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廈門一男子拔牙6顆,牙痛依舊,一查竟是「天下第一痛」惹的禍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

可有時要你命的可能不是牙

而是三叉神經

這種痛,拔牙解決不了問題!

而且江湖人稱「天下第一痛」

以為牙痛拔掉六顆牙 疼痛依然沒緩解

60多歲的市民劉先生覺得右側牙齒疼痛,雖然不是持續性疼痛,可每天都要疼上好幾次,每次疼起來都十分難受,像刀割一般。到當地診所治療,口腔科醫生診斷為牙病,一連拔了六顆牙齒,右側下方的牙齒都被拔光了,可是疼痛還是沒有消失。經過別人介紹,他才來到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治療,被確診為三叉神經痛。經過射頻術治療,疼痛停止。

50多歲的梁女士也因為三叉神經痛到醫院拔牙,不過卻是她自己要求的。

梁女士因牙痛難忍,於不久前到當地口腔科就醫。醫生懷疑是三叉神經痛,建議她到神經外科檢查,可梁女士堅持自己就是牙痛,在梁女士再三要求下,醫生不得已為她拔了牙。可拔牙之後疼痛仍舊沒有緩解。上周,梁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經檢查確診為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到底是種怎樣的病呢?

說起神經痛,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三叉神經痛」。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譚國偉說:

三叉神經痛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種神經痛,約佔神經痛患者的90%以上,患者以40歲以上中老年人居多,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神經性的疼痛現象。疼痛通常出現在一側的面部,也會有牙痛或是腮幫痛的現象,因此很多人會誤以為牙痛,忍忍就過去了,或者選擇拔牙,殊不知這是在增加自己的病情。

雖然三叉神經痛常被誤以為是牙痛

不過兩者還是有區別的

譚國偉說,牙痛往往表現為持續性的脹痛,無法緩解。

而三叉神經痛及多數神經痛,都屬於是陣發性的,痛起來比牙痛更強烈,猶如刀割、針刺、灼燒,讓人痛不欲生。但疼痛可以自行緩解,不痛的時候與正常人無二。刷牙、洗臉甚至吹風都可能成為引起疼痛的因素。

漫畫/小牛

這種病的病因是什麼呢?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楊芳裕說,三叉神經痛也被稱為「天下第一痛」,「很多年前,醫療技術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時候,有人因此痛到跳樓。」

三叉神經為什麼會痛?

由於人的顱腦內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血管和神經,疼痛由血管壓迫三叉神經所致。譚國偉解釋,血管會搏動,長期刺激神經便會引起慢性疼痛。血管和神經的關係越緊密,引發神經痛的概率就越大。血管和神經的位置應該是出生前就確定了的,可為什麼青少年時沒有這樣的疼痛呢?楊芳裕說,剛出生時,人的血管是軟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上不正確的生活、飲食習慣,血管逐漸硬化,從而壓迫三叉神經,導致神經變性,傳導出錯誤的信息。

「除了原發性的三叉神經痛,還有繼發性三叉神經痛,通俗來說就是因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顱內腫瘤壓迫、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神經炎症所致。」楊芳裕說。

這種病該如何治療呢?

對於早期患者,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疼痛,但長期吃藥會有副作用,通過吃藥很難達到根治的目的。

對於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或者複發的患者,還是建議行外科手術,九成以上的患者通過手術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微血管減壓手術示意圖

「對於血管和神經壓迫得嚴重而年齡相對年輕的病人,我們建議行微血管減壓手術。手術的原理就是通過墊片將血管和神經隔開。」楊芳裕說,對於經濟能力有限,或是年紀較大不適合進行開顱手術的人群,則可以選擇伽馬刀或者射頻術進行治療。

如果疼痛了,該如何緩解?

這個小妙招可以學一下

下關穴是主治耳前、顴骨及下部經筋失靈不可或缺的穴位,對於因痙病、破傷風、中風閉證等造成的牙關緊閉以及下頜關節炎、三叉神經痛及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等病症,均具有一定的緩解效果。如果出現了上述病症,可通過刺激下關穴來緩解疼痛。

下關穴示意圖

下關穴隸屬於足陽明胃經,位於顴骨下緣中央與下頜切跡之間的凹陷中。下關是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的,也是與上關相對而言。這裡的「關」是指顴骨弓,位於「關」之上者稱為「上關」,位於「關」之下者稱為「下關」。下關穴不僅是足陽明胃經的腧穴,還是足陽明、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對於穴位所在處和鄰近處的病變均可治療。

刺激穴位時可採取點按的方式,將拇指的指腹放在下關穴的位置,用一定的力度持續按壓穴位3-5秒後鬆開,休息3秒後再進行按壓,一按一松為一個循環,重複5-10分鐘。或者選擇按揉的方式,將拇指指腹放在穴位處,然後以下關穴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旋轉按揉,每次5-10分鐘即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