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醫案練習【第590期】

醫承有道用中醫改變生活

今日練習

劉某,男,30歲,1966年3月18日初診。胃脘疼痛四五年,伴見汗出惡風,左臂疼痛,胸脅滿悶,脈弦滑、左浮細。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原醫案

佟某,男,63歲,1965年7月6日初診。因慢性腎炎住某醫院,治療3個月效果不佳,尿蛋白波動在(+)-(+++),無備要求服中藥治療。

近症:四肢及顏面浮腫,皮膚灰黑,腹大臍平,納差,小便量少,汗出不惡寒,舌苔白膩,脈沉細。

處方:麻黃12g,生薑10g,大棗4枚,炙甘草6g,生石膏45g。

上藥服2劑,大便得通,噁心已,胸脅苦滿減,精神好轉。堅持服藥28劑,黃疸退,查肝功能完全正常,舊有肝病亦隨之而愈,約1個月出院。

按語

皮膚灰黑,腹大臍平,納差,小便量少,外邪內飲。不惡家,汗出,陽明裡熱。脈沉,舌苔白膩,四肢及顏面浮腫,水飲內停。此屬水飲內停,外邪鬱表,鬱久化熱,為越婢湯方證。

學習經典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各家論述

《醫方集解》:此足太陽葯也,風水在肌膚之間,用麻黃之辛熱以瀉肺;石膏之甘寒以清胃;甘草佐之,使風水從毛孔中出;又以薑棗為使,調和營衛,不使其太發散耗津液也。

《金匱要略方義》:本方為治療風水而肺胃有鬱熱之主要方劑。風水為病,乃風邪外襲,肺氣不宣,水道失調,風水相擊於肌表所致。治當解表祛風,宣肺行水。方中以麻黃為君葯,發汗解表,宣肺行水;佐以生薑、大棗則增強發越水氣之功,不僅使風邪水氣從汗而解,尤可藉宣肺通調水道之力,使水邪從小便而去。因肺胃有熱,故加石膏以清其熱。使以甘草,調和藥性,與大棗相伍,則和脾胃而運化水濕之邪。綜合五葯,乃為發越水氣,清泄裡熱之劑。

——END——

推薦閱讀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