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0年裡,她偷了5000個孩子,賣給上流社會家庭

願天下少一分骨肉分離的痛苦。

文 | 阿信

轉載自:中信出版集團

物質條件不好的家庭配不配有養育孩子的權力?

孩子被上流社會的家庭收養會比待在窮困的親生父母身邊更好嗎?

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因為阿信最近看到了一則匪夷所思的故事。

在美國田納西州,一名叫喬治婭·坦恩的福利院院長,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裡,賄賂醫院、警察、法官、政客等公權力,披著慈善的外衣,被稱為“現代收養之母”,然而卻堂而皇之地乾著販童的勾當。

30年期間,她販賣了近5000名兒童,而其中有很多孩子並不是孤兒,只是家境並不富有。

坦恩將他們拐走,帶到福利院虐待、囚禁,甚至是猥褻,不聽話的孩子直接讓他們消失,聽話的孩子以物品的形式將他們登報廣告,賣給富人家庭,並收取高額的撫養費。

今天,阿信試圖還原這個魔幻又詭譎的故事。

誰是喬治婭·坦恩?

喬治婭·坦恩被曝光後,有人統計過她共賣掉了5000多名兒童,並害死了數十名兒童。

在她活躍期間,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市的嬰兒死亡率是全美國最高的。

一些受害兒童被她當作農場工人或傭人出售。

一些孩子被餓、被打,甚至被猥褻。

還有一些孩子作為廣告被刊登在報刊上,甚至被送往海外家庭。

其中有一些幸運兒被賣給了富有的父母。比如,好萊塢明星拉娜·特納和瓊·克勞福德等人。

好萊塢女星瓊·克勞福德從坦恩手裡收養了一對雙胞胎女兒

那麽,誰是喬治婭·坦恩,她又是怎麽毀了這麽多人的生活?

坦恩1891年出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父親是一名高等法院法官,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

但是,在父母豪華的房子裡,她的童年過得並不幸福。

坦恩的父親是個花花公子,專橫而傲慢。從很小的時候起,坦恩就開始對她刻薄的父母感到失望。

喬治婭·坦恩(Georgia Tann)

社會工作是坦恩為數不多的幾個可以接受的職業之一,儘管她對弱勢群體其實沒有什麽同情心,但她認為這是從她那死氣沉沉的家中逃離的一條路。

她發展了自己的社會理論。她用所謂的優生學語言描述富人是“更高級的人”,她認為在大蕭條時期貧困的年輕婦女是“飼養員”,私下裡把她們稱為“奶牛”。她認為窮人缺乏教養。

在密西西比兒童之家協會找到一份工作後,她開始將自己的信仰轉化為行動。

當時,收養在美國還很少見,坦恩認為自己可以改變這一點。

起初,她只是把孤兒送去領養。但很快,她意識到可以通過向那些渴望成為父母的夫婦收取高額費用來賺錢。

於是,一樁充滿血腥的勾當慢慢鋪展開來。

被“死亡”的新生兒

到1920年,坦恩利用領養制度漏洞和父親擔任法官的地位,開始處置她從貧困婦女那裡拐來的孩子。

羅絲·哈維是她的第一位目標母親。

1922年的一個春天的早晨,坦恩開著車去了密西西比州賈斯珀縣的一個小木屋。

睡在裡面的是懷孕的羅絲,她年輕、貧窮、寡居並且患有糖尿病。她兩歲的兒子正在後院玩耍。

坦恩把那個小男孩引到她車裡。坦恩通過她的法官父親簽署了法律文件,文件上宣布羅絲是一個不稱職的母親,她的兒子是一個被遺棄的孩子。

於是,這個小男孩被安置在了一個收養家庭。羅絲請了一名律師,但無法重新獲得監護權。

1924年,坦恩開始在田納西州兒童之家協會工作,在那裡她把原來兼職的搶孩子變成了一門生意。

越來越多的孩子們被送進來,過不了多久,他們又會被送走。

坦恩通過關係網和金錢攻勢,得到了有權有勢的市長愛德華·克拉姆和大法官卡米拉·凱莉的庇護,並最終建立了自己的福利院。

坦恩會優先將孩子賣給有錢的上流家庭

到了20世紀30年代,坦恩向富有的夫婦收取了高達5000—1萬美金的嬰兒領養費。而當時通過合法途徑領養一個孩子的手續費才7美金。

那麽,她是如何安排一個密不透風的網絡來販賣孩子呢?

在有些情況下,分身乏術的單親父母會把孩子送到托兒所去——但當他們回來接孩子時,卻被告知他們的孩子已經被福利院人員帶走了。

坦恩還“頗為大方”地為經濟上有困難的父母的孩子提供住宿,但她只是在發現潛在的目標,她會鎖定最漂亮的嬰兒,因為乖巧漂亮的嬰兒總是更受客戶歡迎。然後想辦法將他們弄走。

新生兒是最受歡迎的。坦恩會賄賂婦產科醫院的護士,她們假裝告訴那些剛剛生產完的母親,她們的孩子已經死了。

如果有產婦不相信,提出抗議要看孩子屍體,護士會告知她們屍體已“處理完畢”。事實上,是坦恩搶走了孩子。

偽造出生證明

瑪麗·裡德是個典型的受害者。

1943年,18歲的她生了一個男嬰。由於缺乏經濟能力,她向社會福利機構尋求幫助,當一個女人給她一張要簽名的“例行文件”時,她幾乎沒有意識到這其中的陷阱。

當瑪麗反應過來時,孩子已經在新澤西州了。她雇了一名律師,但仍未能把孩子帶回來。

坦恩會修改孩子的記錄,偽造出生證明,這樣對收養者更有吸引力。她改寫了孩子們的年齡,使他們顯得早熟,並阻止他們被追蹤。

而這些被收養的孩子,無論是不是被賣給了富有家庭,並不都過得好。

喬伊·巴納十幾歲的時候,父親朝她吼道:

“我花了500美元買你——我本可以少花很多錢買到一只好獵狗。”

還有許多兒童受到虐待。

吉姆·蘭伯特和他的三個兄弟姐妹在1932年被坦恩從他們的母親身邊帶走。而收養他們的夫婦後來離了婚,吉姆的繼母曾在地下室用鉤子將他吊了起來。

四兄妹最終找到了他們的生母,結果發現親生母親已經和他們陰陽兩隔。

比利·黑爾說自己有被兩個穿黑衣服的女人擄走的記憶,但他的養父母極力否認,保證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少年時期的他內心經常憋著一股無緣無故的憤怒。成年後,他調查自己的背景時,才發現他的記憶沒錯。他確實是被人從自己親生母親身邊帶走的。

他的舅舅告訴他,母親八年前死於癌症,在最後時刻還在呼喚著他。

“比爾,她一輩子都在找你”舅舅說。

冷血無情的惡魔

到1935年,坦恩的業務已經遍布美國各州。一位認識她的社會工作者說:

“她不考慮孩子們在收養家庭中是否快樂。她只想賣掉每個她抓住的孩子。”

最令人不安的收養是年輕的單身男子來收養孩子——他們很有可能是戀童癖者。但是坦恩才不管這些。

城裡的普通居民雖然沒有見識過坦恩對福利院的運營模式,但都見識過她的宣傳手段。

當年,市民們大都能夠在報紙上看到印著可愛的嬰兒和孩童照片的廣告,下面用大標題寫著:

“聯繫我們,唾手可得!”

“想要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聖誕禮物嗎?”

“喬治想玩躲貓貓的遊戲,但他需要一個爸爸!”

報紙上堂而皇之刊登的廣告

對於不明真相的普通大眾而言,坦恩就是一位慈眉善目、一臉富態的婦女,一生致力於解救無助的兒童。

不得不說,坦恩在行銷自己上是個天才。有的孤兒被富有的名流家庭收養之後,她會大張旗鼓地為這些孩子舉辦慶祝活動,繼而舉辦講座來推廣收養的概念。

在採訪中被問到她的工作模式時,坦恩竟恬不知恥地說,自己把孩子們從底層父母的手中帶走,是因為那些父母養不好孩子,因此才把這些孩子送給“高級”的人家去撫養,這種行徑竟被當成一種美德來讚頌。

坦恩備受矚目的領養家庭名單上包括紐約州州長赫伯特·雷曼這樣的政治人物,也有瓊·克勞福德、瓊·阿利森及其她的丈夫迪克·鮑威爾等好萊塢名流。

在名人的光環效應和她的積極運作下,媒體甚至稱讚她為“現代領養之母”。

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就兒童福利問題征求她的意見,杜魯門總統邀請她參加他的就職典禮。

一時間,坦恩風光無限。

坦恩的客戶裡有不少社會名流和好萊塢影星

但到了1940年,由於城市嬰兒死亡率不斷上升,一些人對坦恩產生了警覺。

“她是個冷血無情的惡魔”一位試圖遏製她的兒科醫生說。

“她變得越來越猖狂,她擁有的力量也越來越大。她傲慢自大,坐在她的凱迪拉克車裡到處轉悠。她嚇壞了所有人。”

直到1950年,她的靠山克拉姆市長倒台,新上任的市長終於開始了一項遲來的對坦恩生意的調查。國家調查員羅伯特·泰勒報導了坦恩孤兒院發生的恐怖事件,說:

“她的孩子像蒼蠅一樣死去。”

田納西兒童之家

嬰兒們在悶熱的氣象裡,被關在可怕的環境中。衛生條件也很差,一場痢疾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裡就造成了40至50名兒童的死亡。

有些孩子在被出售前一直服用鎮靜劑。許多孩子病了。有些孩子遭到性虐待——坦恩對年輕女孩施暴,一個男看護還會帶小男孩到樹林裡。

一位新聞記者相信他看到一具屍體埋在花園裡。

傷害無法彌補

雖然收養的黑窩端掉了,坦恩最終還是逃避了司法審判。因為當時坦恩已經患癌重病在床。

田納西州州長在坦恩因癌症去世三天前,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說,坦恩並不是她自稱的“領養天使”。

可他沒有提到悲傷的父母或死去的嬰兒,而是把重點放在坦恩在接受國家資助時獲得的非法利潤上。

由於坦恩的病太重了,無法接受任何有關她罪行的訊問。1950年9月15日凌晨4點20分,她死在了家中。

她的受害者最後如何了?

那些被她非法搶來的孩子們再也沒有見過他們的家人——坦恩的罪行曝光後,相關部門卻並沒有試圖讓孩子們回到原生家庭。

他們的出生證明和收養記錄在經過長期鬥爭後的1995年才被授予使用權。這之後,有一小部分人和他們的親生父母團聚了,但他們在坦恩手上所受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

為那些在坦恩的福利院死去的孩子們建造的墓碑

“只有失去孩子的人才能知道這有多可怕,”一位被坦恩偷走孩子的母親說,心裡有一個永遠不會填滿的洞。”

從現代的視角來看,很難想象喬治婭·坦恩以及她的團夥是如何數十年如一日、隨心所欲地運營兒童福利機構。

也很難想象她究竟從哪裡找到一群工作人員來為她工作,對於福利院以及無證經營的寄宿公寓裡慘無人道地殘害兒童事件,這些工作人員竟然可以視而不見。

但這些都真真實實地發生了。

雖然坦恩死了,福利院也關門了,但對於一輩子都因與親生骨肉分離而痛不欲生的父母和被人收養的孩子而言,一切都還是太晚了。

這件事直到1950年才被曝出,長達26年的時間裡,坦恩一直有恃無恐。2017年,美國作家麗薩·溫蓋特經過大量實地調查和走訪,將這個故事改編成一部歷史小說Before We Were Yours

《守護者》中的小女孩裡爾·福斯的家庭從幸福美滿到變得支離破碎,她的心路歷程以及收養組織的心狠手辣,在本書中都一一呈現,並最終讓這些令人振奮的故事提醒我們這些醜陋從來不會被忘記。作者借此讓這段罕為人知的歷史重見天日。

小說在很短的時間裡,就登上了美國各大暢銷榜,近半年時間裡都盤踞在美國亞馬遜網站暢銷榜TOP50之列,現在這部小說的簡體中文版已經出版。

曼德拉說:知曉一個社會的靈魂,就看這個社會對待孩子的方式。而這本小說,恰恰就是在告訴我們——即使這個世界陷入瘋狂,仍有我們必須守護的東西。

隻願天下少一分骨肉分離的痛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