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營養補充因人而異 盲目模仿適得其反

「老茶客」也應喝白開水補充水分

飲食習慣好,膳食結構合理,營養攝入均衡,就會少生病或不生病;相反,不當的飲食習慣會造成營養失衡,破壞身體機能,長期如此,大病就會找上門來。

日前,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來了一名糖尿病患者,檢查發現,患者血糖指標在15至20個部門之間。經過治療,血糖指標得到控制,患者出院回家。

患者回家後沒幾天,血糖便回升。再次住院,血糖被控制下來,而回家又升高,如此反覆,醫生也很納悶。詳細詢問了解到,該患者回家不斷吃糯玉米和芝麻糊。

不少市民認為,玉米和芝麻等屬於粗糧,對控制血糖有益。事實真是如此嗎?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營養師蘇敏表示,不少市民對營養補充一知半解,形成錯誤的飲食習慣,引發大病。上述患者每餐吃兩個糯玉米或者一碗芝麻糊,都是提升血糖的「罪魁禍首」。

遠離營養誤區

人體需要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及水七大類。記者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市民認為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水是「好東西」,脂類(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鹽是「壞東西」。

「營養素對人體來說,沒有好壞之分,都很重要。」蘇敏說,以脂類為例,包括油脂和類脂。油脂又包括玉米油、花生油、豆油、菜籽油及豬油、牛油、雞油、羊油等,不少市民一年四季以植物油為主,很少吃甚至不吃動物油。事實上,植物油和動物油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許多菜品特別是素菜,用動物油烹飪對身體更好,使用植物油反而易引發炎症。

「對於經常用腦的人來說,多吃動物油可降低患老年疾呆症的可能。」蘇敏說,她燒菜大多時候用動物油(用肥肉熬出來的油),既增加飽腹感又補腦。

談到碳水化合物,很多人知道攝入過多會長胖、血糖升高。但是,飲酒過量時,應食用米飯或者麵條等幫助酒精排出,可減少對肝、胃的傷害。

此外,水是人體重要組成部分,但很多人的補水方式卻是錯誤的。不少市民認為喝足夠的菜湯、吃足量的水果、喝大量的茶水,就能補充水分。「補水的主要途徑是喝白開水,喝足量的白開水可以減少人體內多餘的脂肪,起到血管降脂的作用。」羅敏說,即使成天抱著茶杯不放的「老茶客」,也要喝一定量的白開水。

記者採訪發現,有市民一年四季炒菜不放鹽,隻食用少許醬油。家住東興區東風路的陳女士聽說鹽會升血壓、硬化血管,她炒菜都不放鹽了,個別腥味重的菜,隻放少許醬油。

蘇敏說,鹽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一旦缺乏會引起機體代謝紊亂,影響機體功能,不可用醬油替代。而且,夏天易出汗,帶走的鹽分較多,更應及時補充。蘇敏透露,入夏以來,她和同事們每天補充適量的海鹽,讓身體達到鹽平衡。另外,無機鹽也是人體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日常飲食中缺少奶製品、綠葉類蔬菜、堅果、食用鹽、五穀雜糧和肉類、蛋類等,便無法補充無機鹽。

營養補充要正確

不少市民認為精米、精面和高蛋白是「好東西」,豬肉、動物內臟都是「不良食品」。蘇敏表示,血糖高的市民不宜食用熟麥片、芝麻糊、八寶粥、蛋糕等,可增加足量的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血糖;IT從業者、科研人員等長期用腦,適量補充動物脂肪有益身體健康,不宜隻食用高蛋白、精米、精面;而尿酸過高者,則不宜食用高蛋白,碳水化合物更益身體健康。

專業人士認為,血糖高的人應以肉、蔬菜為主,每天補充適量的膳食纖維,對增加胰島素有作用。精米、精面對癌細胞和心血管疾病有「營養作用」,謹慎食用。

華西醫科大學退休教授何才偆認為,營養補充講究「平衡」,即內平衡、外平衡和內外平衡。個體不一樣,營養補充方式各不相同,不要道聽途說,盲目模仿,否則會適得其反。(記者 鄒明 文/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