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冠禮”與“笄禮”,古代到底多大算成年?

生在古代,留什麽髮型十分講究,那裡隱含著一個少男少女的年齡密碼。

三四歲至八九歲,一般是自然下垂的短發,這個年齡段統稱“垂髫”。到了八九歲到十三四歲,男孩兒們會把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叫“總角”。

到了十五歲,男孩子們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所謂“束發”。髮型自己說了不算,戴帽子更是事關重大,那需要一個莊嚴的儀式,就此宣告,你成年了。

在我國古代,不管男孩女孩,一到成年就要舉行特殊的成人儀式,改變發式,男戴冠,女配笄,分別叫做“冠禮”和“笄禮”。

“冠”字從古文字形上看,最初是“用手戴帽子”的意思,由此演變為指帽子。不過古代的帽子跟現在的不同,更像是頭上戴的一種裝飾物,而且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佩戴。

冠禮是古代為貴族男子舉行的加冠儀式,以示成人。具體做法是在宗廟中將接受冠禮的人頭髮盤起來,戴上禮帽。

《禮記·曲禮》曰: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說,男子到了二十歲的時候,要戴“冠”並取“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備擇偶成婚的資格。

《禮記·曲禮》:二十曰弱冠。意思是說,二十歲時身體尚未強壯,但要舉行冠禮。因此,“弱冠”一詞就用來指男子二十歲左右。清代袁枚在《祭妹文》中寫道:予弱冠粵行,汝掎裳悲慟。大意是說,我二十歲左右前往廣西,你拉住我的衣裳傷心大哭。

我國古代對冠非常重視。不僅男子成人時要加冠,而且冠一旦戴上,輕易不會摘下。《左傳·哀公十五年》中記載了子路“君子死,而冠不免”的故事。

講的是孔子的重要門生子路在衛國期間遭遇政變,在激烈的戰鬥中,他冠下的絲纓被擊斷,就在他從容結纓正冠的瞬間,被人謀害。子路因此被後人看作是為捍衛冠冕威儀而死的第一人。

古代在戴冠這件事上不但尊卑有別,而且男女有別。在唐代以前,婦女是不能戴冠的。唐代以後,貴族女子才可以戴冠。所謂的“鳳冠霞帔”,是只有貴族女子才有資格佩戴的裝束。

古代女子發飾多種多樣,有笄、簪、簪花、釵、梳釵、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金鈿、銀鈿、扁方、流蘇、梳蓖等。

與男子的冠禮相對,女子的成年禮叫做“笄禮”。《說文解字》曰:笄,簪也。“笄”就是古人盤頭髮或者別住帽子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十五歲開始加笄,由家長替她把頭髮盤結起來,插上一根簪子。發式的改變意味著從此結束少女時代,已經成年,可以嫁人了。

《禮記·內則》中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漢代經學家鄭玄對此的解釋是: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發戴上簪子;未許配的,二十歲時束發戴上簪子。後來,人們就用“及笄”一詞,指稱女子年滿十五歲。

例如《儒林外史》:魯老先生有個令愛,年方及笄。而“笄年”是指女子初加笄之年,即十五歲。例如白居易《對酒示行簡》:複有雙幼妹,笄年未結縭。意思是說,我還有兩個年幼的妹妹,十五歲了,還沒有嫁人。

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形容女子,尤其是年輕女子的年齡,有很多美好的詞語,比如“豆蔻年華”。“豆蔻”是一種形狀奇異的美麗花朵,古人常用來比喻少女。

唐代詩人杜牧在《贈別》一詩中寫道:娉娉嫋嫋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這是形容十三四歲的女孩子,姿態輕柔美好,如豆蔻初放一般。因此,人們稱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

其他如女子十六歲稱“碧玉年華”,二十歲稱“桃李年華”,二十四歲稱“花信年華”等,也都是拿美好的事物作比,形容女子的青春韶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