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首份食物健康標準報告發布

「食物與人類健康及環境可持續性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繫,然而健康膳食、可持續食物生產方式一直缺乏全球認同的科學標準。為此,EAT-Lancet委員會召集了來自16個國家的37名健康、農業、政治、環境可持續性研究等學科的頂級科學家,協力提出了首份全球健康膳食和可持續食物生產的通用科學標準。」

關於EAT

EAT是一家由Stordalen Foundation、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er、Wellcome Trust共同設立的旨在促進食物系統轉型的全球非盈利基金會。

食物是改善人類健康及地球環境可持續性的最強槓桿

食物是改善人類健康及地球環境可持續性的最強槓桿,然而它卻正在威脅著人類和整個地球。人類所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為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提供產自可持續食物系統的健康膳食。雖然以熱量(卡路裡)計算的全球食物產量總體跟上了人口增長,卻仍有超過8.2億人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並有更多的人在食用低質量膳食或過量的食物。不健康的膳食習慣造成的疾病、死亡方面的風險已經超過不安全性交、酗酒 、吸煙 、濫用藥物的總和。全球食物產業威脅著氣候穩定和生態修復能力,是構成環境惡化和越過地球生態紅線的最大動因。現狀令人心驚,對全球糧食系統的全力改造勢不容緩,若不採取行動,這個世界勢必無法達到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s )和《巴黎協定》,這一代的兒童將承載一個嚴重退化的地球,屆時有大批人口將遭受營養不良和可預防疾病的折磨。

EAT-Lancet委員會聚焦於全球食物系統的兩端:終端消費( 健康膳食 )和食物生產( 可持續食物產業),這兩個因素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可持續性有著的重大影響。並提出以「至2050年達成近 100億人口的地球健康膳食」的目標為基礎制定的兩項「健康膳食和可持續食物生產」指標以及五種應對策略

圖1:這是對於人類食物問題的一項整合規劃,它承認食物構成了人類健康與環境可持續性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繫。全球食物系統必須在人類健康與食物生產的適當邊界之內運作,以確保2050年到來時近百億人口能享有產自可持續食物系統的健康膳食。

科學指標

01

健康膳食

健康膳食應當使人達到最佳健康狀態,後者被寬泛定義為在身、心以及社會層面的完全安樂,而並不僅僅是指「不生病」。健康膳食的科學指標是參考了食品、膳食模式、健康結果等方面的廣泛文獻而制定(見下表)。

若要在2050年以前完成健康膳食改造,需要巨大的膳食結構轉變,這包括使健康食品如水果、蔬菜、豆類和堅果的食用量增加一倍以上,而較不健康的食品如添加糖和紅肉的全球消費降低一半以上

02

可持續食物生產

委員會聚焦於6項對地球起到調節作用的氣候、生物、地球物理等因素,對其中每一項提出了標準臨界值。這些因素受到全球食物生產的影響,並可作為可持續食物生產的全局定義參數,同時也從概念上劃定了全球食物生產的環境效應上限。6項因素包括:溫室氣體排放量、農地使用、用水量、氮應用、磷應用以及生物多樣性損失。

「數據既充足又有力,足以構成立即行動的理由。延緩行動只會使嚴重、甚至災難性後果的出現幾率增加。」

01

策略1

尋求國內外支持,致力於轉向健康膳食

由委員會制定的科學指標為必要的轉變提供參考標準,推薦增加植物類食材的消費量——包括水果、蔬菜、堅果、種子和全穀粒——並儘可能大幅限制動物性食物。可通過如下舉措實現:擴充健康食品的供應和渠道、降低成本,替代較不健康的食品;增加信息傳播和食品行銷,為公眾健康信息服務和可持續性教育投資;推出基於具體食材的膳食指南;通過醫療保健機構提供膳食建議和乾預。

02

策略2

調整農業優先取向,從追求糧食高產轉向生產健康食材

農業和漁業不僅要生產具有足夠熱量的食物來餵養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還必須注重產品的多樣性以維護人類健康、支持環境可持續性。

03

策略3

可持續地強化糧食生產,以增加高品質輸出

當前全球食物系統需要一次新的農業革命,並使之建立在可持續性強化的基礎上,並以可持續性和系統革新加以驅動。要完成這一創舉,必須把現有農地的產量缺口縮小至少75%,大幅改進肥料與水的使用效率,回收農用磷,重新分配全球範圍的氮、磷使用,採取氣候緩和措施(如改變作物和飼料管理),以及促進農業系統內的生物多樣性。

04

策略4

有力而協調地管理土地和海洋

這意味著要以現存農業用地養育全人類,換句話說,要實行零擴張政策,停止向自然生態系統和物種豐富的森林內安插新的農地;並使管理政策指向退化土地的恢復與重新造林,建立國際土地使用管理機制,以及採用「半個地球」策略來保護生物多樣性(即通過捍衛剩餘50%地球的完整生態系統來保住至少80%的前工業時代物種豐富性)。此外,還有必要改進對世界海洋的管理,以確保漁業不會對生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水產資源得到可靠的利用,而全球水產養殖業以可持續方式增長。

01

策略5

減低至少一半食物損耗和浪費,向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看齊

以可持續方式在食品生產端減少損失、消費端減少浪費,是全球食物系統停留在安全運作空間內的必要條件。要依照可持續發展目標把全球食物損耗與浪費總量降低一半,既需要在食品供應鏈上採用技術性解決方案,也離不開公共政策的實施。應改進的方麵包括採收後所需的基礎設施、食品運輸、加工與包裝工藝、供應鏈各環節的協作、生產商培訓與裝備、消費者教育等。

改善食物的生產方式、種類以及減少食物生產工藝中產生的浪費等對人類乃至地球的健康都有重大塑造作用。因此,EAT-Lancet委員會提出整合全球框架,並首次針對健康膳食和可持續食物生產提供了可量化的科學指標和應對方案。

食物將成為定義21世紀的課題,其潛力可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目標的實現。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機會: 我們發展的食物系統可以作為一條紐帶,串聯起許多國內外及商業領域的政策框架、共同協力改善人類健康和環境可持續性。建立清晰、科學的指標來引導食物系統的轉化,是抓住這個機會的重要一步。

「若要在2050年以前完成健康膳食改造,需要巨大的膳食結構轉變。這包括使健康食品如水果、蔬菜、豆類和堅果的食用量增加一倍以上,而較不健康的食品如糖和紅肉的全球消費降低一半以上。富含植物類食材、較少動物性食材的膳食結構既可提升人體健康,又能給環境帶來裨益。」

——沃爾特·威利特教授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

微信編輯:陳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