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市場份額下滑供應商異常 康泰股份仍淡定申請登陸A股

  劉露揚

  近日,新三板掛牌企業錦州康泰潤滑油添加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泰股份”)在證監會網站披露了首次公開發行招股說明書,第二次向主機板發起了衝擊。根據招股書,康泰股份此次擬在深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1823萬股,保薦機構為光大證券(港股06178)。

  招股書顯示,康泰股份的主營業務是潤滑油添加劑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並為客戶提供添加劑一體化應用解決方案,其主要產品包括清淨劑、無灰分散劑、抗氧抗腐抗磨劑等單劑以及各類複合劑產品。康泰股份此次擬募集資金約2.82億元,用於年產9萬噸潤滑油添加劑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行銷技術服務網站建設項目。

  作為一家生產潤滑油添加劑的公司,康泰股份未來的前景如何?康泰股份此次能否成功登陸A股?IPO之路還存在著哪些不確定因素?帶著這些問題,《投資者報》記者閱讀了大量相關資料並設法聯繫到了康泰股份的負責人,對這些問題獲得了部分解答。

  業績增長或將受限於行業環境

  公開資料顯示,2015~2017年,康泰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82億元、5.01億元和5.41億元,同期淨利潤則分別為3767.25萬元、4359.75萬元和5055.02萬元,其中2017年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達15.95%,可以說發展趨勢較為穩健。對於增長的原因,康泰股份負責人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主要是由於2017年行業環境持續回暖,原油等相關價格穩中有升,客戶採購及生產意願積極,且出口業務較2016年有一定幅度增長。

  在盈利增長的同時,康泰股份的綜合毛利利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2015~2017年,康泰股份的毛利率分別為18.06%、20.6%和21.75%。對於毛利率的上升,康泰股份負責人稱,“呈現上升趨勢主要系原油價格大幅度下降導致基礎油等原材料採購成本較大幅度下降,同時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幅度低於原材料成本下降幅度所致;此外,公司自產產品銷售比例逐步增加,自產產品毛利率逐步提高,也造成了綜合毛利率上升。”

  從目前為止的財務數據上看,康泰股份的表現可謂可圈可點,康泰股份在招股書中也稱,“報告期內公司在行業中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均在2.5%以上,與路博潤(珠海)、上海海潤、蘭州中石油、錦州石化、遼寧天合、無錫南方、新鄉瑞豐等屬於行業內第一梯隊企業”。

  然而汽車潤滑油行業的前景真的令人高枕無憂麽?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產銷數據, 去年12月的中國汽車銷售增速只有0.1%,幾乎與去年同期持平。這在近幾年的高速增長勢頭中還是首次出現,今年增速將會如何也引發了各方猜想。

  為競爭對手做“嫁衣”

  通過閱讀公開資料,《投資者報》記者發現,康泰股份在2017年國內市場佔有率為2.57%,相較於2016年的2.88%有所降低,至於市場份額降低的原因,康泰股份並未在招股書中予以解釋。對此,上海某券商的一位不願具名的保薦代表人認為,這或許與康泰股份代理經銷海外競爭對手路博潤的產品有關。

  招股書中顯示,康泰股份代理經銷路博潤的潤滑油添加劑產品收入分別為8236.04萬元、10050.52萬元和9347.24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7.28%、19.85%和17.38%。

  《投資者報》記者了解到,路博潤是世界最大的潤滑油添加劑生產商之一,其部分高端潤滑油添加劑產品,國內企業尚不能生產,只能依賴進口,可以說,實際上路博潤是康泰股份的重要競爭對手之一。

  在招股書中,康泰股份表示,在公司所處行業的國際市場中,以路博潤、潤英聯、雪佛龍奧倫耐和雅富頓四大添加劑公司為首,該4家美國公司佔據全球市場份額達到85%。目前路博潤及潤英聯已經開始著手於在中國投資建廠從事添加劑的生產和銷售,劍指搶佔國內高端市場。在此情況下,康泰股份代理競爭對手的產品,而且其收入還佔主營業務收入的近兩成,這就難免令人對於其未來產生擔憂。

  對此,該保薦代表人認為,“因為不涉及到股權關係問題,代理銷售競爭對手產品,在經營的獨立性來看,未必是一個大問題;但如果在國內市場份額不穩定的話,能否有較好的定價能力就讓人擔憂了,這也需要披露市場份額下滑的明確原因,還有相關谘詢報告的出處,這也可能是發審委關注的重要問題。”

  對於將如何應對路博潤所帶來的危機,康泰股份負責人回答的略有含糊,他表示,“公司擬通過產能擴張、技術創新、提升研發能力、完善銷售網絡、拓展新的細分市場、擴大經營規模,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公司未來將繼續專注於潤滑油添加劑及其相關產品的生產和研發,堅持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的戰略取向。”

  然而,未來一旦這些國際競爭者在中國市場日益深入,屆時又會對康泰股份等中國潤滑油添加劑企業的市場份額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供應商選擇不按套路出牌

  除了行業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和市場份額的挑戰以外,康泰股份的IPO之路上還有一個不確定的疑點——在供應商選擇上的異常。

  公開數據顯示,康泰股份歷年來主要供應商主要以中國石油、揚子石化、路博潤等石化領域的知名公司為主,然而在2014年,成立僅僅一年的上海奧悠石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奧悠”)卻成為了其第二大供應商。

  工商數據顯示,上海奧悠由王慶蘭、孫慕英、張福菊共同投資設立,注冊資本300萬元,據悉,這三大股東均已年過7旬。另外,該三人在2016年7月參股並設立了一家與上海奧悠經營業務完全相同的公司,名為上海奧愷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此前曾有媒體曝光稱,上海奧悠的辦公地點為私人住宅,並且上海奧悠曾有職工否認與康泰股份有任何交易。而康泰股份的負責人也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公司與上海奧悠發生的業務為正常貿易往來,未與其簽訂經銷協定,不屬於公司為其經銷的業務性質。”

  然而就在不久前,康泰股份還曾對媒體表示,與上海奧悠的交易主要系康泰股份的全資子公司北京苯環與上海奧悠的直接交易,而康泰股份與上海奧悠的交易模式為經銷商形式。不過自始至終,康泰股份都未在公告中對此進行過披露。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