.5%。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是一種慢性、隱匿性、具有癌變傾向的口腔黏膜病,癌變率為7.6%~10.45%。據粗略估計,湖南60%的口腔癌患者與嚼檳榔有關。

  長沙市中心醫院腫瘤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鄧立勇介紹,根據湖南省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最新發布的湖南省腫瘤統計數據,湖南省腫瘤粗發病率為213.2/10萬,粗死亡率為142.03/10萬。全省每年約有15萬的新發癌症患者,有近10萬癌症患者死亡。其中,口腔癌在男性發病率中位列第七,被稱為“湖南的特色腫瘤”。

  更為令人憂慮的還不止這些數字。

  湖南省口腔醫學會會長翦新春教授表示,湖南省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檳榔加工、消費基地,檳榔的消費水準幾乎與香煙並列。過量、過長時間的咀嚼檳榔對口腔健康威脅極大。自1984年在中國大陸地區發現因咀嚼檳榔導致的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病例,以及隨後回訪發現口腔癌病例以來,湘雅醫院的口腔癌患者逐年快速增加,並且患者發病年齡有非常明顯的年輕化趨勢。

  支柱產業

  湖南並不出產檳榔,但檳榔產業已成為該省一些地方的支柱產業。

  湘潭是湖南人嚼檳榔的源頭,食用檳榔在湘潭已有400年的歷史。據稱,因為湖南氣候比較潮濕,而檳榔有驅濕驅寒的作用,所以造成了嚼檳榔的習俗。湖南檳榔原料主要來自於海南。我國大陸地區檳榔產地在海南省。

  官方統計資料顯示,湖南省2017年檳榔產業的產值規模已近300億元,並且一些地方頒布了相應的激勵政策,產業規模成長迅速,還將繼續擴大。

  湘潭縣檳榔產業的發展情況可以窺探出湖南省對這個爭議產業的態度。

  “打造中國檳榔文化名城,做大做強檳榔產業,確保檳榔產業銷售收入三年實現300億元,五年實現500億元的目標。”2017年8月,湘潭市天易經濟開發區對外發布資訊稱。

  2007年,檳榔文化被納入湘潭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天易經開區介紹,2016年,天易經開區檳榔全產業鏈上交稅收近億元,佔全區稅收總額的10%,檳榔產業全產業鏈從業人員達6萬人,年發放工資約30億元。

  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介紹,入駐天易經開區的部分檳榔龍頭企業率先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湖南省著名商標等榮譽,構成了湖南檳榔食品的第一方陣。截至2017年底,天易全區全產業鏈規模以上企業10家,年製成品超過10萬噸,全產業鏈年產值超130億元。

  產業的強勁發展也讓地方政府熱情高漲。以湘潭為例,湘潭市、縣兩級政府先後下發相關檔案支持檳榔產業發展。湘潭縣成立了檳榔辦,成立湘潭檳榔產業發展長官小組,統籌檳榔產業發展,由縣長任組長。

  湘潭縣財政還聯合檳榔企業和社會資本,發起設立檳榔產業發展基金。同時整合縣內相關專項資金,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以貼息貸款、以獎代投方式,重點支持檳榔產業發展。

  湖南的另一個主要檳榔生產地益陽市,地方政府也頒布了類似的激勵政策。

  黃群正是被政策所感召,設想在天易經開區做檳榔,但朋友罹病的消息給他還沒開始的創業以巨大打擊——一邊是巨大的市場前景誘惑,一邊是產業可能帶來的潛在危害,使得這個年輕人陷入了抉擇矛盾之中。

  標準與未來

  儘管檳榔產業越來越壯大,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回避。

  “湖南那麽多人吃檳榔,但實際上我們對這個產品到底怎麽定位至今都沒有標準,這肯定對產業發展不利——當然,如果大量臨床標準能夠證明檳榔存在可評測的毒害性,那麽這種產業是不是應該鼓勵發展,又是另一個思考。”5月3日,湖南省衛計委一位主管幹部在與第一財經1℃記者聊天時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即使時不時有檳榔致癌的輿論衝擊,但湖南省檳榔產業似乎並未受太大影響,反而越做越大。輿論浪潮中就包含了檳榔定位及其行銷泛濫的擔憂。

  今年3月,長沙市雨花區檢察院檢察長馬賢興在其微信公眾號“山虎說法”上發文《檳榔廣告何時休?》,指出湖南省檳榔廣告已陷入全面失控的尷尬境地,提出應該加大監管,全面禁止檳榔廣告。

  檳榔行銷泛濫的另一面是對檳榔如何定位。湖南省工商局一位主要部門工作人員以個人身份發表了看法,“檳榔如果是藥,那毫無疑問就按藥品來管理,這一塊目前沒有問題;現在的問題是對社會上普遍的食用檳榔該如何定位,如果當是食品,那麽該如何解釋世衛組織的一級致癌物定義、咀嚼檳榔可導致口腔癌的臨床報告等資訊?因為食品就應該是無毒無害的。”

  湖南省十二屆人大代表趙羅海於2017年湖南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上提交了《關於盡快頒布“食用檳榔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和“食用檳榔生產規範”的建議》,湖南省衛計委2017年5月在回復該建議時提到,“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食品應具備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基本條件。國家目前是將檳榔定位為藥品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進行管理,沒有把檳榔列入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目錄。”

  湖南省一直想制定食用檳榔的地方標準,但情況並不樂觀。

  2013年,湖南省原衛生廳開展了立項後的審查論證工作,組織了5次專家集中審查論證,研究食用檳榔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製修訂問題,但均未獲得專家組審查審定,主要是對檳榔的安全性和食品定位存疑。專家認為檳榔與香煙類似,建議將檳榔歸入嗜好品進行管理。

  2015年,湖南省衛計委再次啟動標準立項工作,但先後被當時的國家衛計委相關部門予以否定。2015年5月,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在書面答覆中表示,“鑒於國際權威醫學機構業已定論,請你省依法、審慎決策。”

  2015年5月,湖南省重新啟動《食用檳榔生產衛生規範》的制定工作。

  2016年6月底,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告知湖南省衛計委,認為食用檳榔目前在我國的安全性和食品的定位尚不明確,要求暫停製修訂與食用檳榔有關的一切食品安全標準。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計委與湖南省政府就檳榔標準和科研立項問題進行了會談,國家衛計委有關長官表態將配合湖南對食用檳榔開展食用安全性研究,明確檳榔的定位。

  目前,湖南省的食用檳榔地方安全標準尚未完成制定。湖南省衛計委認為,檳榔的食品定位和安全性尚不明確。

  而對於食用檳榔的宣傳推廣,目前也沒有特別的約束條款,一切跟普通食品無異,有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在其產品包裝上標注警示語,提醒長期過多食用檳榔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但只有少數產品有這類標識,且一般標注並不醒目,而對“致癌”隻字不提。

  不過,湖南的檳榔產業仍在不斷壯大。僅湘潭縣,就在天易經開區農產品精深加工園選址1~2平方公里,建設檳榔產業園和檳榔產業孵化器,作為檳榔全產業鏈發展的主要載體。

  今年4月,在2018年博鼇亞洲論壇期間,湖南口味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陳義提到,目前檳榔產業還處於快速發展期,年均增速超過30%,離成熟期至少還有十年時間。他預測,未來這個行業至少將達到千億級的市場容量。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