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誰殺死了“味精大王”?

文 雷彥鵬

編輯 成靜衛

河南項城,一個不為外人熟知的縣級市。如果用一個人物作為其標簽,可能會是袁世凱;如果要以一家企業作為其名片,那自然非蓮花味精莫屬。

蓮花健康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蓮花味精”)曾經是這個小城的支柱企業,也是全國最大的味精生產與出口基地。輝煌時,蓮花味精支撐起了當地上千個家庭,有一個人進廠工作,全家的生活就有了指望。不過,當年的“味精大王”現在已經走到了破產邊緣,項城人也不再以之為傲。

1月30日,蓮花味精(600186,股票簡稱“蓮花健康”)發布公告,預計2018年虧損達3.10億到3.70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亦為負值,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01

千金難求的“鐵飯碗”

“對於項城人來說,蓮花味精就是鐵飯碗。”董明明告訴市界。不過,這已成為往事了。現在過年回家,當大家偶爾提起它的時候,只剩下了惋惜。

董明明的母親曾在蓮花味精的工廠裡工作過近20年,親歷了蓮花味精的盛衰。

上世紀90年代初,蓮花味精開放招工指標,一萬多塊錢一個。為了進廠端上“鐵飯碗”,1992年,董明明家賣豬賣羊湊錢給母親買了一個指標。

彼時的蓮花味精如日中天,董明明的母親在發酵車間全年無休,而且要黑白兩班倒。

1997年,蓮花味精的產量達到了12萬噸,產值也由1983年成立時的945萬元增至2.23億元,年加工玉米達35萬噸,單廠味精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43.4%。第二年,蓮花味精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在那個年代,蓮花味精的工人每月能拿到好幾百元的工資,而且職工食堂每月還發60張飯票,董明明放學後去職工食堂能用一張票吃到各式肉菜。自從母親進廠工作後,他家過年都是割一整隻豬後腿,沒過幾年,又花2000多塊錢買了大彩色電視,成了左鄰右舍中的頭一家。

不過,2000年以後,蓮花味精廠的盛況開始發生變化。董明明母親的工資開始被拖欠不發,有時候甚至一連幾個月都見不到工資。最讓工人們惶恐的,是車間主任時不時以“裁員”來嚇唬工人們。於是,發酵車間的工人們都開始給主任“送禮”。

2001年的一個傍晚,董明明母親買了好多火腿腸和健力寶,還有兩瓶高檔白酒,然後騎著一輛三輪車去主任家“送禮”。董明明記得,母親為此花了400多塊錢,幾乎是她大半個月的工資。

“東西是送了,但裁員一說也不過是虛驚一場,母親和她車間的工友們並沒有下崗失業,只是工資依然發不出來。”董明明說。

不過,裁員在幾年後真的來了。蓮花味精對一部分工人實施“內退”,退休人員給予一定補助:男工55歲以上,每月400塊;女工50歲以上,每月260塊。

2010年,董明明的母親滿50歲時,“鐵飯碗”被收回,每月只剩下了260塊錢的補助。在內退前約十年間,他母親的工資一直沒怎麽發生過變動。“每月900元左右吧,一直那樣。”董明明告訴市界。

02

“蓮花”凋零

在董明明母親下崗的2010年,蓮花味精的業績也發生了大的轉折。

年報顯示,蓮花味精2010年淨利潤下滑90.78%,當期扣非淨利潤虧損高達2.38億元。也是從這一年開始,蓮花味精的扣非淨利潤一直虧損至今,至2017年,累計虧損達23.34億元。2018年,扣非淨利潤預計虧損3.00億元到3.60億元。

其實,蓮花味精的業績震蕩從2002年就開始了。2002年,公司淨利潤下滑86.74%,到2003年開始虧損,淨利潤為-1.45億元,扣非淨利潤為-1.52億元。之後,淨利潤稍有起色,而扣非淨利潤連續虧損了4年才見起色。營收在2011年達到頂點之後,也開始了一路下滑。

有趣的是蓮花味精的淨利潤,從2010年開始,其變化曲線呈現出規律性的波動——間隔著虧損,或者可以說間隔著盈利。更規律的是,盈利一般都在三兩千萬元之間,而虧損則動輒三五億元。

翻閱年報可以發現,在蓮花味精扭虧的年份,大額的政府補助和債務重組利得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以2014年為例,當期淨利潤為2386.95萬元,而背後的政府補助為1.66億元、債務重組利得4750.74萬元,當年還有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3512.26萬元。

在這期間,蓮花味精的第一大股東為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公司(以下簡稱“河南農開”),持股比例為11.90%,系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而河南農開,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授權經營的省屬國有獨資政策性投資機構。

自2009年12月成為第一大股東後,河南農開雖然沒有給蓮花味精帶來經營上的改觀,但在保殼大戰中著實花了不少心思。

蓮花味精是一家國資長期控股的企業,但是在2014年,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國資淡出,“資本玩家”粉墨登場。當年12月,睿康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河南農開表示“無意增持取得控制權”,夏建統正式成為蓮花健康實際控制人。之後,河南農開通過減持退出了持股5%以上的股東行列。

24歲就成為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的夏建統,在資本市場上也是一個“超級玩家”。用了兩年時間,夏建統就拿下了蓮花味精和睿康股份兩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同時還是上市公司天夏智慧的董事長。2016年,夏建統從天夏智慧套現41億元,成為當年最年輕的套現富豪。

在入主蓮花味精後,夏建統先後將睿康投資持有蓮花味精的股份質押,到2018年2月,已100%質押給了安徽國厚,佔總股本的11.78%。期間,夏建統寄予厚望的定增計劃以流產而告終,蓮花味精變成了債務纏身的官司戶。

2018年7月,夏建統辭去了蓮花味精董事長、董事等所有職務,新的董事長由在安徽國厚任職的王維法出任。目前,夏建統仍是蓮花健康實際控制人,但因不能按期償還借款,其所持11.78%已被質權人安徽國厚申請輪候凍結。

蓮花味精淪為資本玩家們的道具,一通倒騰沒有改善公司經營狀況,主業連續不振,業績一片頹勢,市場份額也被不斷蠶食。

自從進入新世紀以來,味精市場供需發生變化,從2003年開始,經過三輪行業整合,生產企業從200多家縮減至目前不足10家。在這個過程中,味精行業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行業前三依次為阜豐集團、梅花生物與伊品生物,早已不見當年“味精大王”蓮花味精的身影。

截至2017年,阜豐集團、梅花生物與伊品生物的產能分別達130萬噸、70萬噸、42萬噸,此三家企業的市場總份額超過了80%,而且在未來,還將進一步集中。

近期蓮花味精沒有公布產能,只是在年報中說,5萬噸以下的味精生產企業已全部被淘汰出局,形成高度集中的產業格局。有數據顯示,蓮花味精的市場佔有率已不到9%。

03

盲目多元化

從當年的地方明星企業,淪落到今天的混吃等死狀態,蓮花味精到底怎麽了?太平洋證券分析師黃付生向市界總結道:“經營差、老國企、負擔重。”

產能過剩是味精行業長期存在的問題,有數據顯示,在2016年的時候,中國的味精產量為230萬噸,但是國內的消費量僅為149萬噸左右,而且這還是幾輪行業整合之後的現狀。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未來五年味精行業的增長率在2%左右,增長空間不大。

目前,阜豐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味精生產商。它原來主要向其他味精廠商提供谷氨酸,即味精半成品,2009年開始推出味精品牌。從幕後走到台前的阜豐集團,深耕整條產業鏈,佔據了成本優勢這一核心競爭力,直接打破了味精行業的舊格局。

當蓮花味精將業績下滑的原因歸結於玉米等生產原料價格上漲導致成本上升時,阜豐集團董事長李學純卻對投資者自信地說:“玉米價格上漲與我們的經營業績沒有關係,請大家牢記這句話。”

雖然味精一直是蓮花味精的核心產品,但是在殘酷的行業競爭中,蓮花味精也早早就嘗試了多元化布局,只不過,盲目的多元化不但沒有給上市公司貢獻利潤,反而拖累了主業的發展。

從2000年前後開始,蓮花味精相繼進行了調味品、副食品、保健品、礦泉水、熱電、皮革及製品、飼料、機械設備、麵粉、複合肥、糖業、物流等數個領域的投資,基本都以失敗而告終,有的還背上了官司。

近幾年來,主營業務基本穩定在了味精、雞精、麵粉、複合肥,但無一項具有核心競爭力;控股及參股的公司有6家,但2017年全部處於虧損狀態,最嚴重的一家虧損了1.78億元。

蓮花味精一開始並不缺錢,1998年首次公開發行時募集資金淨額為6.80億元,在2001年,又通過增發新股募集資金淨額7.3億元,但是這一通花錢手法不僅沒有獲得收益,還將主業荒廢。

在2017年對問詢函的回復中,蓮花味精也總結了主營業務多年虧損的原因:“2002-2004年由於大規模技術改造、環保治理的大量投入和對外投資的失敗,造成資金鏈斷裂,形成全部銀行的貸款逾期,仍有部分逾期貸款無力償還,以致無法通過正常渠道融資。”

2017年,蓮花味精負債率高達105.86%。

04

轉型大健康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市界表示,蓮花味精走到今天這一步,完全在預料之中。“這些年來,隨著整個行業的變化,消費者的消費思維早已轉變,味精已逐漸被家庭所拋棄。”數據顯示,味精的家庭裝消費僅佔10%,而工業裝和餐飲裝分別為70%和20%。

似乎,在健康意識逐漸提升與替代品層出不窮的這些年,味精不再是家庭主婦的調味必選,而且拒絕味精的聲音越來越多,“味精加熱致癌”“化學製品不健康”“雞精比味精更健康”。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純度一般大於或等於99%,通常是用玉米發酵而來,主要功能是增加食物的鮮味。用香料和食品添加劑專家孫寶國的話來說,“玉米你可以吃,為什麽要害怕味精呢?”而雞精是味精加其他成分的複合調味料,也就無從談起“更健康”之說了。

關於“味精加熱致癌”的傳言,流傳非常廣泛,不過,專注於食品工程的科普作家雲無心向市界否認了此說法。

事實是,味精經過加熱是會產生焦谷氨酸鈉,但是這個轉化率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焦谷氨酸鈉並沒有危害,只是不再具有味精的鮮味了。”雲無心表示。

傳言不僅會影響消費思維,也會製造輿論影響到企業。2012年,蓮花味精在年報中指出,公司加速推進了國內雞精、出口雞精等新產品。

2015年,蓮花味精更名為蓮花健康,確定了公司未來將進入智慧農業和大健康領域的轉型戰略規劃。

其在年報中稱,基於“解決人類健康、土地健康、動植物健康”的使命,要打造“健康產品源、食品安全和營養檢測管理體系、土地植物營養、綜合智慧農業、創新金融、現代C2B、健康服務解決方案”的“七朵蓮花”為核心的智慧農業產業鏈條和大健康產業生態系統。

看似改革心切,不過,高築的債台也只是讓蓮花味精撣了撣身上的灰塵,蹭上了大健康的概念,並無實質性的變化,主營業務依舊是味精、麵粉和雞精,外加一個複合肥。

如今的蓮花健康,如果真的想自我拯救,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如果自亂陣腳,倒下的就會更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