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借這等好片,我來說些大逆不道的話

周日是母親節,香玉朋友圈幾乎全都是「曬媽」的。

一個個都母慈子孝,很是祥和。

美好的節日氣氛香玉不忍心破壞,所以把沉重些的話題留到了現在。

母親節,我們都在歌頌母親的偉大,但我卻想問個大逆不道的問題:

你有沒有後悔成為一個母親?

女人的身份一直是跟母親捆綁的。

懷孕生子被認為是女人的天職甚至是人生終極意義。

有多少並不想成為母親的女人們,因為意外懷孕,或迫於家庭、輿論壓力,而不得不硬著頭皮扛起母性光環。

並為此搭上了一生。

如果有一天女人可以從母親的身份中解綁,將會是何種光景?

或許你並不知道。

在法國,只要母親簽字同意,就能在孩子一生下來的時候就「合法斷開關係」——

《孤兒》

Pupille

相比《孤兒》這個直譯譯名,香玉更喜歡台版譯名:

最美的相遇

影片展現了一個新生嬰兒從出生到被領養的完整過程。

海報上的小嬰兒,他叫緹歐,從出生一刻起,就被母親拋棄了。

但大家別急著腦補煽情、濫情、悲情的狗血橋段。

因為緹歐的媽媽,是合法放棄了自己的母親身份。

在中國,父母對於養育子女有不可推卸的法律義務。

除非遭遇離婚、入獄、失蹤、死亡,或存在虐待兒童的暴力傾向,否則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不可割裂的。

(但大家也知道,我國對於家暴問題的管理狀況有多糟糕)

任何形式的棄養、送養,不管是否出於自願,都屬於違法

但在歐美許多國家,包括隔壁韓國,卻可以「合法放棄親權」。

說難聽些,就是「合法棄嬰」。

在影片開場,緹歐的媽媽來醫院辦理生產住院手續。

當被問及姓名和醫保卡時,她拒絕提供相關信息,而是說:

我不想留著它。」

護士抬頭看了她一眼,便繼續著手安排生產。

是的,法國女性無須登記身份,就能「合法」決定自己的未來與嬰兒的去留(稱為「l’accouchement sous X」)。

她們擁有「匿名分娩」以及「匿名棄嬰」的選擇權,可以完全不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

在生產之後,就會有「送養處」的社工前來進行當面溝通。

首先是「簽署送養同意書」。

社工擁有政府授權,可以代替簽名,因此棄養人的真實姓名(以及相關信息)將得到徹底的保密。

其次是「為孩子留下信息」。

匿名棄養並不意味著就此失散,如果孩子長大之後想要尋找親生父母,留下的紙條或物品將會是關鍵信息。

但社工也明說,其實絕大部分的孩子,並不會去尋找生母

最後,生母仍有兩個月的時間,認真考慮自己所做的決定。

期間隨時可以反悔、要回自己的孩子。

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兒福處」(兒童福利和保護處)會暫時接管,負責照顧孩子。

兩個月之後,則將開放領養。

福利局將認真篩選合適的領養者,給這個孩子一對更合適的新父母。

看到這裡,想必很多人都對此無法理解。

在我們傳統觀念裡,孩子為大,一個母親理所應當地要不惜任何代價保護和守衛自己的孩子。

放棄自己都不能放棄孩子。

是因為沒錢養嗎?

社保健全如法國,只要請求經濟與教育上的援助,政府是完全可以保證一個良好的撫養環境的。

但這位母親表示自己不需要任何援助。

她放棄孩子,只是因為她覺得人生還沒做好準備

而這樣的「個人意願」擁有法律保障。

不管你怎麽選,我都會盡力幫助你

當然又會有人質疑,既然不想要,那當初又為什麽要留下這個孩子?

其實對於這位女性的情況,大家應該也能猜的八九不離十:

她和一個男人發生了一夜情,意外懷孕,對方不願意負責,而自己的人生也才剛要開始。

如果墮胎,那就是徹底剝奪了這個孩子的生命;

而「合法放棄親權」則是在自己做不到的前提下,委託政府給予孩子更好的生活

她清楚自己做不了一個稱職的母親,現階段的自己也無法給予孩子最好的照顧,那還不如轉交給更適合的家庭。

生父母只是給了孩子生命;

真正決定這個孩子終生幸福的,則是未來朝夕相伴的養父母

如何挑選最合適的領養家庭才是關鍵。

在緹歐接受「兒福處」照看時,「領養處」就要開始篩選有領養意向的幾個家庭。

並對申請家庭進行長達九個月的評估。

該怎麽篩選掉不合適的家庭?

影片舉了一個直觀的例子。

有一對夫妻極度渴望孩子,領養意願非常強烈。

雖然片中沒有表明,但基本可以斷定他們剛剛失去過子女,急需新生命來填補痛苦

但根據心理學家的分析,他們並沒有做好領養孩子的準備。

被拒絕的丈夫氣急敗壞地斥責對方根本不懂自己的痛苦。

領養處的負責人也絲毫不客氣,直接懟了回去:

我的工作不是幫痛苦的父母找孩子,而是幫有困難的孩子尋找最合適的父母。

痛苦並不代表就能轉化為愛。

他們表現出的並不是付出愛的渴望,而只是試圖慰藉自己,他們是想把孩子當安慰劑。

就算父母和子女彼此需要,也絕不應建立在互相利用的基礎上。

更何況,很多領養人常常存在一個誤區,覺得既然自己出錢找人辦事,結果肯定得叫人滿意。

可如果孩子領進門後,卻發現沒有預設裡的完美「配置」,領養家庭還能繼續付出百分百的關愛嗎?

恐怕他們自己都沒法拍胸脯做保證。

而另一邊,兒福處也發現緹歐確實和普通嬰兒不太一樣。

當房門重重摔上、照看人都因此嚇了一跳的時候,這個孩子竟然沒有任何反應。

根據多次觀察發現,他患有社交障礙,無法及時表達情緒。

但從送養處提供的母子信息來看,並沒有顯示任何問題。

為了確保孩子可以放心依賴養父母,兒福處打電話給唯一知曉緹歐母親信息的社工,要求對方提供一切可能有用的信息。

換句話說,就是要她洩露隱私。

但這就破壞了「匿名」的保密原則。

整條運作鏈的矛盾之處便在這裡:

為了保障母親的權益,送養處不能透露任何信息

但為了孩子的將來,兒福處必須弄清症狀的原因

無奈之下,社工回到緹歐出生的醫院,向護士尋求幫助。

原來,生母在離開前曾和孩子道別,但她當時並沒有說話,只是沉默地和孩子共處了一會兒。

正因為這份沉默,敏感的緹歐感受到了壓迫。

了解情況之後,社工來到緹歐面前,開誠布公地和他「談心」:

你的媽媽只是不知道怎麽表達,她其實感到非常抱歉,希望你能諒解。

緹歐也好像真的聽懂了。

那天晚上,他終於放心大膽地哭出了聲。

終於,在經歷層層篩選之後,緹歐迎來了自己的養母:

艾麗絲」。

不過脫穎而出的艾麗絲,最初其實並不是最佳人選。

時間回到八年前。

當時的艾麗絲正要和未婚夫結婚,因為自己無法生育,所以有了領養的想法。

但當時的他們,對於接納一個陌生孩子以及之後的生活,還沒有任何設想。

當時直接落選。

三年後,已經離婚的艾麗絲再次提出領養申請。

但當時的她沒有工作、情緒低落,甚至得靠前夫養活,更別說是給孩子提供保障了。

因此二度被拒。

再往後推三年。

此時的艾麗絲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不僅內心愈發強大,還把領養範圍拓寬,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也同樣願意收養。

與此同時,領養人的條件在這些年裡也有了調整——

收養人不再僅限於雙親家庭,合適的單親家庭也有資格

而對提歐來說,不斷振作、積極樂觀、對孩子擁有明確渴望的艾麗絲,無疑也是完美的養母人選。

說到底,領養人最重要的條件,還是要看能不能給孩子足夠的愛啊。

複雜嚴苛又賦予人性化的送養領養手續,體現的是法國較為完善的社保體系。

從孩子出生開始,前前後後後有大量專業人士參與其中——

醫生、護士、各個機構的社工、心理專家,還有多個候補的領養家庭。

他們的終極目標,是為孩子選擇最為合適的新家庭,而非為了迎合領養人的需求「找孩子」。

雖然《孤兒》刻畫的被領養人是嬰兒,但在整個領養體系裡,還有更多更為年長的孩子。

原生家庭並沒有給他們留下太多美好的回憶。

日本作家「伊阪幸太郎」有句名言: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所以充分完善成熟的領養程序,就相當於是通過考試給孩子挑選合適的父母。

把對孩子的傷害,盡可能降到最低。

在中國,領養還僅僅處於起步階段

儒家文化重視血緣關係,愛說血濃於水,但凡沾點親帶點故,都能叫「自家人」,是說一家話的。

好像那點DNA就真多靠譜似的。

相較之下,「非親非故」的領養家庭自然是被邊緣化的。

誰家領養了個孩子,一輩子都會被別人嚼舌頭:

「你知道哇,他家的孩子是抱來的…」

「怪不得哦,畢竟不是自己親生的…」

因此,絕大部分不孕不育的中國夫妻寧可選擇試管嬰兒、生娃偏方甚至代孕等方式,來保證自己的「血脈延續」

就算夫妻倆真篤定了決心要領養,繁雜的手續和極高的門檻也把很多人拒之門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規定,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無子女;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年滿30周歲,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

這條法規自1991年頒布,1998年修訂後,至今都沒改動過

這條件看似簡單,實際操作卻暗藏「潛規則」。

比如香玉在網上看到的兩個案例:

案例一:收養棄嬰要先給福利院5000元撫養費,哪怕這嬰兒在福利院一天都沒待過;

案例二:領養了一年多的孩子突然被召回,轉手給了外國人

而對於那些有缺陷的棄嬰,被收養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少有的愛心人士如當年的袁厲害,20多年間收養了100多個孩子,其中相當大一部分都是醫院門口撿到的有殘障缺陷的棄嬰。

後來因為火災事件被曝光。

但袁厲害面臨的結果是,被判定為「沒有能力、沒有條件收養棄嬰,也沒有相關手續,屬於違法收養」。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的棄嬰數量高達十萬名

其中能被收養的,不足十分之一。

2014年,我國曾像其他國家學習,在各地開設過「棄嬰島」試點。

「棄嬰島」又稱「嬰兒安全島」,設在兒童福利機構門口,是棄嬰接收設施和臨時庇護場所。

一旦接收到嬰兒,報警器就會在5至10分鐘後提醒福利院工作人員到島內察看棄兒,盡快將嬰兒轉入醫院救治或轉入福利院院內安置。

從而防止棄嬰在野外受到不良環境侵害、延長嬰兒存活期。

然而,廣州的「棄嬰島」在推出的短短48天時間裡,接收到棄嬰262人,其中多為患病嬰兒。

最終福利院因為無力承擔而又迅速關閉。

棄嬰如何被安全、合理的保護和安置,又如何轉交給真正需要孩子的家庭,中國的福利社保建設,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保護孩子自然是天經地義,但同時也請不要忘記了在這過程中的女性。

《孤兒》這部影片最讓香玉動容的,是整個運作體系給予女性的充分尊重與保護

當一個年輕女性無力撫養孩子的時候,匿名分娩與匿名棄養充分保障了她的隱私安全,減少對未來生活的負面影響;

而一個單身中年女性,只要通過相關審核,也能獲得領養孩子的權利,成為一個好母親。

成為母親,將不再是社會強加給女人的枷鎖和標簽

母親並不非得為了孩子犧牲人生,沒生過孩子也可以成為好母親。

充分的福利保障與平等意識,讓她們擁有了選擇的權利,做一個母親或不做一個母親,都可以按著她們自己想要的人生規劃來。

香玉不奢望我們的社會體系能夠一夜完善。

只求思想大步向前的時候,保障可以來得快一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