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企業家和投資人剖析滴滴事件

朋友圈被滴滴事件刷屏,平常少發言的企業家和投資人在微信群一吐為快,綜合發言,試做建言,以為參考。

剖析滴滴之錯

滴滴順風車又出事了。又有花季女生遇害。

在任何條件下,生命都不應成為企業和制度試錯的成本,然而滴滴順風車卻一錯再錯。

距離上一次空姐順風車遇害才不到兩個月。滴滴依舊難推其責。依舊是疏懶於管理,凶手之前即被投訴,都無果。

三個月前滴滴也短暫下線了順風車業務,待討伐風聲一過,就堂而皇之恢復了。這回再次“下線順風車業務,內部重新評估業務模式及產品邏輯”,話裡有話,就是改改可能還要上,並非徹底閹割。

這說明,寄希望企業自身自宮是不行的。一紙熟稔於心的公關文稿,把受害人作為偶然的小概率事件,卻不從自身運營機制真正反思。

廣發巨集觀首席郭磊說,滴滴事件的問題在於投訴機制消極作為的成本太低。否則它就不會把客服完全外包給和君縱達,後者基本上遇到問題,有很大動力糊弄過去(節省成本)。

於是,滴滴順風車一面是極低的準入門檻和監管、服務,一面又是真正關係到到大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公共出行服務特殊行業。

電商平台的客服都是外包的,這沒問題,客服就算再沒有責任心,只要買家不打差評,至少不會導致買家的生命受到威脅;而滴滴外包的,是車主資訊的審核崗以及司乘客服崗,客服沒有責任心的話,是真的會要了乘客和司機的命的。這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當下的民事賠償標準太低,恐怕也是企業不懼以人命試錯的原因之一。只要不觸及刑事,就算被下線被取締,過段時間也無非搖身一變換個馬甲繼續而已。

比如UBER,它也有過卡拉馬祖連環殺人案(司機是UBER專車司機),美國官方統計過UBER和Lyft有關的引發公眾關注的犯罪,數量不少。但UBER確實一直被各種官司搞得焦頭爛額,2016年兩場有關乘車安全的訴訟中就賠償了2850萬美元。

滴滴現在的問題在於,一出事情就業務整頓,業務整頓在一定意義上相當於出去躲幾天避風頭了。需要有一個天價處罰和天價賠償讓它意識到它是一個特殊行業。大幅提高命價,才能提升這種公司防範低概率事件的動力。

約束資本之惡

有投資人不乏憤懣:什麽叫“新經濟”?就是攢屌絲的流量,圈屌絲的錢,要屌絲的命。一切為資本服務。

滴滴出行正在計劃上市,尋求至少700-800億美元(大約人民幣4400-5040億元)估值,體量驚人。資本也許無關道德和責任,但人心需要,滴滴請捫心自問,你的道歉是否虔誠?

買辦資本疊加假洋鬼子,既遠離美國企業的不作惡,也遠離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更沒有本土製造業企業的家國情懷。有的只是基於低級趣味的“創新”,利用社會認知的缺陷肆無忌憚地作惡。

而當前所謂獨角獸真正有幾個有科技含量的?

以號稱新四大發明的共享單車為例,僅摩拜和ofo兩家,融資金額合計就超過40億美金,折合人民幣250多億元。按照500元的平均造價,摩拜和ofo融資的錢能夠投放5000萬輛單車,這相當於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座城市所有人口每人一輛單車。

在朋友圈,投資人老易說,這一代新互聯網公司都是有根本價值觀缺陷的。滴滴,趣店,拚多多。。。需要一場殘酷的冬天來埋葬這些速成資本之惡。

上次空姐遇害事件之後他就感慨,滴滴這家公司是有根本價值觀缺陷的,比如:

“1、某些城市司機裡有犯罪或不當記錄的比例過高且缺乏跟蹤性管理;

2、順風車和拚車模式被刻意設計為交友模式,尤其針對女性乘客,有各種引誘性互評,甚至很猥瑣的導向(把共享經濟平台搞成男女匹配社交平台,且不加任何管控,出發點就極為猥瑣);

3、之前針對安卓和蘋果手機的價格歧視。

這裡面有幾條是中國互聯網巨頭公司的通病(譬如對於青少年遊戲的放縱和引誘),也有一些是在獲得壟斷地位之後缺乏競爭的體現。

這裡面監管責任難辭其咎。不僅僅當初聽證合並時,疏忽了公共產品的特殊性,也包括事後的市場競爭再分析和督導。這裡有個特殊原因就是我們一些管理層寄托於一把抓的易管理,而忽略了競爭所帶來的良性發展以及淘汰更新。前段時間美團在上海的嘗試,就間接反映了,儘管,不是終極方案。

滴滴隻不過是這個時代的一個折射。這個時代慢不下來,不敢慢,擔心一失速,問題就爆發。GDP必須一直漲,稅收必須一直增,一切必須穩中向好。而滴滴這些資本催熟的企業也一樣,慢不下來,不敢慢,裡面所有的人彼此裹挾,想贏,更怕輸。恐懼和貪婪是一切發展模式的原動力,恐懼是"體",貪婪為"用",害怕失去的力量,比任何訴求上進的出發點還要深刻,關鍵是,不可自控。我們慢得下來嗎?

滴滴在一些人眼裡,不過工具一枚。它們工具箱裡法寶很多,身契、養蠱券、投名狀。它們身型潮男,進退自如,進可隨意勾圈、攫取開放性紅利,退可滿舌歡呼,收割崩潰性底倉。這一切,好像做夢,又比夢境還真實。李叔同說,“在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 這些事情,我看大家都懂,不可不議,不可深議。

你必須承認,現在這個實用主義社會只看結果,尤其各類所謂的創新或互聯網英雄,在一個商業倫理、法律、道德經常混淆的粗暴而原始積累的社會,很多問題亦非一蹴而就簡單劃定。”

反思事件後續

資本大於對生命安全的尊重。資本屬性的平台,缺乏監管和競爭,結局就是壟斷。

滴滴如果死了,美團必定加價,所以資本沒有對錯,一定要保持他們充分競爭,不能讓滴滴壟斷。

滴滴做出了最大的“丟車保帥”,但是,這次危機公關的效果不會好。其實,總裁柳青也應該引咎辭職,擠牙膏式的分段式整改,耗盡了用戶耐心。

平台型企業的核心價值之一是通過建立信用評價體系和反饋機制來降低買賣雙方的資訊不對稱,從而賺取差價。誠然,構建信用評價體系和反饋機制費時費力費錢,但如果不做好這件事,平台型企業做的那些行銷和業務多元化都是舍本逐末,無助於構建核心競爭力。

中國很多企業,成於行銷,敗於管理。要知道,企業存在是為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

客觀地講,案件相比順風車一年數億的接單量而言,不是個大概率事件,然而放在滴滴體驗感口碑度急劇下滑的今天,這個事件的影響根本沒法消弭,如果最終砍掉順風車也不意外。但順風車沒了,不等於這個缺口就堵牢了。

不是每個人打得起專車,順風車和拚車就像拚多多,便宜。所以有很多使用風險,用戶當有這樣的風險意識,監管失職的事情就是沒有充分指導運營機構加強防範性軟硬體設備投資。

提高民事賠償成本,從利益上阻斷企業作惡之念,倒逼完善企業完善防範性軟硬體投資;祛除對資本的崇拜,普通個體對價值觀缺失的資本無招架之力,監管縱容不可取。

所有的這些,都不足以抵消一個父親失去唯一女兒之痛。推己及人,這是社會共同之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