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蔡徐坤粉絲瘋狂買流量造假 買方或成“破壞計算機系統罪”共犯

不做網絡透明人

“數據(應援)是我們給偶像的後盾。”

作為一名追星女孩,小楊每天的日常包括為偶像蔡徐坤打榜刷超話積分。幾天前,一場流量大戰讓她重新審視了做數據的意義。為了證明周杰倫的微博數據不差,自稱“夕陽紅粉絲團”的傑迷發起了攻佔超話榜首的行動,與有著飯圈“AK戰狼”之稱的蔡徐坤粉絲ikun正面交鋒。最終小楊們寡不敵眾,沒能守住偶像蟬聯64周的冠軍寶座。

故事的結尾,ikun們宣布退出微博各項數據榜單的競爭,才為周杰倫打了一天榜的“夕陽紅粉絲團”也迅速撤離超話“戰場”,稱“不約了”。

一場數據的狂歡落下帷幕,而流量的話題還在持續引發討論。有網絡安全專家告訴南都記者,粉絲是人肉刷量常見的一環,數據造假方還可實現機器自動化操作和“掛機刷”,背後的黑灰產鏈條已成規模。虛假流量橫行的根源在於,整個鏈條的利益相關方對流量表現出上癮式的依賴。

飯圈“AK戰狼”輸了超話 稱“雖敗猶榮”

不久前,一篇名為《周杰倫微博數據那麽差,為什麽演唱會門票還難買》的豆瓣帖子引起了傑迷的不滿。為證明偶像的影響力,無數傑迷們加入了7月第3周明星超話的數據戰場。

超話入口在哪裡?很多自稱“夕陽紅粉絲團”的傑迷甚至都不知道,但對著打榜攻略,他們開始了一場捍衛偶像榮耀的“流量大戰”。從做數據的能力看,他們遠不如有飯圈“AK戰狼”稱號的ikun,後者甚至打敗了當紅男團Tfboys的粉絲,讓偶像蔡徐坤連續霸榜64周。

“我們不想斷了這個記錄,所以一直跟傑迷battle(較量)到凌晨,雖敗猶榮。”當天小楊緊盯數據發現,周杰倫一連上了6個熱搜,“好像全網都在幫他。”

7月21日凌晨,周杰倫以一億影響力值稱霸榜首,同時破了超話的記錄。

在這次登頂活動中,粉絲小梁為周杰倫貢獻了53個積分。她說,做數據還不如去搬箱子,一些周杰倫的中老粉絲也直言“下次不約了”,“打錢可以,打榜不行”。

在傑迷看來艱難的任務,卻是小楊的一項日常。

對小楊來說,數據漂亮了,意味著偶像能受到更多關注,進而得到舞台資源和廣告代言機會。“像周杰倫這樣已經具備國民度的偶像,不需要數據支持。”小楊告訴南都記者,“可是如果你的偶像是個新人,沒簽公司沒背景,你不努力不讓他站在各大榜單的第一名,他可能過不了多久就會消失在娛樂圈”。

為此,ikun們專門成立了打榜投票組和數據組。小楊還特別開通了微博會員為偶像“打榜”、“送花”、“送積分”。在微博上給偶像送一朵虛擬鮮花,售價2元。目前蔡徐坤已經收到了超過500萬朵鮮花,粉絲合計耗費上千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超話大戰結束後,新浪微博因明星勢力榜引發的虛擬鮮花退款投訴而被北京消協緊急約談。隨後,新浪微博發表公告稱將向粉絲及時退款,還提及有明星後援會公開承認刷榜,微博將暫停刷榜明星上榜資格。有評論稱,為了討回做數據的真金白銀,明星後援會不惜“自殺式”舉報新浪微博。

“上癮式”流量依賴嚴重致黑灰產橫行

流量至上的時代,似乎誰掌握了流量誰就能獲得關注。在這種遊戲規則主導下,飯圈粉絲花時間花精力甚至花錢也要為“愛豆”做數據。

然而粉絲只是流量鏈條上最底層的一環。在利潤的驅動下,虛假流量已經進入到整個互聯網世界的“肌理”,甚至形成一條規模化發展的黑灰產業鏈。

一直關注真假流量問題的張寶峰是騰訊網絡安全與犯罪研究基地的一名高級研究員。7月25日,在騰訊的一場安全沙龍交流會上,他介紹了當下存在的流量亂象。

虛假流量又稱為非正常流量,即通過自動化或組織人工等作弊手段,為了某種不正當利益而製造的虛假數字。其本質在於刷量,執行手法和產業運作方式多樣。最常見的一種是“人肉流量”,即通過人工利用真實的账號,手動打榜或刷量。

“人工刷量的含金量實際上非常高,因為目前互聯網公司很難通過技術手段來對抗,不過也具有人流量不定、效率低和成本高等天然弱點。”張寶峰說。

為了提高效率,造假方也通過變化IP地址,機器模擬登錄等方式實現自動刷量,只是這種方式很可能遭到技術屏蔽。後來,虛假流量行業又發展出一種新型的手法,俗稱“掛機刷”。

今年6月,北京警方披露一款半年吸金800餘萬元的流量造假App被查封。該案線索來自蔡徐坤的一條轉發量上億的微博,經警方調查,數據異常的背後推手正是星緣App。利用粉絲給“愛豆”刷流量的需求,這類刷流量的軟體可向充值的粉絲提供微博账號綁定多個微博小號功能,實現批量做數據的操作。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已有超過一千多家的各類刷量平台,其中規模量佔頭部的100家每月流水超百萬元。在利益的驅使下,越來越多人加入刷量產業鏈條,相關從業者在百萬級。

一則微博動輒轉發上億,一部電視劇號稱百億播放量,明顯虛高的數據好比“皇帝的新衣”。在張寶峰看來,虛假流量之所以橫行是因為整個鏈條的相關環節對流量表現出上癮式的依賴。灰產製造流量獲取利益,流量需求方憑借流量吸引資本或輿論的關注,後者也依靠流量賺取更大的利益。

“虛假流量有可能催生謠言製造機、評價作弊機,甚至是輿論風向標,對整個互聯網行業產生嚴重的威脅。”張寶峰說。

“劣幣驅逐良幣” 最終損害用戶利益

作為互聯網數據造假的“戰場”,很多網絡平台處於“大水漫灌”狀態,這已嚴重影響平台利益和用戶體驗。7月22日,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對全國首例網站“刷量”案件作出二審宣判,杭州飛益公司的“刷量”行為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應向愛奇藝賠償50萬元,並刊登聲明消除影響。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告訴南都記者,刷量造假行為影響消費者對於某個視頻的質量、受歡迎程度以及點擊數量的認知,進而影響到消費者是否選擇觀看該視頻。

“也就是說,刷量造假呈現給消費者的是虛假信息,誤導消費者的認知及行為。”趙佔領說。不止視頻平台,數據造假風氣也存在於直播和遊戲等網絡平台。

今年6月3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對全國首例“暗刷流量案”公開進行審理並宣判。被告許某向原告常某購買了網絡暗刷服務,在15天內刷出2700萬點擊量,借助虛假流量誤導網絡玩家。但許某沒有按合約規定付款,被常某訴至法庭。北京互聯網法院一審判決駁回原告全部訴請,認定涉案合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背公序良俗,屬“絕對無效”,並作出收繳二人非法獲利決定。

北京互聯網法院指出,這種行為損害了其他市場競爭者的利益,而且會干擾投資者的判斷,實際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此外,它還會“欺騙、誤導網絡用戶選擇與其預期不相符的網絡產品,長此以往,將造成網絡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後果。

法律解析

將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甚至入刑

為了對抗刷數據的不正之風,愛奇藝於2018年9月3日,發布了《告別唯流量時代,愛奇藝正式宣布關閉顯示前台播放量》的聲明。今年1月18日,另一視頻巨頭優酷也宣布全站關閉前台播放量顯示,要破除“數據論”喧囂,回歸本心。

南都記者注意到,遊走在法律邊緣的虛假流量產業正在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2018年8月31日頒布的《電子商務法》中,第17條就要求電商經營者全面、真實、準確、及時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今年7月10日頒布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規定,實施網絡刷單、買好評、刪差評等行為的市場主體就可能會被納入嚴重違法失信人名單中。上述規定的第6條明確了可能被納入失信名單的多種造假行為,包括虛構交易、刪除不利評價、授意他人發布不真實的利己評價,對其他經營者作不真實的不利評價等捏造、散布虛假事實的方式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等,不僅可能面臨民事責任或行政處罰,數據造假還會觸及刑事犯罪。

目前,蔡徐坤1億轉發量幕後推手星緣App的開發者蔡某某因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已被豐台檢察院批捕。

根據刑法第286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趙佔領告訴南都記者,流量造假業務的買方也可能構成“破壞計算機系統罪”共犯,這恐怕是所有花錢為偶像做數據的粉絲萬萬沒有想到的。

采寫:

南都記者 李玲

見習記者 黃莉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