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海新型研發機構加速成長,善解人意的機器人問世

編者按

為增強創新策源能力,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海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今年2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 增強科技創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見》(簡稱上海科改25條)。這份改革方案實施半年來,給上海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各類創新主體帶來了哪些變化?科技創新人才的活力有沒有提升?科研管理制度有沒有優化?上觀新聞今起刊登一組系列報導。

近日,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出機器人力控模塊、導航模塊、動態捕捉等共性關鍵技術,正在以技術服務、科技成果轉化兩種方式,推動上海乃至全國機器人產業的技術進步。在研究院,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體驗了裝有力控模塊的上肢康復機器人“iReMo”,當人的手臂對它施加一點力後,它立即會理解人的動作意圖並作出回應。

這家研究院屬於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台。上海科改“25條”今年2月發布以來,包括功能型平台在內的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瞄準科學前沿、產業共性技術、科技成果轉化等方向,加速成長。

新型研發機構新在體制

科改“25條”相關細則指出,新型研發機構是有別於傳統科研事業部門,具備靈活開放的體制機制,運行機制高效、管理制度健全、用人機制靈活的獨立法人機構,包括實行新型運行機制的科研事業部門、研發服務類企業、科技類社會組織。

去年5月揭牌的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今年6月成立的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即將成立的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都是實行新型運行機制的科研事業部門,在體制機制上試點“三不一綜合”,即不定行政級別、不定編制、不受崗位設置和工資總額限制,實行綜合預算管理。這突破了傳統科研事業部門制度,給予研究機構長期穩定支持,賦予研究機構充分的自主權,有利於其引進高水準科研人員,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率,建立具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腦科學、類腦智能、量子科學都屬於前沿科學,事關國家和上海戰略需求,”市科委政體處處長方浩說,“做好這些領域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需要政府支持,也需要靈活開放的體制機制。”這3家新型研發機構的試點工作,將為科研事業部門改革樹立標杆。

運營上海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台的研發服務類企業,也屬於新型研發機構。市科委基地處介紹,上海已建或正在培育的功能型平台有近20個,面向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先進製造等重點產業方向,提供高水準的研發轉化服務。功能型平台的產業培育功能已經顯現,如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的國內外用戶有210余家,2018年服務產業收入達到1.5億元,孵化的矽睿、矽傑、磁宇、傲睿公司2018年合計銷售收入6000萬元,融資7.5億元。

科改“25條”也推動了科技類社會組織的興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劉燕剛等人發起成立的高知匯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院就是其中一家,屬於非營利性民非機構。近年來,劉燕剛等人一直想創辦一家打通上海高校內外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以集聚高校科技成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目前,構想中的民非機構進入了實質性籌建階段,正在辦理市民政局注冊手續。

核心模塊用於多種機器人

作為一家不分紅的非營利性企業,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已運營一年多時間,現有全職員工近60人,他們來自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上海大學以及市場招聘。來自上海大學的科研人員都保留教師崗位,但沒有教學任務,全職在研究院工作,帶領研究生研發機器人。

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上海大學教授郭帥說:“我們已孵化出5家企業,分別做康復、巡檢、物流、建築、教育機器人。”在智能化、可靠性研發平台的支撐下,這些初創企業開發出了“智商”和“健康”都有保障的機器人產品。

上海金矢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從上海大學實驗室走出來的初創企業。依托於功能型平台,研發團隊完成了助行康復機器人“iReGo”的三代技術迭代,還研製出上肢康復機器人“iReMo”原型樣機。前者形如智能跑步機,用於腦卒中等疾病患者的下肢康復;後者的6軸機械臂能替代康復治療師,為患者進行上肢運動和認知能力訓練。

助行康復機器人“iReGo”

這兩款機器人的核心技術是力控模塊,人的肢體只要給機器人施加一點力,它就會在沒有編程的情況下予以回應。例如,上肢康復機器人“iReMo”有助力、主動、擾動3種訓練模式。記者選擇助力模式後,握住機械臂向前推動,機械臂就沿著發力方向自主移動,配合記者完成了拚圖遊戲。這種模式適合腦卒中、神經損傷患者的早期康復訓練。隨著身體狀況的好轉,康復患者可選用主動、擾動模式。患者還可戴上虛擬現實眼鏡,在虛擬環境中進行端水杯等空間訓練。

上肢康復機器人“iReMo”

為推動產業技術進步,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已將力控模塊應用於其他企業的機器人產品。鄭軍奇院長介紹,研究院今年與一家醫療機器人企業簽約,合作研發手術機器人,力控模塊能使它們理解醫護人員的意圖,成為其得力助手。研究院還與一家央企達成合作意向,將把這種模塊裝在建築3D印表機器人身上,便於工人操作它們列印建築構件。

補高校短板,做強創新鏈

在上海寶藤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樓敬偉看來,新型研發機構需要彌補傳統科研機構在體制機制上的缺失,加強科技創新鏈上各類主體的協同創新。寶藤生物2017年底與滬上高校聯合發起成立的上海張江醫學創新研究院,就是一家體現這種理念的民非機構。研究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製,首屆理事會可謂“陣容豪華”,包括3位兩院院士以及多位高校、醫院、企業負責人。“在醫學創新鏈上,高校是技術供應方,醫院是技術應用方,企業是產業運營方和投資方。我們創辦研究院的目的,是整合這四方資源,形成常態化創新機制。”樓敬偉解釋說。

如今,上海張江醫學創新研究院正在腸道微生態治療、宏基因組測序等前沿領域聯合多家部門,開展應用研究。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張江醫學創新研究院院長楊勝利介紹,人體腸道菌群與神經、心理、免疫、代謝等系統都有密切相關性,在疾病預防和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的腸道微生態治療取得了一定成果,需要繼續探索,同時要關注微生態治療產業化過程中的規範化問題。為此,研究院與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同濟大學等聯合組建了“腸道微生態創新診療中心”,在倫理委員會的監管下,開展腸道微生態移植治療自閉症的臨床試驗,希望讓這項前沿技術為自閉症兒童家庭帶來福音。

寶藤生物研發人員在實驗室工作。

針對高校科研體制的短板,上海交大與閔行區合作,建立了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陳衛東常務副院長表示,雙方探索形成了“高校研發、在地孵化”模式,避免教授“點對點找小資金、拿小項目、做小合作”,而是通過校地合作獲得大額研發資金,系統支持教授團隊做大項目;通過專項資助、醫工交叉、校醫合作,推動醫療機器人技術從理論原理到應用機理的初始研發,以及從原理樣機到工程樣機的技術研發。

預計下月,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將建成醫療影像平台、精密製造平台,讓交大研發的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護理機器人等樣機在校內就能完成快速製造、集成測試,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進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