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家,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葯怎麼選?—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提示:好大夫在線: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選擇靶向葯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李峻嶺教授:現在肺癌的治療已經進入個體化治療時代,它的標誌就是根據驅動基因來選擇靶向治療。目前比較常見的驅動基因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即EGFR。所謂靶向治療就是一定要有驅動基因存在,才能針對這個基因選擇靶向藥物,EGFR驅動基因對應的靶向藥物,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拮抗劑,也稱TKI類藥物。

第二類常見的驅動基因是間變性淋巴瘤激酶,即ALK,其對應靶向藥物就是ALK抑製劑。除了這兩個驅動基因外,現在還發現了其他的驅動基因,如ROS1重排、RET重排、HER2 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以及BRAFV600E突變等,目前都有相應的靶向藥物進行治療。


總而言之,肺癌可以看成是一組病,裡麵包含了很多類型,如果肺癌患者需要進行靶向治療,一定要找到它的驅動基因,針對該基因採用相應的靶向藥物。如果肺癌患者沒有驅動基因或者驅動基因狀態不明確,這時進行靶向治療可能反而有傷害,影響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品質。


好大夫在線:有吸煙史的患者如何選擇靶向葯?

李峻嶺教授:中國是一個吸煙大國,肺癌第一位的致病因素就是吸煙。然而,EGFR基因突變在吸煙的肺癌患者中,發生率稍微偏低。我們做過一些臨床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一個重度吸煙的肺癌患者,EGFR突變率大約為30%;如果患者不抽煙,且是一個女性肺腺癌患者,EGFR突變率大約為60%。

但是在臨床上醫生不能根據患者吸煙與否,來選擇是否給患者進行靶向治療。因為吸煙的患者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存在驅動基因的改變,那麼,對於這樣的患者,也應該進行靶向治療。

好大夫在線:男性和女性肺腺癌患者,選擇的靶向葯相同嗎?

李峻嶺教授:過去我們將亞裔、女性、不吸煙的肺腺癌患者認為是靶向治療的優勢人群,這些患者發生EGFR突變的概率比較高。百度 抗癌管家,立即加群和全國病友交流學習。臨床上很多醫生、患者以及家屬比較關心,是否能夠根據臨床上的優勢人群,不做基因檢測就進行靶向治療。事實上,現在不推薦。因為雖然女性發生EGFR突變的概率可能比男性高一些,但我們還是要進行基因檢測。只要有基因突變,無論男女都需要做靶向治療。

好大夫在線:對於EGFR突變患者,肺癌如果出現轉移,如腦轉移、骨轉移等,用藥是否有不同?

李峻嶺教授:用藥會有一些不同。醫生給患者推薦某種藥物,主要是基於醫生自己對這種藥物的熟悉程度。另外,也與患者對這種藥物的耐受情況有關。此外,用藥也和患者的病情有關,比如是否存在有癥狀的腦轉移等。當出現有癥狀的腦轉移時,我們希望用一些更容易突破血腦屏障的藥物。


雖然存在一些細微的不同,但總體上如果患者存在EGFR突變,使用EGFR突變的TKI藥物應該都是有效的。

好大夫在線:如果合併其他慢性病,如冠心病、糖尿病、慢阻肺、腎病、肝病等,跟靶向葯會有衝突嗎?可以用哪些葯?

李峻嶺教授:肺癌是老年人群比較多見的惡性腫瘤,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患者可能出現一系列伴隨的疾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阻肺,或者其它的一些臟器功能受損等。在這種情況下,選葯時要規避不良反應。

如果肺癌患者伴隨慢阻肺,用TKI類的靶向藥物有可能引起間質性肺疾病,所以盡量不用。另外,如果患者肝臟儲備能力比較差,這時盡量不要選可能會加重肝臟負擔的藥物。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多種第一代靶向藥物中,它們的不良反應和耐受情況是有差別的。

好大夫在線:對於身體比較虛弱的患者,如高齡老人等,選葯時需要注意什麼嗎?

李峻嶺教授:中國逐漸進入老齡化時代,老年肺癌的發生率比較高。但通常我們不會只根據年齡因素,來決定給患者用什麼治療。一般我們會對老年患者進行綜合分析,包括患者的耐受情況,以及伴隨其他疾病的情況。

因為老年人的臟器儲備功能比較差,所以可能在治療的同時,要給老年患者更多的支持治療,盡量減少老年患者各種臟器的負擔。

好大夫在線:肺癌患者使用靶向葯大約需要花費多少錢?

李峻嶺教授:這是一個關於治療經濟學的問題,首先我們希望患者從治療中能夠受益。目前針對EGFR突變的TKI類靶向藥物,其花費在12000~20000元/月。服藥4~5個月時,如果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而且沒有出現不可忍受的不良反應,這時可以申請慈善贈葯,以後治療的藥物由慈善機構免費提供。

當然,每種EGFR-TKI靶向藥物有相應的項目醫生,患者需要找當地的項目醫生,由他對患者的疾病進行評估,認為患者繼續吃這種葯是有好處的,才能申請慈善贈葯。

好大夫在線:這些靶向藥物能夠醫保報銷嗎?

李峻嶺教授:有些省份的醫保是可以報銷的,例如新疆、內蒙古、廣東等。但是,目前北京還沒有將靶向藥物納入醫保報銷範疇。

好大夫在線:靶向葯需要服用多久?中間可以間斷嗎?

李峻嶺教授:事實上,靶向藥物是不能隨便停葯的,如果某種靶向葯對患者治療有效,患者的耐受性也比較好,應該要一直吃下去。靶向葯停葯的標準有兩點:第一,患者疾病進展了,即這種藥物對疾病控制已經沒有作用了;第二,藥物毒副反應太大,患者不能耐受。對於藥物的耐受性是因人而異的,有些藥物的不良反應是不停流眼淚;有的是臉上長皮疹;有的則是出現腹瀉。當出現這些副反應,患者不能承受時,醫生需要考慮停葯或者減量,甚至換成另外一種副反應比較小的靶向藥物。

好大夫在線:服用靶向葯的過程中,為什麼要做檢查?

李峻嶺教授:作為一個臨床醫生,治療患者時要有一個整體的觀念,即從頭治到尾。那麼,當患者從目前的治療中獲益時,醫生如何知道呢?第一,詢問患者自己的感受;第二,進行檢查評估。而評估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進行影像學檢查,查看腫瘤是否縮小;另一方面則需要評估治療的安全性,觀察病人是否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例如當患者出現肝損害時,可能需要停葯。一般,服用靶向葯過程中,我們平均每兩個月給患者做一次評估。


好大夫在線:服用靶向葯的過程中,需要做哪些檢查?

李峻嶺教授:檢查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影像學的檢查,需要做腦部MRI、胸部CT等。因為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很多肺癌患者可能會出現顱內轉移。由於大腦存在血腦屏障,葯吃進去以後,穿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後,濃度會偏低。因此,需要做上述影像學檢查,評估是否發生了腦轉移。另一方面,需要給患者抽血化驗,查看臟器功能的情況。


好大夫在線:用藥後如果效果不好,是否需要換藥?

李峻嶺教授:用藥後效果不好也需要個體化的評估。如果患者的整體病情控制得非常好,只是出現了腦膜轉移或者顱內轉移,這時建議患者繼續服用靶向藥物,但可能會給患者換一種進到顱內後濃度比較高的藥物。如果患者顱內轉移後出現癥狀,則要做局部的放射治療;如果出現腦膜轉移,則建議做鞘內注射。

好大夫在線:肺癌靶向治療為什麼會耐葯?耐葯的幾率大嗎?

李峻嶺教授:肺癌靶向治療,耐葯的發生率基本上是100%。因為目前肺癌靶向治療作用原理,就是抑製腫瘤的信號傳導,百度 抗癌管家,立即加群和全國病友交流學習。造成腫瘤生長停滯、細胞萎縮或者壞死。然而,一種靶向藥物是針對癌細胞的某一個蛋白、某一個分子起作用,所以只能抑製腫瘤生長的一條通路而已。當一條通路受到抑製時,腫瘤細胞會自尋新的「生路」,選擇其他通路合成自身生長所需要的物質,久而久之,分子靶向藥物就失去了作用,從而產生耐藥性。


實際上,靶向葯治療腫瘤的過程,也是腫瘤細胞逃避打擊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經過多重治療之後,篩選下來的腫瘤細胞,可能是非常頑固、十分耐葯的。因此,就目前的靶向藥物而言,耐葯幾乎一定會發生,只是時間長短不一樣。有的原發性耐葯,服藥一個月後疾病就進展了;有的可能持續十年才會出現疾病進展。


另外,有些患者出現耐葯的表現為腫瘤局部進展,這時做局部的處理即可;如果患者出現了有癥狀的、大面積的、快速的疾病進展,此時我們就需要調整治療方案,不建議再繼續這種靶向治療。

好大夫在線:如何判斷靶向葯是否出現耐葯?

李峻嶺教授:目前判斷耐葯的標準有兩條:第一,原有的腫瘤病灶增大,且超過一定的範圍;第二,出現新的腫瘤病灶。兩條中出現任何一條均可判斷為耐葯。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臨床上腫瘤耐葯的評估還是按照過去使用化療藥物的評估標準,即根據腫瘤直徑的大小改變,有無新的病灶出現等。


但是在靶向治療時代,如果患者原本腫塊就已經很大,經過靶向治療後腫塊可能變得很小。所以,目前對於靶向治療有效的評估,是按照和靶向治療最佳療效時相比,如果腫瘤長大了一點,但是比靶向治療前體積還是小很多,這時說明患者疾病緩慢進展,此時仍然建議患者繼續靶向治療,直到出現一些癥狀再進行調整。

好大夫在線:出現耐葯後,增加用藥劑量有用嗎?

李峻嶺教授:增加用藥劑量是治療方法之一,如果靶向藥物的濃度低,可能需要更多的藥物濃度來抗衡腫瘤。現在發現,體重指數(BMI)偏高的患者,靶向治療的療效比體重指數偏低的要差一些,這可能和藥物的濃度有關係。

好大夫在線:耐葯後如何換藥?

李峻嶺教授:如果患者確實出現耐葯,最好的方法就是再做一次病理活檢,進行相應的基因檢測。現在較多採用第二代DNA測序技術,能夠大概了解患者發生耐葯的原因。比如EGFR突變患者服用靶向葯後出現耐葯,50%~60%是因為再次發生基因突變,這種突變為T790M突變,此時患者用第三代靶向藥物效果是非常好的。


還有10%的患者發生耐葯是因為C-MET基因擴增,這時建議繼續使用原來的靶向藥物,再加上MET抑製劑。此外,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病理轉化,比如由原來的非小細胞肺癌轉化成小細胞肺癌,這時就需要按小細胞肺癌的方案進行治療。



好大夫在線:EGFR抑製劑有幾種,如果對這幾種靶向葯都耐葯了怎麼辦?這時候再用化療還有效嗎?

李峻嶺教授:化療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如果患者的後續生存時間是30年,那麼化療應該貢獻了10年時間,即化療效果佔總療效的1/3。百度 抗癌管家,立即加群和全國病友交流學習。然而,現在的問題是患者服用靶向藥物後感覺非常好,每天隻用吃一片葯,而且沒有打化療時的不良反應,因此,潛意識裡會盡量推遲做化療的時間。


但是,由於化療毒副反應大,等患者真正接觸化療時,發現身體變得比較虛弱了,不能再承受化療。因此,醫患之間需要進行良好的溝通,在患者的身體狀況還不錯,但疾病已經進展需要化療時,儘快將治療方案轉成化療。因為化療一段時間後,可能再次使用靶向藥物仍然有效。

好大夫在線:靶向治療是否能聯合化療使用?患者的生存期是否會延長?

李峻嶺教授:之前有臨床研究,將服用靶向葯後疾病進展的肺癌患者分為兩組,一組繼續用靶向治療,且在此基礎上聯合化療。另一組不再使用靶向藥物,直接進行化療。目前為止,一些證據水準比較高,受到認可的臨床研究顯示,在靶向葯出現耐葯後,不推薦化療和靶向藥物同時使用。

好大夫在線:對於存在EGFR突變的患者,靶向藥物是否能夠與放療同時進行?

李峻嶺教授:目前正在做「靶向放療」的嘗試,即用靶向葯代替全身化療,來和放療進行聯合使用。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向,將來EGFR突變的患者,如果耐葯後只是局部出現疾病進展,而且因為存在鎖骨上對側肺門淋巴結轉移不適合做手術,身體又不能耐受同步放化療,此時做靶向放療是比較好的選擇。

另外,當肺癌患者出現腦轉移時,由於靶向藥物能夠通過血腦屏障,較高濃度進入腦部,這時靶向葯聯合放療,兩者之間有協同作用,能夠促進療效。

好大夫在線:抗血管生成藥物是什麼?EGFR抑製劑是否能夠與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使用?

李峻嶺教授:抗血管生成藥物是一種影響腫瘤微環境的藥物,它的作用有三點:

第一,阻斷了腫瘤的新生血管,使得腫瘤的營養供給被阻斷了,這樣腫瘤細胞就會缺乏營養,無法生長;


第二,腫瘤組織中的血管是雜亂無章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可以使這些血管達到正常化;


第三,抗血管生成藥物降低腫瘤間質(腫瘤組織中除了腫瘤細胞外的其他成分,包括血管、結締組織等)的壓力,使得全身的藥物能夠很好地進入腫瘤組織中,繼而發揮作用。


目前一些臨床研究提示,EGFR突變的患者,將EGFR抑製劑如厄洛替尼與抗血管生成藥物貝伐單抗聯合使用,患者從開始治療到出現腫瘤擴大、轉移的時間(即無進展生存期),可以達到一年半,因此這種聯合治療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苗頭。但是這種聯合治療由於藥物價格昂貴,病人要支付更多的費用。

好大夫在線:聯合用藥的副作用是否會增加?

李峻嶺教授:聯合用藥後副作用肯定會增加,目前比較常用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如貝伐單抗,在非常少的患者中能夠引起高血壓、出血和蛋白尿。因此,患者選擇聯合用藥需要非常謹慎。

好大夫在線: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培美曲塞治療,是否有效?

李峻嶺教授:目前對於非小細胞肺癌中的非鱗癌患者,化療常常推薦使用培美曲塞和鉑類藥物聯合使用。而如果患者沒有抗血管生成藥物的禁忌症,在此基礎上再聯合抗血管生成藥物,可以使患者從開始治療到出現腫瘤擴大、轉移的時間(即無進展生存期)得到非常好的延長。

好大夫在線:找您看病或顧問,需要提供哪些資料?有什麼注意事項?

李峻嶺教授:患者最好能夠把在當地做的所有檢查都帶過來,如病理報告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患者之前治療的方案和療效等資料也盡量帶來。


因為到我這兒來看病的很多患者,都是經過了多重治療的,就診時希望得到一個相對適合自身的治療方案。而我則需要參考以前患者接觸過的治療來提供一個新的方案。如果我對患者以前的治療不知道或者不太熟悉,很可能制定出一個患者以前用過的方案,這樣患者就等於跑了冤枉路。

抗癌管家是專門幫助廣大癌症患者和家屬提供前沿抗癌資訊的互助平台,現已開通家屬及患者交流群,歡迎大家搜索抗癌管家,加入抗癌管家互助群和大家多交流。祝願每個患者和家屬都健康平安。抗癌管家-你身邊的抗癌專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