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無論男女,有這3習慣的人很容易脾虛,不信看看舌頭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發現自己的舌頭邊有明顯的齒痕。了解中醫知識的人就知道,這種舌象就是中醫的「齒痕舌」,有這樣的舌象就代表中焦脾胃的運化功能出現問題,有脾氣虛的情況。

從中醫來說,五官中,口腔和舌頭與脾的關係最為密切,當我們出現脾胃功能失常,最先表現在外的就是舌象的異常。

當脾氣虛弱,它升清陽和運化水濕的功能就不足,表現在舌頭上就會出現舌體的胖大。

而我們口腔中的牙齒位置是固定的,當舌體胖大,口腔中的太空就相對狹小,舌體勢必會受到牙齒的壓迫,舌體邊緣就會出現牙齒痕跡樣的壓痕,中醫術語中稱為「齒痕舌」。所以,齒痕舌的出現代表著脾氣虛。

一般來說,舌頭上有齒痕,或者說脾氣虛的人群有這麼幾個較為集中的生活習慣:

第一,「想太多」

這類人經常用腦,容易思慮過度。中醫理論中有「七情致病」,過度的情志會導致疾病的出現,其中優思的情緒最容易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過度思慮則傷脾。

我們現代人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大,很多人都思慮過度,從而導致脾氣虛。所以,有時神經大條一點對脾胃是一種保護。

第二,「愛坐著」

我們在臨床中發現,很多脾氣虛的人平時就是喜歡坐著,不愛運動。

中醫認為,身體的生理功能要想正常運行,全賴氣的推動和維持。中焦脾胃是保證氣機通暢的重要一環,脾主升清、胃主降濁,這一升一降之間就保證了氣機的升降有序。

如果經常坐著、不愛運動,氣機不能榮活流通,脾胃的運化功能就會受到影響,水濕停聚,使脾胃困頓,日久脾氣虛弱;同時,脾氣虛,無力推動氣機,人就容易乏力、懶動,更想坐臥,而不願意運動,形成惡性循環。

第三,「愛吃甜」

很多人對甜食有種天然的喜愛,雖然大家都知道吃甜食不好,可是生活中有很多糖是不知不覺吃進去的,比如糕點、冰淇淋、餅乾、飲料等,這些食品的含糖量非常高。

實際上,中醫理論認為「甘入脾」,適量的甜味食物能補脾,比如中藥中的甘草、黨參、西洋參等,都是甜味的,所以具有補脾作用。但是甜味食物性質較為滋膩,過度食用甜味,會阻礙脾胃的運化,影響脾胃功能,從而出現脾氣虛。

這三種生活習慣不論哪一種都會引起脾氣虛,從而出現很多癥狀,如頭暈目眩、神疲乏力、倦怠懶語、面色萎黃、腹脹、噯氣、完谷不化、腹瀉便溏等。要想改善這些癥狀,首先要從生活習慣上入手,改正不良習慣,維護後天之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