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日又有多少人踩中「中暑」這個地雷!

夏天,指陰曆4月至6月,即從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間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等六個節氣。

夏日又有多少人踩中「中暑」這個地雷!

(圖片來源於網路)

《黃帝內經》在描述夏天的節氣特點時,這樣寫道:「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意思是說,在夏天的三個月,天陽下濟,地熱上蒸,天地之氣上下交合,各種植物大都開花結果了,所以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

夏季養生,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

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活躍於機體表面。夏天的特點是燥熱,傷津、暑濕皆具,"熱"以"涼"克之,"燥"以"清"驅之暑濕以解暑化濕之;因此,清燥解暑化濕是夏季養生的關鍵。

-中醫認為-

夏日又有多少人踩中「中暑」這個地雷!

暑為陽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氣傷津。這是它的病理特點。暑邪侵入人體,常見腠理開而多汗,汗出過多導致體液減少,此為傷津的關鍵,津傷時,即見口渴引飲、唇乾口燥、大便乾結、尿黃心煩、悶亂等症。

如果不及時救治,開泄太過,則傷津可以進一步發展,超過生理代償的限度必然將耗傷元氣,此時可出現身倦乏力、短氣懶言等一系列陽氣外越的癥狀。

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粘滯,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愈,這是濕邪的病理特徵。

不僅如此,濕邪亦好傷脾陽,因為脾性喜燥而惡濕,一旦脾陽為濕邪所遏,則可能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而氣機不暢,臨床可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溫。尤其是脾氣升降失合後,水液隨之滯留,常見水腫形成,目下呈臥蠶狀。

因此故推薦一款適合夏季食用清熱化濕,生津止渴的美味葯膳

---冬瓜薏米仁老鴨湯

薏米屬禾本植物,又名薏仁、六穀米等。薏米是我國古老的食葯皆佳的糧種之一。民間對薏米早有認識,作飯食為佳饌,並視其為名貴中藥,在葯膳中應用很廣泛,被列為宮廷膳食之一。

夏日又有多少人踩中「中暑」這個地雷!

薏米的營養價值較高,含蛋白質13.7%、脂肪5.4%、碳水化合物64.7%。所含蛋白質遠比米、面高。

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齊全,且比例接近人體需要。脂肪中含有豐富的亞油酸;所含B族維生素和鈣、磷、鐵、鋅等無機鹽也十分可觀。而且它還具有容易被消化吸收的特點,對減輕胃腸負擔,增強體質有益。

冬瓜味甘、性寒,有消熱、利水、消腫、解暑的功效。

-食材配方-

夏日又有多少人踩中「中暑」這個地雷!

冬瓜帶皮約150g;薏米仁30g ;

老鴨一腿(約300g-400g);

-食材做法-

夏日又有多少人踩中「中暑」這個地雷!

1.薏米仁洗凈,用溫水提前浸泡3小時;

2.冬瓜洗凈切塊備用;

3.老鴨(鴨子)切塊洗凈,提前用水煮開去除雜質血水備用;

4.砂鍋放入純凈水,下老鴨、冬瓜、薏米仁蓋上煲蓋,水開後關小火煮50分鐘左右後,按個人口味放入少量鹽味精調料。

喜歡「天際雲健康」的文章請點贊,關注,分享!你有什麼健康知識不懂,歡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