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藥注射劑:臨床數據缺失 再評價成最後的“救命稻草”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步長製藥董事長趙濤花數千萬元將女兒“送”進美國名校事件持續發酵的同時,步長製藥及其主要產品中藥注射劑也受到關注。

作為時代的產物,中藥注射劑引起的不良反應事件近年頻發,政策層面也開始逐漸收緊對中藥注射劑的使用。在北京鼎臣管理谘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看來,臨床數據缺失,安全難以保障是大部分中藥注射劑面臨的最大問題,而遲遲未實際鋪開的中藥注射劑再評價工作,可能是生產企業最後的“救命稻草”。

中藥注射劑安全事件頻發

近幾年來,中藥注射劑頻繁出現藥品安全事件。

2006年,曾在臨床中用於清熱、解毒等魚腥草注射液引起多例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並出現數例死亡,這直接導致當年6月魚腥草注射液等7種注射劑被監管部門緊急叫停。數月後,魚腥草注射液被當時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解禁,但只能用於肌內注射,還須在藥品使用說明書上加注“警告:本品可能導致嚴重過敏反應!”字樣的警示語,並須標明對本藥品有過敏者、孕婦、兒童禁用。更早之前,魚腥草注射液不良反應事件就已經出現,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數據庫中有關魚腥草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應病例報告曾一度達到數百例,其中以過敏反應和點滴反應為主。

2015年,江蘇蘇中藥業生產的生脈注射液在廣東引發多名患者不良反應。數據顯示,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數據庫共收到生脈注射液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病例報告508例。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病例報告中,過敏反應問題較為突出。

2017年9月,紅花注射劑和喜炎平注射劑四批次藥品在山東、新疆、甘肅等多地注射後出現十多例寒戰、發熱等不良反應,被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緊急召回。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7年)》顯示,2017年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注射劑和口服製劑所佔比例分別是54.6%和37.6%;2017年中藥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按照給藥途徑分布,靜脈注射給藥佔84.1%。

北京鼎臣管理谘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表示,臨床數據缺失是中藥注射劑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這就無從證明注射劑產品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缺乏數據支撐,企業每往前走一步都十分困難,拿數據說話是最直接的,但其實一些企業並不敢去做臨床(試驗)。”

安全事件頻發的同時,中藥注射劑市場不容小覷,以前文提及的生脈注射液為例,根據中國市場調查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早在2009年,生脈注射液的年市場容量就已經達到12億左右。另據新康界披露的數據顯示,2013-2016年國內注射劑市場年複合增長率為6.7%,至2016年,國內注射劑用藥規模達7577億元,同比增長8.1%。按照增長情況計算,2018年的注射劑用藥市場已經突破兆元。數據顯示,中藥注射劑在其中所佔據的份額約在12%左右,這也就意味著,中藥注射劑市場規模或已突破千億元。

中藥注射劑企業業績不佳

在頻繁發生不良事件的同時,政策層面對中藥注射劑也逐步收緊。近年來公立醫院控費、輔助用藥改革等,中藥注射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2017年9月,各地開始實施新版《醫保目錄》,部分中藥注射劑產品在醫保支付範圍內被限制了可採購使用的醫療機構範圍,且有部分產品在醫保支付範圍的適應證上也受到限制。另外,從2017年下半年起,各省還陸續頒布了重點監控藥品相關文件,中藥注射液成為重點監控對象之一,文件要求控制其使用比例和金額,以降低藥佔比和醫保支付的壓力。

新京報記者梳理部分中藥注射劑代表企業2018年年報發現,政策層面的影響已在企業的財務數據中有所體現。其中,步長製藥主要從事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涉及心腦血管疾病中成藥領域等,旗下擁有腦心通膠囊、穩心顆粒和丹紅注射液三個獨家專利品種,治療範圍涵蓋中風、心律失常、供血不足和缺血梗塞等常見心腦血管疾病。2018年,步長製藥實現營業收入136.65億,同比下降1.44%,淨利潤18.88億,同比增長15.29%。作為步長製藥主力產品的丹紅注射液,截至2017年12月,丹紅注射液因不良反應頻發等原因,已明確被浙江省、安徽省等9個省份納入了輔助與重點監控用藥目錄。這一數字還在擴大,根據多個省份頒布的重點監控藥品和輔助用藥目錄,丹紅注射液被梳理出至少在11個省(市)26次被預警(嚴格監控)、限制使用,甚至隨時面臨停用風險。

昆藥集團2018年實現營收71.02億元,同比增加21.35%,淨利潤3.36億元,同比增加1.65%。昆藥集團也表示,近年來中藥注射劑受到了越來越嚴格的管控,輔助用藥及重點監控目錄也呼之欲出,一旦主要產品被納入,會對銷售規模造成負面影響。

大理藥業主營業務為中、西藥注射劑的生產與銷售,現有20個品種44個規格的注射劑藥品批準文號,具備中藥提取、小容量注射劑、大容量注射劑等生產能力。2018年,大理藥業營收為4.01億元,同比增長47.20%,淨利潤為1070.05萬元,同比下降75.93%,淨利潤出現大幅降低的原因之一便是醫保控費措施、用藥限制政策的影響所致。大理藥業也在年報中表示,隨著國家基本醫療制度改革的深入,中藥注射劑生產企業的生產和銷售受到極大抑製。

專家:中藥注射劑再評價或是最後“救命稻草”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監管部門就已經開始著手解決中藥注射劑的相關問題。

2007年,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中藥、天然藥物注射劑基本技術要求》,2009年、2010年,《關於做好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工作的通知》、《關於印發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生產工藝評價等7個技術指導原則的通知》相繼發布。

2018年3月23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2017年度藥品審評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將研究啟動中藥注射劑再評價,制定再評價技術指導原則。

在史立臣看來,監管層面已經意識到中藥注射劑再評價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可以說,再評價工作已經是中藥注射劑企業最後‘救命稻草’”,以銀杏葉注射劑為例,產品能夠在國外銷售,臨床數據齊全無疑是重要因素。

但由於各種原因,中藥注射劑再評價工作遲遲未進入落實階段。史立臣表示,再評價是很多企業最後的機會,“有數據,有效性就能得到保障,醫療機構也就敢放心使用。”

編輯 趙昀 校對 吳興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