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本跑步訓練書,看得我笑出了聲

作為一個視角獨特的人,我擅長從《紅樓夢》裡看出三俗,從《故事會》裡挖掘人生哲學。

那麼作為跑者,我自然不會放過《丹尼爾斯經典跑步訓練法》這本書。這是由跑步教練傑克丹尼爾斯所寫的一本跑步訓練書。


在翻開之前,我以為整本書會充斥著我看不懂的辭彙和英文縮寫,比如VO2、髂脛束之類的。

但翻開之後發現,整本書真正講訓練方法和數據的是後半本。

前面的部分一直是丹尼爾斯的碎碎念,先是diss了一下當代跑步環境的問題,然後諷刺了一下某些教練的錯誤訓練方法,最後吐槽了跑者在訓練時的某些心態問題,堪稱《毒舌吐槽高級攻略》&《幽默大師》。

1

丹尼爾斯認為,每個跑者都不一樣,所以在指導學員跑步時,教練要結合具體情況來因材施教。

但很多教練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一直在用錯誤的訓練方法來指導運動員。於是丹尼爾斯針對這點開啟了神吐槽:

「一個朋友告訴了我一種挺常見的執教方法:雞蛋撞牆法。教練使用這種方法時,只是一昧逼運動員猛練,希望其中有一些能存活下來,就像把一籃生雞蛋往磚牆上砸,希望偶爾有一隻沒被砸碎。」

2


丹尼爾斯教練教你怎麼讚美跑友:

如果一個跑者在訓練結束後感覺不是很好,那麼下面的回應就不太明智——「你今天確實跑得不好」。較好的做法是提到一些好的方面,比如「真可惜你今天感覺不好,可是你手臂的擺動看上去就是最標準的樣子」。

3


丹尼爾斯認為跑步和籃球、棒球等其他運動一樣,也是有天賦這一說的,甚至在廣大「天才跑者」中,大家厲害的方向都有所不同。只是由於教育背景的關係,跑步天才通常是被埋沒了。

這本來是一段挺熱血的文字,結果他說到一半突然開始吐槽起自己的工作經歷:

「那些有天賦但不愛跑步的人,大概可以被稱為"教練剋星",因為教練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能力卻看不到慾望。」

4


丹尼爾斯認為跑者的潛力是有很大開發太空的。一個好的教練能讓一位天才跑者爆發出難以置信的能量。


而且對於跑者來說,不僅僅是身體的訓練,心態也非常重要,那麼教練的引導和鼓勵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寫到這裡,丹尼爾斯又插入了一段自己的評論:


「一想到我所認識的那些與教練關係不好的偉大跑者中,居然還有人能獲得那麼高的成就,我就很詫異。」

「又上進又有天賦的跑者通常都表現得足夠優秀,以至於掩蓋了一個不怎麼好的教練的缺點。」

5


我們向來的思維就是,如果自己超常發揮了,那就是僥倖,如果自己發揮失誤了,那就是能力不夠。但丹尼爾斯有著不同的看法,我比較贊同他的看法。

「有時候,跑得不好是一種意外,但如果你確實跑出了一場精彩的比賽,那就是你有能力跑出這樣的比賽,不要把這看作僥倖。」

6


我們向來還有另外一種思維,就是喜歡跟優秀的人一起學習工作,並努力跟上他們的步伐。比如一個跑得慢的人跟著一個跑得快的人一起訓練。

丹尼爾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種方式的錯誤之處:

「這次訓練的目的是什麼?如果跑得慢的人都在拚命掙扎著跟上跑得快的人,那麼根本沒有得到訓練。那麼誰從這次訓練中獲益了呢?——跑得快的人。」

7


丹尼爾斯教你如何選擇訓練計劃:

「我向跑者建議的一個方法是,無論何時,要在兩種訓練間拿不準應該進行哪種,就選擇壓力更小的。」

8


初跑者通常喜歡借鑒資深跑者的訓練計劃,或者直接從一本訓練教材裡照抄一份計劃。

對於這種行為,丹尼爾斯的評論又展現了自己的吐槽功力:

「為了能像記錄保持者一樣優秀,我們是否要像他們那樣訓練?我嚴重懷疑許多跑者是否有能力進行這些訓練,並活著完成訓練?」


這樣類似的內容在全書中還出現過很多次,篇幅有限,就不全部搬上來啦。

我剛開始在書裡看到這些內容時,覺得很驚訝,覺得他怎麼一點不嚴肅,沒有我想像中那麼「學術」,但看到後來才意識到,將跑步訓練視作苦大仇深的艱苦學術本來就是不對的。

很多文學創作都喜歡把人生比喻成馬拉松,但反過來,馬拉松也可以比喻成人生啊,我們本來就應該用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過好每一天。

如果你的馬拉松訓練計劃像一座大山壓著你,讓你又痛苦又不快樂,那反而說明你的計劃可能要改改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