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察隅縣圖志》:不可替代的“敲門磚”

方志叢談

民國《察隅縣圖志》所輯錄的大多數為原始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地理學價值。

原文 :《:不可替代的“敲門磚”》

作者 |複旦大學歷史學系 李論/博士

圖片 |網絡

《察隅縣圖志》概況

《察隅縣圖志》(以下簡稱《圖志》),劉讚廷編纂。劉讚廷,生於19世紀70—80年代,卒於20世紀50年代,名永燮,字燮丞,河北河間府人。清末,在代理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下,任西軍中營哨官。民國初年,歷標統、邊軍分統、代理巴安知縣、川滇西部邊防司令等職。1921年,解甲歸田。1953年,重慶文史館成立,劉讚廷以代理西藏鎮守使資歷入館,任館員。劉讚廷一生留下大量記載康藏的手稿,於20世紀50年代末為重慶圖書館收購。1960年,中央民族文化宮自重慶圖書館借調劉讚廷手稿。歷時兩年余,民族文化宮將其複製為油印本,總計約“50種、94冊”(另有104冊、80余卷、200多萬字一說,似為重慶圖書館進行手稿整理時所清點數目),印製100套,流傳於世。

《中國地方志集成·西藏府縣志輯》收錄該志,因油印本“書品較差,無法影印”,遂在基本上保持志書的原貌的前提下,進行了整理排印。陳家璡主編《西藏地方志資料集成》(第二集)中亦收錄該志,經過整理後擬名為《察隅縣志略》,並將志書當中所附材料輯於志後單獨列出,並通過檔案材料作了補遺。

劉讚廷歷川邊康區四十載,其隨軍征戰途中,涉足川邊康區絕大部分地域。通過實地調查和公私檔案所得,編修出圖志三十多種,可謂空前。其中,《察隅縣圖志》是劉讚廷所纂修的這三十多種方志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該志書成為了研究清末藏東南地區營邊政策和勘定國界必不可少的參考文獻,但對於志書本身價值的探討,特別是在對地情資料的發掘方面仍有待深化。

《察隅縣圖志》的價值與不足

《圖志》採用平目體,分二十一門,約三萬五千字。這部志書蘊含了作者的地理學思想,其歷史地理學價值不容低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詳細記載勘界始末。第二,準確反映設治情況。第三,詳述交通情況。第四,保存經濟生產史料。第五,載錄附志,反映民俗。第六,記述地方重要人物。

《圖志》能夠全面翔實地反映當地在宣統元年(1909年)至民國元年(1912年)間的各種情況,但也存在一些缺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圖志》所錄數據不準確,缺乏科學依據。如劉讚廷所纂三十多部縣志的“方位”一門中,均有“經緯度”數值,此數值多以“北經東緯”表述,且數值不合常理,原因未明。第二,《圖志》是一部私修方志,作者編纂時更多依賴的是他人的成果,志書的原創性大打折扣。第三,《圖志》多依賴文字記述。1960年後民族文化宮油印本中,多數圖志僅選一幅地圖作為備存資料。過於依賴文字記述的《圖志》缺乏一定的直觀性。

在存史、資政方面尤為突出

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多得以通過查閱保存至今的檔案等途徑,對《圖志》中所輯錄的奏議公牘予以補遺、歸謬,甚至取代。然而,作者將這相關奏議公牘以區別地域、區分類別的形式,體現在不同地區、不同門類上,並依照函件的時間、邏輯順序次第排列,較好地體現出了一方之各種事物的來龍去脈。依照這樣的資料分類,反而能夠成為研究者方便查閱、深入研究的捷徑。

作為一部地方志,《圖志》較好地保留了傳統方志的體例。在此前提之下,極少加入帶有個人感情色彩的論斷和解釋性語言,更加符合傳統方志的纂修要求。此外,注重體現空間範圍內人類活動的動態發展,而非僅局限於反映簡單的地理沿革變化和帶有結果性質的地理現象。“存史、資政、育人”一般被認為是方志所具有的三大功能。相比於民國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各地鄉土志和各種康區專題著作,劉讚廷《圖志》在“教化育人”這一層面上略遜一籌,但在存史、資政方面尤為突出卓著。

總體來看,儘管《圖志》存在著些許缺憾,但瑕不掩瑜,該志門類眾多、敘述詳盡、資料豐富、各類要素齊全,且集聚了趙爾豐、程鳳翔、段鵬瑞、苟國華、夏瑚等清末藏東南重要官員對當地考察的成果,在研究近代察隅地區的地理情況方面,是一塊不可替代的“敲門磚”。[全文將在《上海地方志》(季刊)2019年第二期刊發]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57期第5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